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凛冬将至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校园版 热度: 18083
关山远

  

  在北京进入“烧烤模式”之际,有一则科技新闻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英国的女科学家瓦伦蒂娜·扎尔科瓦表示,根据她提出的太阳活动的新模型,在2030年左右,太阳活动将会急剧减少,地球将进入小冰期。这一说法引起很大争议,但很多人还是饶有兴致地想象:15年后,地球将会变得凉爽,不,寒冷——就像《权力的游戏》中那句著名的台词:“凛冬将至。”

  凛冬若至,是一番什么景象?让我们“穿越”回去看看。

  一

  公元1628年,崇祯元年,这一年,22岁的李自成失业了。

  失业前,李自成是大明王朝的基层小公务员,在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负责照看马匹。因为朝廷的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发不起工资,裁撤了很多基层公务员,李自成就是其中一个。

  祸不单行。失业后的李自成回到了家里,22岁的年轻人,已婚,正是需要大把花钱的时候,却丢了铁饭碗,这日子还怎么过?只能借债。到了冬天,要还债了,却还不上,债主举人艾诏就把他告到了米脂县里。县令晏子宾将李自成“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幸好被亲友救出。出狱了,还是得还钱啊,尤其到了年底,是还债的关键时期,李自成走投无路,把债主艾诏给杀死了。杀了一人,止不住手,又把自己的老婆给杀了,原因是:他发现老婆韩金儿与一个同村人通奸。杀了两个人,肯定是死罪,于是李自成跑了。1629年春天,他偷偷跑到甘肃当兵,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反生涯。

  后来有无聊者编段子,说韩金儿的出轨,导致中国的复兴推迟了350年。逻辑是:如果韩金儿不出轨,李自成就不会杀妻出走,明朝就不会亡于他之手,清军就没机会进关,就不会有鸦片战争……当然,这只是段子。

  李自成的崛起与明朝的灭亡,当然不是因为某个人的作风问题或者家庭问题而引发,更多的是因经济问题导致的一系列危机,细细分析,这一切都跟该死的天气有关。

  《剑桥明朝史》说:“1628年春,陕西受到严重干旱的打击。当政府不能提供食物以减轻饥荒时,就爆发了叛乱,特别是在这个省的东部和中部……”

  那一年,无论是在疏落的皇宫之中端坐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还是满心愤懑在西北的荒野中逃离家乡的李自成,都会感到刺骨的寒意——心冷,身体更冷,他们正在经历着中国5000年以来气候最为寒冷的第四寒冷期。

  后代研究者认为,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尤其是末期的1580年至1644年,是最为寒冷的。研究者称,这是一场“千年极寒”,放在一万年中,寒冷程度能排第二,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到六七位,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的1650年左右。

  这是一场漫长的寒冷。在李自成失业16年之后的1644年,仍然是一个寒冷的春天,他坐上了崇祯的宝座,而后者在寒风中自缢身亡。

  二

  李自成攻下北京后,起义军拷掠百官,获得了数千万两白银。试想如果朝廷有财力给每个驿卒发银子,李自成就不会失业,也就不会欠人银两,老婆也不会因为他蹲监狱的时候家里没有生活来源而与人通奸。

  即使在背负两条人命的时候,李自成还是努力成为一个体制内的人。但朝廷又一次把他逼得无路可走了:1629年,下级军官李自成在榆中(今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从此走上与朝廷对抗之路——原因是欠饷,国家财政紧缺,没有办法给部队发银子。明朝的白银产量很少,即使在财迷皇帝明神宗统治年间,竭力开采白银,平均每年产量也只有20多万两,而明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大约每年600万两。这么多的白银从哪里来?国际贸易。据统计,明末的国际贸易顺差积攒了数亿两白银,据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魏斐德研究,在17世纪的前30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万公斤至26.5万公斤。

  所以,明朝是一个严重依赖货币进口的国家,在今天看来,很难理解——一个不富藏银的国家,竟然去选择别的国家所富藏的贵金属白银作为自己的货币!但是,当年没人教明朝皇帝金融学知识啊。

  国际贸易形势好的时候,白花花的银两涌入明朝,大家日子过得不错,甚至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国际贸易形势差的时候,输入明朝的白银骤减,金融命脉被掐住了。巨大灾难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第一张。

  没钱发饷、没钱救灾,结果叛兵与饥民合流……崇祯日子最难过的时候,正是明朝境外输入白银骤减的时候。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中,开头就用马尼拉的港口档案揭示了明朝遭遇的金融危机:17世纪20年代初,停泊于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每年多达41艘,到1629年(即李自成起兵造反那一年)便降为6艘。从此白银进入中国的洪流被截断:西班牙国王强令斩断对华贸易,菲律宾发生屠杀中国商人事件,葡萄牙也减少了对华贸易,日本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

  不幸的是,此前通过国际贸易输入明朝的大量白银,却被既得利益群体深藏着,沉积在一座座豪宅中,舍不得拿出来纾解国难,结果货币危机、粮食危机、军事危机接踵而来,最终天下大乱。权贵们的白银储备,也被农民起义军用残酷的手段拷掠出来了。

  三

  那年头,李自成不可能跟日本、西班牙、葡萄牙串通一气,搞一场货币战争。那阵子,国际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明朝的白银输入量骤减?

  原因很简单:当时世界经济很不景气,甚至可以说是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即所谓的“17世纪普遍危机”。

  “17世纪普遍危机”由英国著名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于1954年首先提出。他指出,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由中世纪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关键性转折,经历了经济衰退、谷物生产萧条、人口死亡率上升、资产阶级革命、社会动乱等众多现象,从而认为欧洲经济“在17世纪经历了一场普遍危机”。这一说法引起很大反响,有人反对,但更多学者开始从更多角度来论证“17世纪普遍危机”的存在,研究范围逐渐向所有的人类生活领域扩展。

  一个有趣但确凿的观点是,危机之出现,跟该死的天气有关:1580年开始的“小冰河期”的气候变化,导致了饥荒、流行病、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等问题,进而造成农业的不景气,最终导致“17世纪普遍危机”的爆发。美国天文学家约翰·埃迪更进一步指出,在17世纪,更确切地说是路易十四统治的1643年到1715年之间,几乎无太阳黑子可被看见,实际上是由于太阳活动全面减缓导致到达地球热量的减少,影响到地球的气候。

  据记载,当时欧洲人的日子很难过,有位英国牧师在日记中清楚地记载了气候影响导致的艰苦时期:“季节寒冷,日子艰难,玉米和商品的价格上涨,找不到工作……”当时,人们还发现,一向美味的葡萄口感变酸了。追究原因,是由于天气变冷,日照减少,温差变小,以致葡萄里的糖分含量过少。由于连年的饥荒,这一时期欧洲的人口急剧减少。

  那时,整个世界都很冷。在英国,连泰晤士河都被冻住了。而差不多同一时期,一位名叫谈迁的中国历史学家,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的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当时中国江南的寒冷程度:公元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11月,吴江运河冰厚3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了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根据谈迁的记录能够看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20世纪50年代华北最寒冷的冬季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四

  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中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记载,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动,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的寒冷时期;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根据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暖湿期,大部分是国家统一的强盛时期,相反,干冷期则大多是国家分裂、政治多元时期——天寒地冻,骁勇的北方游牧民族活不下去了,只能南下抢钱、抢粮、抢地盘。

  例如,崇祯是个勤勉至极的皇帝,本不应该成为亡国之君,但他确实没赶上好时候;又如,1127年,北宋亡于金;1279年,南宋亡于元。辉煌灿烂的两宋经济文化,在严寒的历史中化为两个冰凉与怅然的句号……

  遥想当年,那些在寒风中身心颤抖的汉人,恨不能朝太阳吼一嗓子:你就不能热乎一点吗?后羿能射日,灭掉多余的太阳,但又有谁能振作一个蔫乎乎的太阳呢?

  五

  以当前人类日新月异的科技,15年后,或许地球人能够有效撞击一次太阳,让太阳活跃起来,改变小冰期。

  但是,以人类今天的文明成就,又怎么会惧怕小冰期呢?事实上,每一次凛冬来临,都在冲击着、逼迫着人类更上一个台阶:在17世纪那个小冰河期,欧洲采用了较为复杂的新耕作制度以促进农业产量提高;而在中国,人们依赖高产量、高热量的从美洲引进不久的抗旱高产作物,如土豆、玉米和红薯,减少了大量人口的损失。

  美国电影《后天》中,严寒摧毁了纽约,人们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在影片的最后,获救者之一,紧紧抱着他不愿意烧掉的经典著作。这无疑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再严酷的环境下,也不要放弃精神的力量,以及知识的力量。

  这方面,要向北欧人致敬:这么一片寒冷之地,却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的模范,也就是说,极为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磨砺出了他们卓越超群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旦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每个人都像光芒四射的小太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