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夜,仰视茫茫星空,我常常会想:在漫无天际的星海中,我们居住的有智慧生物存在的地球是不是很孤独?
后来在媒体上读到,美国在距离地球1400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太阳系外与地球的相似指数达到0.98的行星,证明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并不孤独。从《星球大战》到《星际穿越》,科幻作家们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试图证明人类并非宇宙间唯一的智慧生物,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独存在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动力驱使着人们不断找寻和探求未知世界中的“同伴”?我以为,是人们心中永远存在的孤独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孤独感依然挥之不去。
泰戈爾有句名言:“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不管白天的场景有多喧闹,气氛有多热烈,一旦夜深人静,昏黄的路灯下只剩下你孤身一人时,孤独感便会像一只被关在心底的小兽,开始苏醒,并且奋力地噬咬着你的内心,咬出一片片空虚和孤独。疲惫的你根本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狂欢鼓动起的内心如破了的气球一般,一点点瘪下去,再瘪下去。
微信、QQ、Facebook……形形色色的社交工具让人们可以与相隔五湖四海甚至从未谋面的人相识相知,这似乎完全解决了地球人相互沟通的距离问题。有人宣称:我不孤独,我有上千个好友,是拥有上万个粉丝的大V,我很好,我很满足。我会告诉他,其实你早已是孤独症患者,每天只能依靠众人的点赞和评论为生,依靠别人的仰慕和崇拜为食——而这,正说明了你内心的孤独。
判定一个人孤独与否并不是看他是否被众人包围,而是看他是否对未知的时空表现出恐惧或不自信。一个人活不见得寂寞,一群人住也不代表快乐。只有充实和丰盈你的内心,使之足以应对一切未知的恐惧,你才会让自己远离孤独,才会让自己感到无须将外在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凭依。
我以为,充实和丰盈自己内心世界的途径只有两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你看过了乔戈里的日出、中条山的飞霞、喀拉峻的原野……你会明白,最美的风景都是天造地设的,最好的陪伴便是依山傍水。当你读懂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沧桑与壮阔,领悟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盛衰与浮沉,了然了泰戈尔《飞鸟集》中的爱与哲思……你就会明白,避免孤独、强壮生命的最好的材料便是文化,便是思想,便是爱。
人,孤独而来,孤独离去。孤独似乎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但是,当我们“渡尽劫波”时,当我们充实了自己的内心时,当我们壮大了自己时……我想,我们就不会再感到孤独。
(指导老师:王淦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