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形式,而是通过在各地游学的方式接受教育。现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悄然兴起——在本科求学期间,学生在五大洲范围内选择多个学校进行学习。在“游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沉浸在不同的文化中,把所到之处当作课堂。未来的教育必将更加“全球化”。
1
路易·布里克曼
年龄:18岁
就读高校:米诺瓦大学
“我热爱出国旅行,我觉得在同一个地方待上4年很无趣。”
对于18岁的路易·布里克曼来说,通往大学的路不止一条。
身为纽约名校亨特学院附属高中的学生,他在毕业后同时接到了几所精英文科大学和两所研究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而,让老师和朋友意外的是,他在众多名校中,偏偏选择了位于旧金山的“二流学府”米诺瓦大学。
布里克曼之所以做此决定,源于米诺瓦大学的特殊学制——应届生在学校完成必修课程后,剩下的3/4的求学时光将在其他国家度过。对于出生于柏林、在纽约曼哈顿长大的布里克曼来说,这样的学制的确十分诱人,他说:“我热爱出国旅行,我觉得在同一个地方待上4年很无趣。”
米诺瓦大学是久负盛名的凯克研究所的合作学校,由曾任某家科技公司CEO的本·尼尔森创办。在这位创始人看来,一些传统的大学没法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真实的世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米诺瓦大学的学生可以在4年的大学时光里周游世界,并在他们喜欢的地方留下足迹。
“在过去的14年里,我一直认为自己会进入传统的大学校园,在那里获得经验。但在现实中,我却做了完全相反的选择。”谈及自己的选择时,布里克曼说,“对我来说,转换校园是一种挑战。但幸运的是,这里的每一门课程都与真实的世界有关。”
2
克丽莎·戈登
年龄:21岁
就读高校:长岛大学环球学院
“我无法端坐在教室里,亦步亦趋地从书本上获取知识。”
21岁的美国女孩克丽莎·戈登如今在印度求学。对于她来说,在这里做学问远不如在家乡容易——由于当地的信息滞后,她时常要上网寻找资源。有时候,为了得到更多的外界信息,她要向远在异国的教授求助,但她并不认为这会成为障碍。
事实上,在印度学习,让她感到颇为充实,她说:“我从周边事物中学到的知识,与从论文中学到的不相上下。”
克丽莎是拥有50年历史的长岛大学环球学院的学生。2015年,该校推出了全新的“欧洲计划”,鼓励学生在哥斯达黎加、西班牙或意大利开始自己的首个学年,并在接下来的学年里,游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或者澳大利亚。这项计划吸引了不少学生参与,克丽莎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项目富于世界眼光,并以世界大事为教学大纲。”学院院长杰弗里·贝尔纳普说,“大多数参与过海外留学计划的学生会发现,在我的祖国,事情会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但在其他国家,则是另一种方式。这就是他们了解全球现状的第一步。”
在新泽西州长大的克丽莎有一半海地血统,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她会对“欧洲计划”感到好奇。
“我无法端坐在教室里,亦步亦趋地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没有任何教育能像四处游学一般,从旅行见闻中获取知识。”克丽莎说,“尽管在孟买街头躲避车辆时会感到些许危险,但我仍然热爱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这些辗转于不同城市的学生并不是典型的留学生。身在异地的时候,我们最先要学会如何像当地人那样生活。事实上,海外求学的意义便在于教会我如何生存。”
3
艾琳·马可尼里斯
年龄:21岁
就读高校:韦伯斯特大学
“在这里求学,意味着能够不停地旅行。”
21岁的艾琳·马可尼里斯就读于圣路易斯市的韦伯斯特大学。对于她来说,这所学校提供的本科国际课程与众不同,且充满了魅力——“在这里求学,意味着能够不停地旅行”。
韦伯斯特大学在7个国家设有分校,并与多所学校建立了伙伴关系。该校学生可以申请在泰国、加纳、中国、日本、墨西哥和整个欧洲进行学习。事实上,韦伯斯特大学有20%的学生是在其他国家完成学习的,其中一些人甚至从未造访过位于圣路易斯市的主校区。教学中,学习人权课程的学生可以去卢旺达实地考察,而学习国际刑法的学生则有机会造访荷兰莱顿。这些实地体验课程,与传统大学的教学模式大相径庭。
“对于选择海外课程的学生来说,留学并不意味着去某个地方稍作停留,再回到主校区。”谈及该校的海外课程,该校校长伊丽莎白·斯托波尔说,“事实上,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学会如何以世界为家。”
马可尼里斯在韦伯斯特大学修读数学和国际关系双学士学位。这个学期,她将在希腊雅典学习城市生活。此前,她曾经在罗马、伦敦和马德里等地进行该课程的研究,并在爱尔兰完成考古实习。对于她来说,不同校区提供的“沉浸式教学”让她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
“在多个校区学习,不仅是度假,你还有很多东西要学。”马可尼里斯说,“你会了解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与动机,怀抱着不一样的愿望和梦想。对于我和同学们来说,一个共同的认识令人震撼——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