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英国的理科简单吗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校园版 热度: 17817
编者按:本文作者黄书祺是我刊校园通讯员,2015年作为仅有的两名中国籍学生之一,被成立于1884年的英国圣斯威辛学校录取。她勤于练笔,文采飞扬,在国内读书时就获得过许多荣誉。近期,我们特约黄书祺同学为我们记录她的“行走英格兰”之旅,相信大家一定会从她的笔下领略到多姿多彩的英伦生活。

  

  英国的理科简单吗?国内的很多小伙伴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先是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数学是挺简单的。”

  当时我在英国读GCSE课程不到两个月,两年的数学和科学课本都已经全部发下来了。每科一本,大概有国内的两本教科书那么厚,不过并不是因为内容多,而是因为图片比较大。其中,数学课本上有将近一半的内容,国内的小学生应付起来应该绰绰有余。

  但是如果说英国的科学教材简单,那并不公平。我想起在国内徜徉于各种浮力计算公式的日子,那些奇形怪状的游泳圈,那些无数次抛锚的小船……和英国物理课本上轻轻掠过的一句“浮力也是力的一种”确实大相径庭。但我不记得何时在国内课本上看到光谱和相关理论的详细解释,也不曾学习过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核裂变和核聚变。至于化学,似乎有机化学在英国是个香饽饽,而国内的初中课本更多提及的是无机反应。

  小伙伴们听到这里时,若有所悟:“所以,只能说是侧重点不同,却没有难易之分?”

  如此理解,可算是为英国的科学教育辩白了。

  但是两个星期后的一堂物理课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我们在学习电学,恰好老师提到了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这个公式应该是国内每一个初二学生都能倒背如流的,看到那些抓耳挠腮不知道算式怎么移项的英国女孩,我确实心存侥幸。老师见状,笑眯眯地问:“Suzie,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啊?”

  我说:“这不是实验做出来的结果吗?还用怎么推导啊?”

  老师满脸奇怪地盯着我:“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公式的?”

  后来回想,答案其实也简单,从定义入手,以教科书为辅,推导其实只是一个对概念深入理解并且贯通的过程。想起以前我在国内的物理竞赛班时,电学是我的强项,我居然能用一个自己全然不知的公式攻下一道道难题,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物理老师曾经对我说:“以前我教过许多中国女孩,她们对题目的掌控力确实非常不错,成绩也很突出。但是她们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写下去的答案是什么意思,也不懂她们运用的公式的真正含义。”

  我不知道她指的“许多”有多少——毕竟,中国内地被这所学校录取的学生总共不超过10个。我也相信,老师的评判是有些偏激的,因为没有在中国打下的数学基础和训练出的缜密的逻辑思维,再深刻的概念理解也不会带出最终的推导。但在这个科学家比比皆是的国度,我不敢辩驳。

  小伙伴们又问:“最近英国引进上海的中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这说明英国原来的数学教材是没有浙教版的教材难的。那英国原来的数学教材到底简单到什么程度?”

  简单到什么程度?简单到“无限小数换算”成为章节难点,简单到用一个星期学圆的面积公式,简单到二次函数都可以让女孩们叫苦连天。

  到英国之后的一个星期,我写了一封邮件给我们的数学主管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数学课程对于我来讲进度太慢。没想到他马上回了信,愿意约我好好谈一谈,并讨论接下来怎么一步步以适合我的方式提高我的数学能力。我在国内时的“竞赛瘾”忽地就上来,问道:“最近有没有什么数学竞赛?”当天下午刚好就有全英奥林匹克预赛(又称全英数学联赛,参赛者通常为12年级和13年级的学生),老师又急忙跑去帮我抢到最后一张报名表,并一人坐镇监考。

  在以全校最高分获得金奖之后,我跟随数学主管老师的“外挂”训练便开始了。除了每周抽出放学或是午休时间给我讲解高等数学之外,数学主管老师每个学期会给我在图书馆订下书单——大多是讲解某些著名理论的书,也有少许难题集锦或是数学家传记,可我总是一周就读完两三本,他便继续给我加量,还送给我自己的旧版珍藏书。这与其说是教与学,不如说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我们乐此不疲。

  至于那本简单得让人生气的教科书,早已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柜里。我在数学课上的大多数时间,是完成数学主管老师给我布置的竞赛题目,其中有不少题目现在有了中文译本,在国内的高中数学联赛训练营中作为压轴题出现。

  这些题简单吗?

  对于大多数英国孩子,他们或许都看不出这是数学题。

  简单不简单,并不取决于教材的难度。在国内,在国外,都是如此。

  来英国前,有太多熟悉的人问我:“你在国内发展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出国啊?”

  如果出国算是一种逃避的话,或许这个命题是成立的。而且我必须承认,国外的数学试卷,即使让国内数学成绩不好的孩子去做,也不会成为太大的挑战。但是,如果以这个理由而嘲笑英国人数学差,那就是一叶障目了。毕竟,这个国家曾诞生过那么多数学尖端人才,在一所数学课为“众生所恨”的学校里,图书馆依然静静地留着一个堆满数学典籍的角落,哪怕全校只有一个孩子愿意在闲暇时过去翻阅。

  对于我,我既感谢国内脚踏实地的竞赛训练,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感谢英国自由的学术环境,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更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我经常想起在国内挑灯“刷题”,和伙伴们一起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光,却也珍惜孤身一人在小小的实验室里搞发明的日子。

  暑假前,物理老师告诉我,她愿与我一起开始一个小小的科研项目。

  国内的小伙伴们不必眼红。我刚来英国的时候,身上的标签已经早早地被贴上了——“不懂自己在写什么的中国女孩”。

  英国的理科简单吗?

  可简单,可不简单。国家不是界限,请让个体去定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