1
读中学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寄宿在数学老师家里。
我的数学成绩中等偏上,但相比于其他科目,明显是短板。享受不到由擅长科目带来的掌控感,又屡屡得不到正反馈,以致我对数学兴趣寥寥,甚至偶尔扫一眼数学书的封面都头疼,恨不得将其埋掉。
可是越不接触越生疏,久而久之,我的数学成绩也越来越惨不忍睹。把我从这个恶性循环里拽出来的,是数学老师。他并没有用什么奇特的方法,也不曾鞭策我挑灯夜战,只是在茶余饭后,将下巴往家中小黑板的方向一摆,并以轻松的口吻对我说:“来呗,看两道题呗。”
我朝小黑板望过去,题目早已抄在上面。他并不要求我上去做,只需坐在原位与他谈谈自己对这两道题的想法,一道题说三五句即可,全程下来用不了10分钟。一天两道题,一个学期过去,我的数学成绩上升到年级第一。
多年后每每回想起这段经历,我都会由衷感慨数学老师的高妙。他从未跟我讲过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黑板上的题也是从教科书上抄来的。但他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我与数学的心理距离。
每天听到他的一声召唤:“来呗,看两道题呗。”我丝毫没有抵触情绪——不用去拿书,也说好了看看就行,那就看呗;两道题又不多,看完之后又不用做,那就说呗。过程中不觉得有什么奇特,事后对比一番才发现,老师帮我摘掉了许多东西。
看见书就头疼的条件反射没有了,翻书时心想“要学数学了”的沉重感也彻底不见了。他直击问题的本质,甩掉了整个“努力流水线”上的大半环节,将所有过程简化为“看两道题+思考一下+日积月累=取得好成绩”的公式。在这个公式里,我连生发反感的缝隙都没有,甚至从未觉察到自己在努力。
自那以后,数学再也没有困扰过我。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2
高中时背英语单词,只能将一些简单的单词记到烂熟,稍微复杂点的单词就怎么也记不住了。老师建议我把那些记不下的单词抄写下来,贴到自己常能看见的地方。我对这番老生常谈抱有怀疑,心想那些单词放在书上都记不下来,怎么抄在纸上就记得住了?还四处贴,明显是自欺欺人。
病急乱投医,我还是照做了:将所有记不牢的单词抄满了七八张纸,贴在了寝室床位旁边的墙上和上铺的床板底下,可谓翻身即单词,睁眼即单词。两三个月下来,有一天同学测试我单词,我发现那些自己久攻不下的单词,早已记下了十之七八。
我特地問英语老师这是什么道理,她笑答:“很简单啊,记单词就是要提高见到它们的频率。从表面上看,你把单词抄在纸上和你翻书相比,花的力气都差不多,但是它帮你省下的,是心理上的力气。”
的确,一看到单词书我就会感到心累,觉得自己在逆着劲儿用功。但把单词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打眼一看就相当于直接进入了记忆环节。
原来,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做的事情一样:大幅度压缩努力流程里的仪式环节,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我与障碍之间的心理距离。
3
仪式感是个好东西,但放在努力这件事上,会蚕食掉人的行动力,因为它会不断地提醒你:你即将努力了,即将遭罪了;你在用力,在受苦。它在你对困难的想象中注射进了很多虚高的成分,让你还未出发,便顿感疲惫。而缩短与困难的心理距离,让你觉得一切就是那么自然而然,直接做就行,还来不及上演内心戏便已上路,越走越顺畅,就像靠惯性。
常有读者向我抱怨,工作后才发现阅读的重要性,但青春不再,想读也读不进去了。还有朋友问我:如何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摆脱“买书一大堆,半年一层灰”的尴尬处境?其实方法很简单,同样是缩短你跟书之间的心理距离。
很多人喜欢将书“供养”起来,摆在高高的架子上,哪天想做一回“文化人”,就煞有介事地取下一册,从序言开始读,刚读三五页,就叹一声“太累了”,然后把书放回去,进而要么对书,要么对自己,嫌弃+1。
如果你去看看那些真正将阅读内化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对书远没有如此“敬重”,家里往往是东一本,西一本,随手可拿,随处可取。
比形式更奏效的,是心理:那些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在内心只把阅读当作一种与优秀朋友畅聊一番的机会。所以他们根本不拘泥于形式,今天和叔本华聊聊,聊到某个话题有疑惑,明天拿着这个话题再去找尼采聊两句。
这二者的不同之处,可以用两句日常隐语总结,一句是:“哎,我要读书了,我要读书了!”另一句是:“今天跟哪位先生说说话呢?”两相比较,判若云泥。
4
所谓的克服困难,提高行动力,其实有一项工作常被忽视,需要我们重视起来,即修改对自己下的指令。
人的说话方式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思考方式。所有人都知道要提升、要进步、要努力,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指令下达给自己。
昨天你信誓旦旦要求自己:从明天起,为了健身、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每天跑3000米。结果今天只跑了300米,于是对自己厌恶至极,明天勉强跑了150米,后天干脆放弃。
但换一种方式就很容易坚持下来,就像你父亲在你小时候做的那样,他隔三岔五就拉上你:“走,跟爸爸跑两圈去。”
你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也无须每天都打鸡血下决心,你不再纠结于到底是报班还是找健身教练,但不知不觉已跑了很远很远,因为你随时都能看见:跑鞋就在那里。
前几日,与朋友在网上聊天,他正在加班,又不想下线,拖拖拉拉愣是不肯工作,说是一想到要把那么一大摊任务完成才能回家,就很糟心。我说我有事离开10分钟,你先看10分钟工作材料,待会儿我再找你。10分钟后,他发来一条信息:“今天先不说啦!我发现自己看了几分钟材料之后,突然有了干劲儿。”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