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可爱的问题:“抱着猫看恐怖片是否会好一些?”人类对猫的幻想果真是无穷的,即使是一个胆小的人,只要怀里抱着一只猫,就连恐怖片也像加上了可爱的猫咪滤镜,更别说那奶声奶气的猫叫了,完全可以抵挡住恐怖电影里时不时冒出来的诡异声响。
我曾经问朋友为什么要养猫,她说,养猫之后,每天回家开门的时候,都会期待有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出现在门后。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想,我不是一个人生活在这座城市,至少还有一位家庭成员在等着我。即使一个人居住,有了猫,家才更像一个家。德国哲学家艾伯特·史怀哲说:“悲惨人生中的两个避难所,一是音乐,二是猫。”猫对于人类来说,是精神食粮一样的存在。有了一只猫,每天你都会收获很多惊喜和期待。哪怕它把文件弄乱,又不小心把电脑按关机,你也不忍苛责,因为当它歪着头用浑圆无辜的大眼睛盯着你时,你就会相信它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辜的生物。
《奇葩说》第六季有一个辩题引发了讨论热潮,辩题是:“奇葩星球的艺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在名画和猫之间做一个生死抉择,已然很难。有一部电影讲述了另外一个残忍的假设,如果有一天你生命垂危,你可以通过某个办法多获得一天的生命,但代价是世界上所有的猫都会消失,你会答应吗?这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假设,出自一部日本电影——《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
曾经我认为在所有事物的排序中,生命总是第一位的,高于一切。只要多活一天就能多期待一天的奇跡,只要还活着,我们就能看到阳光灿烂、岁月静好。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发现当那些你深爱的事物离开了你,当过往的回忆都被抹去,生命的意义似乎也跟着消失了。
故事发生在一个年轻的邮差身上,一直以来他都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白天骑着自行车到处送信,下班后回家喂喂猫、看看电影。突然有一天,他被诊断脑部长了恶性肿瘤,生命岌岌可危,在绝望中他回到家,却发现客厅里有一个长相与他一模一样的人在等着他。那个人说:“只要一样东西在世界上消失,你就能多得到一天的生命。”
第一次,电话消失了,那些和电话有关的记忆也全都被抹掉了,曾经与他彻夜打电话谈天说地的恋人,再见到他时已经认不出他来;第二次,世界上再也没有电影,因电影而结识的好友与他形同陌路,好友所经营的店铺也从影碟租售店变成了一家书店;最后一次是猫,当一样东西即将离开他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有多离不开它。
那天晚上,他半夜从梦中惊醒,突然发现猫不见了,他一下子就崩溃了,在家里大喊猫的名字,发疯似的跑到暴雨中找猫,遍寻无果后,他倒在下雨天的马路上痛哭,好像突然失去了整个世界。猫对于他来说,意味着家人的温暖和陪伴:是它陪伴自己病危的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是它缓和了自己与父亲的关系,让自己看到沉默寡言的父亲也有细腻柔情的一面;是它给自己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陪伴自己窝在家里看电影、打电话、静静地发呆。
所幸,当他从暴雨中回到家时,他看见猫在台阶上等着自己。这一次,他拒绝了魔鬼的交换,因为他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远比获得“一天的生命”更重要,这些“正是我存在过的证明,是我挣扎着、烦恼着、生活过的证明”。
全片最戳泪点的一句话,是主角的母亲在海边抱着猫对他说的:“不是人在养猫,而是猫一直陪伴在人的身边。”是啊,有多少人早已把猫当作自己的家人。
我们一直以为是人类在养猫,其实猫也在为人类操心,如果橘猫真的能成精,大概就是电影《流浪猫鲍勃》里的鲍勃。这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电影,深刻地诠释了一个道理:拥有一只猫,你就走上了人生巅峰。
流浪汉詹姆斯在遇到鲍勃之前,身无分文,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去饭店吃饭钱不够,他提议给老板唱一首歌来抵剩下的饭钱,结果老板宁愿当着他的面把饭倒了。他曾经染上毒瘾,家人早已和他断绝关系,他流浪街头以卖唱为生。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只流浪猫。一个在外流浪的人,一只没有归宿的猫,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同病相怜吧。从那天起,詹姆斯和鲍勃开始一起生活。好运就这样降临了。
在街头表演时,鲍勃趴在詹姆斯的肩膀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有人把视频上传到网上,收获了百万播放量,詹姆斯因此成了网络红人,甚至有出版社编辑为他们出书。但比起这些更重要的是,在他戒毒的那段艰难时光里,鲍勃一直陪伴着他,让他终于得到了救赎。
或许,每一只猫来到我们身边都是带着使命的,可能是为了让我们快乐,也可能是要为我们带来好运。只要我们的身边还有一只猫,在面对生命中那些艰难的时刻时,我们就不是孤独的。从我们把它领进家门的那一刻开始,它会一直陪伴我们、抚慰我们、治愈我们,让我们看到生活里处处都充满美好。“但凡有一线阳光洒向地板,猫都会找到并沐浴其中。”对于很多人来说,猫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一束阳光。
作家海明威说:“猫具有真正的情感忠诚,人类往往出于某种原因隐藏自己的感情,而猫不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