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九叹·愍命》
藜的叶背常有灰白色粉末,植株呈灰绿色,因此北方人将其称为“灰灰菜”或“灰条菜”。藜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生于路旁、田间、河岸、荒地、盐碱地及海滨,是分布地域最广的植物之一。由于生长速度极快,藜经常占据大片土地,有时侵入农田,因此《楚辞》视其为恶草。
藜的幼苗及嫩茎自古即供食用,至今仍是相当普遍的野菜。春季采收高10厘米左右的嫩苗,以沸水汆烫后,再用清水浸泡半日以除其苦涩,炒食、凉拌、煮汤均可,北方人尤嗜食之。处理过的茎叶可阴干储存,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切勿连续大量食用。现代医学证明,人食用藜之后若经日晒,会罹患“藜日光过敏性皮炎”,皮肤会发炎浮肿,甚至皮下出血。
藜属的许多植物,生态性质和形态均类似,如灰绿藜、小藜、大叶藜等,民间统稱为藜,均可采集食用。《诗经》《楚辞》及其他文献所引之“藜”,可能为同属多种之植物,而非特定种类。
【植物小档案】
学名:Chenopodium album L.
科别:藜科
一年生草本,茎有棱及紫红色条纹,多分枝。叶互生,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长3厘米~6厘米,宽2.5厘米~5厘米,前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叶背呈灰绿色,有粉粒。叶缘有不整齐钝锯齿,有时缺刻状。花簇生成圆锥状花序,花序有白粉,花小,呈黄绿色。胞果为宿存花被片所包,果皮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