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好奇,和几个朋友到山上进行所谓的探险,探查一个从来没有人进入过的石洞。
到了目的地后,大家带着绳索、火种和手电筒等,小心翼翼地往岩石交错的石洞里面爬。因为对洞内空气情况不清楚,我们每隔几十米就点燃两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进去不远,我们就惊喜地发现,这一次探险确实很值得。石洞本身的造型以及石笋等景致已经够奇特的了,更奇特的是,在深入洞穴300多米的地方,竟然还有黑色的大蝴蝶,东一只西一只地贴在晶莹的白色钟乳石洞壁上栖息。我们从来不知道,蝴蝶竟然可以在没有阳光的冰凉洞穴的数百米深处生活。那种纯白的洞壁和黑色的蝴蝶在烛光映照下的景象,让人很震撼。
遗憾的是,这次探索我们总共只走了不到400米,最终因为攀援设施准备不充分而无奈折返。
过了几个月,大家记挂着洞穴深处的蝴蝶和那晶莹的钟乳石,相约再次去洞内探查。这次,我们邀请了专业人员参与。
很奇怪,在上次走过的那一段洞穴,我们竟然一只蝴蝶都没有看到。最后,一直到深入洞穴400米的地方,我们才又发现了它们的踪影。依旧是趴在白色的钟乳石上,在手电筒的光照下一动不动。
上次我们明明是在进洞30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蝴蝶的,为什么这次往深处移动了这么远呢?同行的专业人员告诉我们:很可能是我们上次点燃的蜡烛惹的祸。因为这个洞穴从来没有人进入,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温度和静谧的环境,蝴蝶适应了在洞穴深处300米左右这个适宜自己生存的区域环境中栖息。但是,我们进入时的喧闹声加上蜡烛的火光与热量,影响了脆弱的小环境,蝴蝶自然就只有往更深处去寻找适宜自己栖息的环境。
可是,这么大的洞穴,仅仅是几支小小的蜡烛和4个人的一次进入就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吗?我们有些不相信。
看到我们的表情,同行的专家笑了,他指着身后的钟乳石说:“影响还不止这一点呢。你们看,这些钟乳石与你们上次看到的颜色是不是有一些不同?”经过他的提醒,我们发现确实如此,凡是上次我们用蜡烛靠近过的地方,本来异常洁白的钟乳石洞壁如今显得暗淡。蜡烛的烟让白色的钟乳石呈现出一片片的黑色。
“如果不进行处理,若干年后,这种黑色被新的碳酸钙覆盖,这块钟乳石就成了擦不掉的白中带黑的颜色了。”
我们从来不知道,原来,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几支小小的蜡烛竟然给一个洞穴的整体环境带来巨大甚至是长远的变化——所以,请记住,面对这种脆弱的小环境,轻一点,别点蜡烛!
(马原菲摘自《今天·生活》2010年第23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