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大学读了7年的研究生,也曾经辅导过许多本科生,近距离接触过他们,他们可能是最能代表美国青年精英的一群人。
一个犹太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1990年,她为了获得更高荣誉级别的毕业生头衔,要完成本科论文撰写。很多学生都是随便套一件T恤、穿一条牛仔裤就出门了,但她总穿着价格高昂的外套、背着名牌包、化着精致的妆容。而她给人的第二个印象则是她什么都不懂。我那时的工作是在经济系的本科毕业生撰写论文时,为他们解决计量经济学技巧和电脑技术问题,她对这些基础学科几乎一无所知。但她什么都敢问,一点儿也不羞赧,完全没有怕被人鄙视的感觉,而且她还敢于向别人提出要求。
第二个女孩是我的一位亲戚。她在中国上的中学,后到美国上哈佛大学。她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那么她有什么资格入读哈佛大学呢?因为她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她在国内最喜欢的课是政治课,还常常跟各科老师辩论。加上阅读涉猎广泛,有独特的视角,她获得了哈佛大学面试官的青睐,而其他一些学风严谨的学校却对她不感兴趣。上了哈佛大学之后,她更是如鱼得水——代表所在书院参加了划艇比赛,周末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她几乎认识全校的人,在校园里行走时,经常是三步一声问好,五步一个拥抱。大学毕业时她已经写出了两部剧本,其中一部剧本被好莱坞某制片人录用。
当然,也不是每一名哈佛学生都这样雄心勃勃,自如地游走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名哈佛学生,他的父亲是美国联邦巡回法院的大法官,也是哈佛的校友。他本人毕业后,在哈佛校园附近当起了按摩师,不过在美国这可不是什么大新闻,大家似乎都能理解、认同他的选择。
話说回来,我的这位亲戚也曾向我坦言,哈佛的学生整体上总是自命不凡,总有一股干劲、冲劲,而且敢问敢说——不懂就问,想说就说。我恍然大悟,这可能是美国精英教育最具代表性的风格。
那么,第一个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在电视上看到她正在演讲——她的身份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她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雪莉·桑德伯格!如果20年前,你问我桑德伯格以后会不会有出息,我会断然否定。可事实呢?她不仅是哈佛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还是福布斯榜评出的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学生从小就被要求毕恭毕敬、谨言慎行,问了“低级问题”就应该感觉羞愧,缺乏勇往直前、敢问敢说的精神。而哈佛大学不仅贯彻典型的美式教育,更是培养领导型人才的地方——领导者并不一定需要有高深的专业背景,重要的是不懂就要敢于发问,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观点,动员团队里的各色人等认同自己,鼓舞大家努力前行。这就是领导力的体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