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圈:我们真的是在“搞学习”
鬼谷藏龙和芳斯塔芙是B站(视频网站bilibili)的两位“UP主”,共同经营着科普频道“芳斯塔芙”。他们带着粉丝们穿梭时空,视频内容从浮游生物到史前霸主。
芳斯塔芙和鬼谷藏龙在大学时均就读于生物专业,本科毕业后,他们进入科研领域。芳斯塔芙在一家学术期刊做科学传播工作,鬼谷藏龙在中国科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早在2017年,鬼谷藏龙便主持果壳网的生物频道,但是传播效果始终不明显。后来,他发现在中文互联网平台上,关于古生物的科普视频数量少之又少,同时许多陈旧的知识点又亟待更新,于是他希望能把这些动人的古生物演化故事分享给他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芳斯塔芙,于是有了第一段视频《奇虾:初代霸主的故事》。这是他们从译制到原创的转型之作,随着传播形式的更新,他们的阵地也从果壳网搬到了B站。转型的效果很明显,这些硬核科普内容逐渐走出核心爱好者的小圈子,受到更多人的喜欢。
视频《奇虾:初代霸主的故事》以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为背景,讲述了当时顶级掠食动物奇虾的兴盛与衰亡。视频发布的第二天,芳斯塔芙就获得了1万多名粉丝。24小时后,视频播放量达到9万多次。这让常年深居实验室的两位科研人第一次体验到了“流量明星”的待遇。
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在B站上传的一系列原创科普视频累计播放次数超过3500万,并收获了上百万的粉丝。
通过鬼谷藏龙和芳斯塔芙制作的系列视频,年轻人开始互通起了暗语。例如,“球接子”3个字让人不明就里,但看过他们视频的人都知道,“球接子”约等于“咸鱼”,是三叶虫的一种,身体构造极其简单,成天漂浮在海中或躺在海底,只靠滤食流经它的海水中的浮游生物而生存。它出现时,大片弹幕排着队飞过屏幕,网友们一边调侃它“丢虫”,笑它是“咸鱼虫”“死宅虫”,一边想像它一样“肥宅”快乐,躺着吃“嗟来之食”。
年轻人被勾起了极大的好奇心,探索欲同样驱使“UP主”不断求证真相。鬼谷藏龙和芳斯塔芙成为B站极严谨的“UP主”。在每段视频的最后,他们都会附上参考文献来源,有时甚至多达30条。有粉丝告诉他们,老师会在课间播放他们的视频给全班同学看。也有即将上大学的粉丝表示,看了他们制作的视频,决定填报古生物专业。
古风圈:他们也许是下一个李子柒
5岁那年,唐彬就开始跟随长笛演奏家吴骥先生学习长笛吹奏。高中时,偶然有一天,他看到电影《英雄》中的一场棋馆戏,被剧中人物弹奏古琴的一幕击中灵魂。此后,他不惜逃课都要去偷偷学古琴。今天,他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古琴老师。
因为学琴,唐彬认识了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古琴表演专业的蔡珊。后来,她成为唐彬的太太。2014年,他们在上海结识了同样喜欢琴棋书画的朱里钺,共同成立了自得琴社,朱里钺担任社长,唐彬任艺术总监。
琴社里的老师也都是因为爱好而聚到一起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团队。
古琴老师白无瑕本科学的是材料学专业,后来又转到历史系。不过她是一个“二次元”少女,因为喜欢游戏配乐才开始学习古琴,现在负责琴社的运营工作。
殷屹浩楠学的是中药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应该去给别人抓药,现在却在弹古琴。他是团队里的吉祥物,平时就是个“戏精”,所以后来拍视频时他很少演奏乐器,而是扮演各种奇怪的角色。
这样的一个团队,注定要做一点不寻常的事。为了让大众对古琴更亲近,自得琴社的年轻人开始寻找更容易让人接受的音乐形式。在自得琴社的演绎下,中国传统器乐不仅打破了时间界限,移植了诸如《大鱼》《卷珠帘》等流行歌曲,甚至穿越了国界,演绎欧美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的主题曲。大众化、年轻化、现代化的演奏与创新,给予这些古老的艺术以年轻的气息。不过自得琴社并没有遗忘“推广古琴”的初心,成员们在改编流行音乐之余,也坚持着传统古琴音乐的推广。
你能想象千年前的古琴曲《醉渔唱晚》在现代的编曲手法下会散发怎样的光彩吗?唐彬为古琴搭配上古筝、竹笛等多种乐器,并将其融入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的《吉姆诺佩蒂舞曲》……一系列改编将原曲《醉渔唱晚》解构、重述,让其以《醉醉渔,唱唱晚》这个更可爱的名字和更平易近人的曲风走进大众的视野。
在追完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后,唐彬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将配乐改编成《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团队在古琴演奏时,还融入了从古画中复原的妆容服饰。视频中,演奏者错落排开,或站或坐,仿佛古画上的宫廷乐师。他们身着唐代服装,梳着传统发髻,女乐师画着柳叶眉、点绛唇,眉心点着花钿,背景中还有宫灯等装饰物,网友直呼“像画一样美”。短短几日,这段视频在B站點击量近百万次,获得B站日排行第34名的最高成绩,7分多钟的演奏获得了7900多条弹幕。
自得琴社从B站一路火到了海外。在You Tube上,他们收获了俄罗斯、法国、克罗地亚、巴西、日本等国的粉丝。有网友评论:“他们也许就是下一个李子柒!”
近年来,以民乐、舞蹈、华服等内容为主的国风兴趣圈层覆盖人群在B站增长了20倍。年轻人在追求国风的创作中,更多偏向于适宜公开展演的景观甚至奇观,综合运用强烈的感官刺激和身体姿态的在场表演,制造出既让人熟悉又充满陌生感的亚文化体验。对待传统文化,年轻人更加自由放松,玩在其中。正如唐彬所说:“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方式,不是把它们供奉起来,而是要让它们回归到年轻人的生活中,这样它们才不会死。”
博物圈:文博“脱口秀”让你爱上冷门博物馆
“宝藏男孩”“带货王”“顶流小哥”……一场直播下来,网友恨不得把所有的“网红”称呼都安在白雪松头上。
白雪松是谁?他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
2020年2月23日晚,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多家文博单位在淘宝直播平台上开启了“云春游”。实景直播、专业讲解,网友看文物、赏春景,动动手指,就可以购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在这场众多博物馆参与的同台竞技中,初涉直播领域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名气不算大,讲解员白雪松也显得有些随意。与其他博物馆讲解员在展厅里、文物前的现场讲解不同,白雪松坐在自家餐桌旁,没有助理,也没有专业的摄像,自言自语,完成了自己的网络直播首秀。
“其实我们博物馆的许多馆藏文物,并不适合进行网络直播。光线暗,石碑外层的玻璃罩反光,不少碑文字太小,摄像头不容易聚焦,因此,我这才选择在家里直播,以展示照片和拓片为主。”白雪松说。
没想到的是,白雪松这般“随意”的效果却很好。首场直播开始前,西安碑林博物馆在淘宝直播上官方账号粉丝数量不过几百人,而开播后涨粉过万,一场直播吸引了40万名网友围观,点赞数超过500万。有网友说:“他这是在用国宝讲单口相声啊。”
平时在博物馆进行现场讲解时,白雪松就十分注重趣味性,既能旁征博引,又能插科打諢。在直播间里,白雪松更显“另类”,刻有罕见大夏纪年的珍贵文物——大夏石马,在他口中变成“在我们碑林博物馆,就是用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守厕所的”。
白雪松在他与网友的互动中,让冰冷厚重的石碑、石刻变成了一连串甩出的“梗”,网络直播成为轻松活泼的文博知识“脱口秀”。
实际上,如果不热爱书法和石刻艺术,碑林很可能成为游客心中“最无趣”的景点。白雪松深知这一点,所以在网络直播中,他几乎忘了自己的“带货职能”,而是用“梗”作为兴趣点,不断抛出小段子、小故事,很快就“黏”住了大批粉丝。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他进行大量的阅读,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关联起来,从而为冷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桥梁。
从介绍名碑石刻到“带货”精品拓片,白雪松凭一己之力让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淘宝官方店铺粉丝数量迅速增长到近4万,直播场次也一加再加。他说:“文博行业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借助于文创产品和网络直播,让文物‘潮起来、‘萌起来、‘火起来,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知乎CEO周源认为,年轻人的信息获取能力、思辨能力较父辈们有了显著提升,“以过程讲道理、以专业讲故事”对年轻人变得愈发重要。专业性强、真诚、温和,而非强势、极端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年轻人认可,快节奏、有趣、新鲜、生动、有“梗”、满足猎奇心的知识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口味。
(樊凡摘自《风流一代·青春》2020年6月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