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将合适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校园版 热度: 17524
宋石男

  英国广播公司(BBC)2015年3月在英国柏航特中学发起了一个实验:引进5名中国教师,对50名英国九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育”——每天学习12个小时,重点是要求记笔记、背诵与考试达标。然后对所有参与和未参与实验的九年级学生进行学业测试,看谁的成绩更好。

  实验全程被拍成纪录片,该片播出后在英国和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多数人对“中国式教育”持负面评价,认为它使美好的求知变成监狱式的规训。

  据此,我又进一步想:如果中国的教授到英国的大学教课,又会怎样?估计情况不容乐观。在中国的很多高校,大学教育依然是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延续。一些青年进入大学,学了一大堆除了没用外没有任何缺点的东西,然后一毕业就失业。

  那么,青年该如何从“中国式教育”中自救?

  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恢复求知欲。英国批评家罗伯特·林德说:“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到无知中去寻找知识。”无知的乐趣,归根结底就在于提问。而进入大学后,第一个要紧的问题也许就是:人为什么要读大学?通常的回答是:为了未来的薪酬、地位或名望。可是,当每个人都认为这些东西很重要时,它们就可能变成陷阱了。

  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美国哲学家梭罗说:“一棵树只有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自己。”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至关重要的事是思维训练。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读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

  要培养上述能力,需要有三个条件:图书馆、好老师、互联网。图书馆可以让你具备初步的分类能力和目录学知识;好老师在中国大学里不多,但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少;互联网是寻找、消化、交流、创造信息的聚宝盆。

  进入大学,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就此开始。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不仅要有私人美德,更要有公共关怀。按古希腊哲人的意见,理想的灵魂有四种品性:聪明、勇敢、克己、正直。富有理性,并能用它驾驭灵魂的马车,就是聪明;在意志的引领下,知道什么该警惕,但不恐惧任何事物,就是勇敢;懂得节制,能让欲望与生活达成某种和谐,就是克己;能严守内心的信条,聪明、勇敢地遵循正义和诚实的轨道前行,就是正直。

  如果在大学四年里,一个年轻人不但获得了高超的能力,而且养成了高尚的品性,那么他就成为一个高水准的公民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