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绘本皮影整合课对幼师生职业能力建设的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25778
〔摘 要〕皮影戏和儿童绘本都是与幼教关系密切的优秀艺术资源。开展绘本与皮影戏综合艺术课程,让绘本阅读立体化,既能发挥皮影戏教育的最大潜能,又有利于传承创新非遗、弘扬中华优秀戏剧文化,更是增强幼师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绘本;皮影;学前专业;皮影艺术课程

  一、绘本皮影戏是教育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戏剧已被公认为对儿童学习极有助益的教育方式,尤以英、美两国发展最盛。戏剧教育在各国所实施的方式不尽相同,基本上是由任课老师在课堂内所灵活运用的一种戏剧学习与教学的方法,称之为DramainEducation(简称DIE)。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影子戏”“纸影戏”,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皮影艺术作为优秀的民间美术,不仅是优秀的视觉艺术资源,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其诙谐的戏剧表演方式也是当下儿童戏剧教育资源,有着很好的游戏价值和教育价值;更饱含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民俗研究价值,其综合表演形式内容丰富且富于趣味。皮影的审美性、趣味性、游戏性、表演性、可操作性等,十分吻合幼儿园游戏活动和跨领域整合的先进幼教理念,与教育戏剧让儿童从游戏的角度去習得应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初衷如出一辙。儿童绘本是图画与人文知识相互结合的优秀读物,且通俗易懂,具有人文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是幼师生和儿童家长提供审美阅读能力和增长见识的最佳窗口,其中蕴含的文学与美术元素是皮影戏创编的重要资源。

  优秀的儿童绘本是艺术审美与情感传递的共同载体。开展绘本皮影综合课教学和课外活动,在当下强调多元、跨领域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打磨出更多更可行的教学模式与资源,让学生享受多元化教学,达成艺术与幼儿文学等其他领域的整合教学方式,这也是围绕培养幼师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而展开符合当代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新思路。绘本皮影戏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和作为载体的“皮影戏”之间,构筑了一道极为重要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一部分由幼教工作者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同时也可能催生出另一种新形态的校园戏曲表演艺术,更是专业教学与高校创新创业的有效开展和推广模式。

  幼师美术课中绘本与皮影戏的整合,借助皮影戏的综合艺术特质和独特艺术魅力,将皮影玩教具与儿童文学、绘本、动画、音乐表演结合,拓宽绘本阅读的途径,深入推进幼教的绘本教学活动。从剧本素材、角色造型、综合艺术形式的角度建立多元的整合形态,拓宽幼儿绘本阅读的新形式和有效手段,形成“静态”与“动态”阅读的相互交融,进一步增强幼师生绘本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以优秀的儿童绘本为蓝本和资源,以皮影戏为载体,创设一种协同合作的建构学习模式,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积极调动现有的五大领域知识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团队伙伴的交流中学会体验、合作,并形成个人的方案,最终促进自身经验的建构,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运用能力和幼教职业实践能力。为此,探究绘本皮影戏剧教学等系列活动的相互融合促进,对幼师生的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开创性工作。

  二、绘本皮影综合课对幼师生专业职业能力建设的影响

  绘本皮影剧表演有助于提升绘本阅读鉴赏能力;有助于推进深层次阅读;有助于提升幼师生的创作改编能力;有助于提升幼师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绘本故事的文学阅读到绘本儿童剧的表演对提升幼儿教师的幼教职业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幼师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绘本皮影综合教学需要多种艺术手段和教育能力的支持,体现为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内容与形式的整合,能促进高专幼师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如学生运用皮影戏的编、设计、制作、配音、演出这种综合表现形式将学前教育的各领域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绘本中的图画进行角色造型再设计,重构色彩和表现语言,不但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中图画的内容和含义,还可以通过自己动手画皮影线描装饰、做皮影影偶、演皮影剧目,加强绘画与手工的综合运用,或创编具有教育意义的皮影绘本剧目等,学生在剧本的提炼与改编中,更深层次领会儿童文学的精髓;在角色的设计与制作中,懂得动人物造型及其性格的表达,图形与角色特性的塑造,真正掌握皮影道具的奥妙,领会影偶与众不同的真谛;在影窗布置和背景乐的编辑中,提高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在操作表演中懂得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

  可以说,绘本皮影戏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单纯地学表演,是通过儿童剧目表演,在角色塑造中发展表演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剧本创编中帮助幼师生了解与反思儿童的心理和审美追求,创新儿童戏剧教育模式,重视戏剧教育的过程,而不过于看重戏剧的演出效果,这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幼师生综合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绘本皮影综合教学能促进幼师生方法处理能力的实践运用

  幼师生专业课须掌握的各大领域教育实践能力可通过绘本皮影戏主题形式进行展现和提高,在编排绘本剧的过程中渗透幼师生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等,皮影剧目产生前,绘本主题的选择、剧本改编、角色设计与制作、背景乐编辑和舞台的布置等,排练演出之后推文的撰写、配图、发布及总结等形成幼师生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

  (三)有效提高幼师生社会能力

  皮影剧目的完成需要一个学习团体,在这个团队中,有同学、师生之间和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了达到合作与共赢,要求较高的沟通技巧和经验,从中锻炼学生的决策与自我控制能力、适应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等。

  (四)与幼儿园课程活动无缝对接

  绘本皮影综合教学能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课程相对接,为未来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打好基础,甚至可作为幼儿园课程。我校皮影团队成员多次受邀到幼教机构表演绘本皮影剧目《你看起来很好吃》《西游记》《三只小猪》等,并进行课程推广和指导。开展此类公益活动,树立幼师生立德树人的基本思想和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体现本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更促进了中华优秀的传统艺术走进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引领未来幼师的课程建设意识,提升其核心素养,拓宽文化传承与自信的有效途径。

  三、绘本皮影综合课对幼师生专业职业能力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整合学前教育专业各课程资源,形成相应课程体系

  皮影戏整合课程培养学前教师对绘本剧创造的积极性,并搭建一个绘本剧剧场,让幼师生整体、系统地理解美术学科的造型、色彩、表现与欣赏,将绘本和美术、音乐、表演等结合起来进行创编,把故事、绘本中平面的人物、角色制作成会表演的影戏,并学习运用影戏进行讲故事、演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绘本故事主题,绘本皮影戏续编也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透过戏剧游戏、绘本剧场把皮影戏立体化,发挥皮影戏教育的最大潜能。这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幼师生综合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前,我校皮影工作坊实训室以皮影为载体与美术课整合,主要开设皮影艺术审美、皮影造型、图案纹样设计运用、皮影影偶设计制作、皮影版画、皮影影偶手工制作等系列主题内容。高年级的绘本皮影剧目创编与表演,与幼儿文学等其他学科整合,包括皮影戏剧目的选题,对绘本或幼儿故事的剧本改编、角色设定与制作、台词的提炼,多媒体的运用,影偶操作指导和练习等。通过系列教学,以绘本《老鼠嫁女》为主题,课后作业展现出不同表现手法和风格多样的美术作品,包括线描、刮画、色彩装饰画、单色和套色剪纸,漏印版画表现出来的画面,也有用黏土、剪贴等手工方式制作的美术作品,更有结合皮影制作方式,制作出可活动的《老鼠嫁女》手工立体绘本,这可以说涵盖了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前期的这些美术活动,为后期本主题皮影戏的创编与表演也打下了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整体认识美术课程,特别是美术与其他领域的紧密联系。这种多领域的综合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分学科教学所带来的片面性弊端,激发主动学习热情。

  (二)构建教师科研团队

  吸纳相关学科教师或幼教师资力量,形成教师团队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领域教师合作共同体的工作效率,这样更能促进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扩大教师合作团体的影响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组建学生皮影社团,构建“老带新”的学生团队合作模式

  发挥社团在学校中的纽带作用,学校可以成立皮影艺术社团,引导高年级带低年级,展现学生的教育实习能力,这种“老带新”的小导师团队模式是完成绘本皮影剧目各项任务的重要人才储备模式。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幼师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老带新”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导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自我成长和完善。

  (四)增设绘本皮影剧选修课程,提高幼儿教师的戏剧教育能力,实现幼教岗位对接

  幼师生是要为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服务,倡导通过游戏、戏剧的表现方式启蒙幼儿认知。绘本皮影选修课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融合专业技能,并与今后的就业相接轨的平台。增设皮影选修,培养出一批能独立开展绘本剧教学的师资力量,通过组织、协调,有效重组并合理运用各科知识技能,师幼、家长进行有效互动,显现幼师生的职业能力,成为未来幼教队伍中的骨干。应注意的是,教师应注重综合课程的过程性、多元性、自主性考评。另外,开展校园影剧展演和比赛,让学生提前参与儿童戏剧教育活动中。学校定期举办影偶的设计比赛,可突破传统影偶造型,广泛地吸收各种题材来设计影偶,鼓励创编不同风格、展示丰富多元的影偶作品。开展戏剧课堂讲座,普及有关知识和技能,让未来幼师们对儿童戏剧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增强融会贯通、综合实践的能力。

  可见,学前教育专业绘本与皮影戏整合,依托美术课程创新教学,搭建美术、语言、音乐等多领域知识贯通和技能运用上的桥梁,以游戏活动和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均衡发展,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促进皮影艺术活态传承。因此,把传统的皮影戏植入学前教育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幼教及儿童偶戏教育队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在学前教育领域积极推广。

  (责任编辑:张贵志)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彭丽,武锋强.“动静结合”——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皮影校本课程的研究[J].美术大观,2018(03):154-155.

  [3]徐俊教育戏剧—基础教育的明日之星[J].基础教育,2011(3):68-74.

  [4]宋靖博.从造型表现论皮影艺术与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某种关聯[D].中国美术学院,2016.

  [5]周梅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探析——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J].高教论坛,2017(02):90-95.

  [6]张金梅.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范式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02):92-100.

  基金:2019四川幼专校级课题“绘本皮影整合课对幼师生职业能力建设的影响探究”,编号:SLB201905;2019年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创造性戏剧融入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实施探索”,编号: CECER-2019-B13;2019绵阳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双创”为导向的高职学前美术课程创新互动研究,编号:MZJYB3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