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永远的温暖;半床棉被
长征途中“半床棉被”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给老百姓的人。国家艺术基金独幕剧《永远的温暖》就是以剧目形式再次演绎这一经典故事。《永远的温暖》成功立项后,项目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把它纳入学院重点工作规划,指派科研处(重点项目办)全程进行指导,督查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議进行整体推进。项目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攻坚克难,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永远的温暖》剧本修改、排练、演出任务,成功结项,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精心打磨,加工修改提高
《永远的温暖》是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老师翟清任编剧、导演,主要由学院在校学生、老师完成演出。为了提升剧本的理论深度,更好还原特殊年代故事,剧组成员通过实地采风、召开专家座谈会等形式,丰富剧本细节与人物立体度,按时、按质按量地稳步提升剧本质量。在专家的指导之下,灯光、服装、道具、舞美、音乐、化妆等环节也进一步打磨提升。在演员阵容上,为了维持演员队伍的稳定,除了学生演员之外,还加入了两名专业的表演老师,进一步提高了演出的质量。参演的所有师生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周末的休息,不辞辛劳进行剧目的打磨提质工作。
2018年成功立项国家艺术基金后,《永远的温暖》剧组在剧本修改、学员挑选、排练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策划,力求完美。同时还召开了三次专家研讨会,认真听取专家们的建议。2018年4月27日,针对《永远的温暖》的二次创作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邀请获国务院津贴的湘剧大家贺小汉老师和湖南艺术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对剧本内容结构进行讨论。各位专家针对《永远的温暖》的剧本结构、角色扮演、情节展开、故事背景、道具、音乐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何维导演和贺小汉老师均提出,剧情可以增加一幕前情,展示红军女战士是如何与徐解秀夫妻相遇的,并进一步凸显戏剧矛盾冲突;这样可视化效果更强,人物的形象会更加丰满,也让观众能够更快理解剧情。艺术研究院邹世毅院长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采风经历,针对剧中出现的音乐元素与道具布景,提出要更好地融合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沙洲瑶族村的民族元素,使用瑶族小调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布帕、头巾、火煻、吊锅等,全面营造少数民族特色氛围。9月12号下午,针对创作演出进行第三次专家研讨会。享受国务院津贴国家一级导演吴月英、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卢珉主任、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章华、副院长杨向东等对舞美、灯光、化妆、造型、音乐、道具、调度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如音乐方面为徐解秀、红军战士中的大姐设计人物主题音乐,小红辣椒这一富有湖湘特色的道具加入剧中体现“温暖”的主调。舞台要调度地调整更能突出军民鱼水情。
二、实地采风,重走长征路
2018年8月16日至19日,《永远的温暖》剧组全体演职人员,赴故事发生地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进行实地采风,切实了解风土人情。全体成员重走长征路,参观红色历史纪念馆,实地探访徐解秀故居,了解当地民俗、民风、民居、服饰、语言及生活劳作习惯,力求最大程度还原故事当年的风貌;并与当地宣传部门及民族民俗专家开展座谈会,他们对故事细节、人物原型设计、舞台布景、服装服饰等进行专业分析且提出修改意见。8月18日上午,剧组委托汝城县委宣传部召开座谈会,汝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英燕主持会议,县纪委常务副书记何珍良、县史志办副主任何艳云,县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小奴、县民族传统协会会长侯冬秀等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了研讨。与会专家对《永远的温暖》的历史价值、社会意义与艺术表现做出了充分肯定,针对具体的历史细节做了详细的解答,例如作为党史专家的何艳云详细估算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初冬而不是隆冬,建议本剧演员的穿着与当时的气候相符,所穿服饰、鞋子都要在符合当时待定历史情况。民俗文化专家何小奴介绍了汝城当地瑶族的饮食起居习惯,针对台词进行分析,加入了汝城瑶族当地方言,力求在各个细节上真实还原。服饰专家侯冬秀为多部影视作品、戏剧作品设计过服饰,拥有丰富经验,针对汝城瑶族的服饰特点,为红军战士及瑶族妇女徐解秀及其丈夫朱兰芳设计了符合人物性格的服饰及配饰,使历史细节经得起推敲与观众的检验。当地民俗专家在分析了剧本的台词之后,提出修改意见,演员用方言演出不具有操作性;但是可以在人物台词中融入当地方言的语言习惯,例如把剧中徐解秀的儿子虎伢子改成虎崽,喝水统一改成呷水,徐解秀在哄孩子时的摇篮曲也改成了当地瑶族的小调等。当地服饰专家侯冬秀提出人物服饰应该体现当地瑶族的特点,侯冬秀所展示当地瑶族服饰样式与特殊服饰(头巾、布帕)的穿着方法,力求在艺术性和真实性上达到有机统一,使舞美力求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
三、剧目公演,传播红色文化
自项目立项起,《永远的温暖》就积极寻求不同的途径进行传播交流,充分发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场的主阵地作用,向在校师生进行公演;同时与学院所在的长沙县相关部门联系,实现文化社会服务功能,向社会免费开放剧场,向民众展演剧目,弘扬向善向上的红色文化。自2018年4月下旬起,《永远的温暖》一共公演了11场,其中9场在高校,2场在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专场(网络现场直播观看人数达80775人),累计观众人数超过 87275人,社会反响很好。
《永远的温暖》的创作初衷是作为学院教学剧目,所有参与的演职人员都是在校师生。因此,根据自身特点,传播交流展演的主要阵地还是立足于高校,希望能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剧目向青年人传达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了解历史、追忆先烈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永远的温暖》为了扩大艺术传播的影响,积极申报参与各项赛事与展演;期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将红色文化经典传播开去,让更多的人能在红色题材的艺术创作中感受党的光荣传统,在思想上接受洗礼,并内化为外在行动。2018年5月3日,《永远的温暖》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精品作品奖。9月,经专家评审,《永远的温暖》从近3年湖南省160多个新创现实小戏小品中脱颖而出,作为25台精品小戏之一参与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展演,与全省各大专业戏剧院团同台竞技,角逐湖南小戏的最高奖——田汉小剧目奖。展演中,《永远的温暖》在观众场、评委场的演出,以及现场网络直播的反馈中,都获得了好评。2018年,《永远的温暖》成功立项湖南省文化综合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四、剧目评价
《永远的温暖》以小见大,从半条被子切入,展现共产党人的一心为民的军民鱼水情,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是一部不显山、不露水、育人于无形的红色文艺作品。
在《永远的温暖》中,徐解秀的丈夫看起来似乎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但他却静静地待在寒冷的屋外,给红军士兵腾出了家里唯一被稻草覆盖的床,而自己却一整夜都在外面的干草堆里挨冻。第二天早上,为了让红军战士不挨冻,他早早生好了炭火,然后悄悄地抱着孩子,让徐解秀为战士们张罗早餐。他的一切行动都表明了他对红军战士的爱护之情。通过一系列动作让人物的品行都得到了诠释,让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观众也更容易产生強烈的共鸣。除了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朴实外,还力求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生活,再加以艺术的手段进行修饰。舞台上的布置都是结合农村生活特点来塑造的,比如铺满稻草的床、破旧的衣服、桌子和碳炉。然后借助LED背景屏幕和新媒体,形象地展示了沙洲瑶村的村貌和主人公贫困的生活环境,更好地塑造了徐解秀夫妇以及红军士兵的形象,巧妙地对戏剧进行表现,并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此外,该剧还在服装和音乐选择过程中融合了湖湘元素,揭示了一种朝气蓬勃的民族文化。音乐是曲目中情感的最佳体现,这套曲目包括清澈甜美的湖南生态瑶歌,可以让人感受到瑶歌的柔情、朴实和热情,感受到瑶乡的宁静与美丽。
以国务院津贴的湘剧大家贺小汉为代表的专家们认为,《永远的温暖》在题材上聚焦红色基因,歌颂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深,利用震撼人心的文艺方式演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11场展演中,观众反响热烈;其中9场展演是在高校,大学生观众占大部分。剧目展演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戏剧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革命年代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早期共产党人、红军战士们为理想、为胜利而直面困难,直面牺牲的崇高精神,比普通的说教形式更易接受,更有教育意义。学生们被剧中的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永远的温暖》从立项起,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从专家研讨会、采风活动、演出活动到获奖都得到了当地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跟踪报道。湖南教育电视台、郴州日报、永州日报、中国文化报以及华声在线、红网、星辰在线、汝城新闻网等相继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湖南省第六届艺术节上展演时进行了现场网络直播,利用时下年轻人关注度高的新闻客户端如ZAKER以及众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相关宣传资料,扩大红色文艺作品影响力。
五、剧目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项目《永远的温暖》执行日期是2018年1月到11月底,在10个月的时间内,全体剧组演职人员度过了非常紧张、忙碌、充实的日子,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收获了诸多荣誉,但仍然存在着不足:
一是演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永远的温暖》演员大部分是学生,将一个学生从青涩的演技引导成演艺娴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使学生熟悉角色上出演需要较长时间打磨,往往学生能达到这一程度时,也是学生毕业离校之时,所以演员团队的稳定性一直困扰着《永远的温暖》剧组。
二是观看剧目的观众群体面广度不够。《永远的温暖》主要在高校的剧场进行公演,观众的受众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受众面还可以更为宽广。
三是《永远的温暖》舞美是写实的,而景片大、小道具繁多,给外出演出带来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支持下,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一是将本剧目纳入教学剧目。全体表演老师都要投入排练,随时能上台演出。在创新人才培养、尖子生培养方面作为排演突破口,表演专业学生搭建表演学生团队,分成A、B组;以老带新,甄别选拔,表现突出的才能进行舞台展示;遇特殊情况时,老师也与学生同台竞技,教学相长,师生共赢。二是将此剧目作为剧目驱动教学改革的范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走出一条“以剧目带动教学、以创作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舞台检验教学”的表演人才培养路子。三是独幕剧《永远的温暖》已作为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经典教学案例。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开展艺术下基层、进社区活动。剧组已经与汝城县接洽,期望能将本剧搬上故事发生地的群众舞台,接受“半条被子”家乡人民的检阅。与各社区文化站接洽,将小戏送入社区,让更广大的民众感受来自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小戏的魅力。五是整理归纳总结,出版《剧目驱动教学案例——独幕剧<永远的温暖>》并附录演出剧照、录像光碟。
(责任编辑:伍益中)
参考文献:
[1]谢一荣.学习"半条被子"精神 坚守纪检监察人的初心和使命[J]. 衡阳通讯, 2019, (6).
[2]周新娟.传承理想信念的永恒温度——《永远的温暖》编创手记[J].艺海, 2019, (1).
[3]李晓蓉.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以遵义长征红色文化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2).
[4]胡娅丽.红军长征贵州途经地口头文化——当下红色文化价值建构不可或缺的一隅[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4).
[5]王守花,李晓兰.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长征精神为例[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 (8).
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影视表演专业的剧目驱动教学实践探索研究》(编号16YBA305)阶段性研究成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