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东晋的谢安在闻知“淝水之战”胜利的消息后,曾高兴得笑掉了牙。事实真的如此吗?事情还得从古人的鞋子说起。
鞋,古称屦,是古人的足衣。《礼记·曲礼》云:“户外有二屦。”这便是说门外有两双鞋子。古人之屦一般用草、麻织成。用麻编织的称麻屦,用草编织的称草屦。草屦在古代尤为常见。如白居易《香山寺石楼潭夜浴》:“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其所谓“芒鞋”,也是草鞋。除芒草外,菲、菅、葛也常用来编织草鞋,故草鞋又称“菲屦”“菅屦”“葛屦”。在古代,草鞋也称蹝、屣、屩(蹻)等。如《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敝蹝”就是破草鞋。《汉书·郊祀志》:“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犹脱屣耳。”“脱屣”就是脱去草鞋。诸葛亮《与群下教》:“违复而得中,犹弃敝蹻而获珠玉。”“敝蹻”也是破草鞋。这是说正确的建议被采纳,不当的意见被抛弃后,就如同丢掉了破草鞋而获得了珠玉。
在古代,草鞋为平民所穿。由于需求量大,所以自古就有以织草鞋为业者。《庄子·列御寇》说庄子“处穷闾厄(隘)巷,困窘织屦”。《孟子·滕文公上》也说许行之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草鞋的制作,先是用数根绳子作为经线,并将其固定在一个筢子上,然后再用草在上面进行编织,做成鞋底,有的还要在鞋底上再织出鞋帮,這就是所谓的“织”。在织的过程中,为使其质地紧密,还要用一种钩子不断将织草勒紧,即“捆”。捆后鞋底不够平滑,再用木棍在杖板上将其砸实,便是所谓的“打”。故“织屦”在后世亦被称为“打草鞋”。草鞋可以被拿到市上卖,所以贩卖草鞋又成为一种行业。刘备年轻时即“与母贩履织席以为业”(《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除草屦外,古代亦有丝屦,即用丝线编织而成的鞋。《礼记·少仪》虽规定“君子不履丝屦”,但孔子弟子有若就穿过。战国时期,春申君门下的上等客皆“蹑珠履”,即在丝屦上缀以珠玉。贾谊《治安策》也说,“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不过汉以后着丝履者多为女子,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便是“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屦”后世多写为“履”。“履”本是动词,意为“践”,如“履蹻”“履霜”。战国以后渐用为名词,如《荀子》:“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史记·留侯世家》记黄石公让张良为其捡鞋子时也说:“孺子,下取履。”正如清朝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所说:“古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鞋)。”
古代还有一种复底之屦,即舄。所谓复底,即在鞋子下面再加一层木底。崔犳《古今注》:“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可见这种鞋不怕湿,可以走到泥地里去。舄常为贵族所穿,如《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赤芾”即红色蔽膝,“金舄”即黄红色的复底鞋。这是古代诸侯朝会天子时所穿的服饰。
与舄稍有不同的是屐。屐,又称木屐,鞋底全用木头做成,而且前后有齿,仅用丝线作为鞋绊。东汉时,人们便已经开始着木屐了。六朝时期的士大夫犹喜着木屐。《南史·谢灵运传》在讲到谢灵运登山时说:“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后人因此称这种木屐为“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其所谓“谢公屐”,便是这种可以去其前后齿的木屐。
东晋的谢安与许多士大夫一样,也是喜欢穿木屐的。据《晋书·谢安传》说,一天,谢安穿着木屐正与客下棋,突然收到侄儿谢玄从前线发来的驿书,告之“淝水之战”大获全胜的消息。谢安为表现其“雅量”,看罢驿书仍与客下棋如故。直到客问时,才说:“小儿辈遂已破敌。”但内心的喜悦还是掩饰不住的,“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即在过门槛时,因太高兴,竟将木屐的齿折掉了。而有人误将“齿折”理解为牙齿掉了,这才闹出本文开头所说的笑话。
古代皮鞋叫“鞮”。《说文》:“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络鞮”为革鞮的一种,即靴,最早是从胡地传入中原的。胡人多兽皮,故可取以制靴,为能方便骑射也。靴,古代写作“鞾”。到了唐代,有些文人也开始着靴。《新唐书·李白传》:“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这就是“力士脱靴”典故的由来。此外,古书中还提到“皮屦”“革舄”“革履”“韦履”等,也都是指用皮做的鞋子。如《仪礼·士冠礼》:“冬,皮屦可也。”因为冬季天冷,可以穿皮屦。又《汉书·郑崇传》记汉哀帝每见郑崇“曳革履”,辄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颜师古注曰:“孰(熟)曰韦,生曰革。”这就是说郑崇所穿“革履”乃是由生皮制成,走路时动静较大,所以汉哀帝能分辨出来。陆游《访昭觉老》诗亦云:“久矣耆年罢送迎,喜闻革履下堂声。”今人尚称皮鞋为革履,只不过古今革履的形制有所不同罢了。
今天的“鞋”字古代写作“鞵”。《说文》:“鞵,生革鞮也。”可见,鞋最初只是“鞮”(皮鞋)的一种,后来才成为鞋类的总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