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政府最近推出一组防疫宣传画,专治“假装看不见”——因为设计得太棒了!这组“防疫名画”由广告公司LOOMA制作,是当地发起的“隔离的艺术”活动之一。
9幅大名鼎鼎的经典画作被加入洗手、戴口罩、以信用卡取代现金等内容。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中不见门徒,只剩耶稣一人;《抱银鼠的女子》变成“囤粮的女子”;拿破仑骑着大马送外卖;而米开朗琪罗的《创造亚当》,上帝手上多了一瓶消毒液。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外卖小哥是万能的
骑着高头大马的拿破仑化身外卖小哥,把人们需要的物资送到家门口,万能的外卖小哥总能温暖千万家。
这幅画源自《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又称《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是雅克-路易·大卫绘制的5幅油画的统称,它们描绘的都是拿破仑·波拿巴在发动马伦哥战役前越过圣伯纳隘道时的情景。
此画的委托人并不是拿破仑,而是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作品陆续完成于1801年至1805年间,其中两幅藏于凡尔赛宫,剩下的3幅分别藏于维也纳美景宫、柏林夏洛滕堡宫和法国的马尔梅松城堡。画中的场景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因为实际上当时拿破仑骑着的是驴而不是马,而当时的天气也并不糟糕。
有专家解释可能是因为驴的耐力比较强,马更适合冲锋陷阵。因此应该不是拿破仑没实力骑马,而是當时形势的需要。作者把驴画成马,可能是想表现拿破仑高大威武的形象。




《最后的晚餐》——别聚餐
《最后的晚餐》中的12个门徒走光了,只剩下戴着口罩的耶稣一个人——保持社交距离,咱还是别聚餐了。
《最后的晚餐》由意大利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以《圣经》中耶稣跟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被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该作品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据《圣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密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枚银币。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创造亚当》——孩子,消消毒吧
上帝那根神圣的食指按在了消毒液的喷头上,他可能在说:“孩子,触碰前后得消消毒。”
《创造亚当》是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记》的一部分,创作于1511年至1512年间的文艺复兴全盛期。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圣经·创世记》中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的情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这是《创世记》天顶画中的第4幅。作为世界名画之一,后世出现了许多《创造亚当》的仿作。
画中右侧穿着飘逸长袍的白须老者是上帝,亚当则位于画面左侧,全身赤裸。上帝的右臂舒展开来,生命之火从他的指尖传递给了亚当,而后者则以同样的方式舒展左臂,含蓄地指出人类是按照上帝的模样来创造的。关于上帝周围的形象有许多臆测,例如抱着上帝左臂的可能是夏娃,但也有可能是圣母玛利亚,或者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女性天使。
《抱银鼠的女子》——囤粮宅家
又是一幅达·芬奇名画。女子怀中的银鼠变成了意大利面、大米和杂粮。赶紧囤货吧!少出门,多宅家!
《抱银鼠的女子》是达·芬奇于15世纪末创作的一幅木板油画,现收藏于波兰克拉科夫市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
塞西莉亚·加莱拉尼是当时米兰具有极大权力的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最喜爱的情妇。而后者是达·芬奇在米兰居住时的赞助人,创作这幅画时,塞西莉亚只有十五六岁。
这幅画对明暗的处理堪称一绝,达·芬奇使用明暗法,把光亮和阴影进行完美的搭配,制造出间接明亮的感觉,光线和阴影烘托出画中主人公优雅的气质和柔美的面庞。
《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克》——距离产生美
欧律狄克一手环绕俄耳甫斯的肩膀,一手抓住他的衣服,而俄耳甫斯戴着口罩和手套,嫌弃地把头扭向另一边……
《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克》创作于1864年,作者是洛尔德·弗雷德里克·莱顿(1830——1896),又译洛德·莱顿,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画派最著名的画家,在英国绘画史上享誉极高,是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表人物。
《人类之子》——戴口罩
戴黑帽的男子面前的青苹果被换成了口罩,但是戴得不太标准啊,别学他。




《人类之子》是1964年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里特绘制的一幅画作。它是一幅自画像,绘制的是一个戴着圆顶硬礼帽、穿着长大衣的男子形象,背景是云和大海。男子的脸被一个悬空的青苹果挡住了,但他仍从苹果的边缘窥视着观众。男子的左臂诡异地向后弯折。作为一幅有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它出现在后世的许多电影作品中,如《圣山》《偷天游戲》《奇幻人生》。
关于这幅富有神秘色彩的作品,画家自述:(这幅画)很好地遮住了脸,这种事一直都在发生。我们看到的东西总是互相遮蔽,而我们又总想知道被挡住的是什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什么被挡住了、什么没有被挡住的问题,而是一个被挡住的和没被挡住的之间可见性差异的问题。
(小飞侠摘自《北京青年报》2020年5月8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