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自先生创作的《玫瑰三愿》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在中国音乐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首作品不仅对我国今后的音乐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在我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方面也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黄自;玫瑰三愿;演唱
一、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
1.创作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期,正处于动荡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之后,一批中国音乐家奔赴欧美各国留学。受到当时新文化运动以及异域文化影响,中国文化界掀起了探索新音乐风格和题材的潮流,一些从国外留学回国的音乐家们开始进行艺术歌曲创作,通过引用一些欧洲成熟的作曲技术,打破中国传统单音体系的创作手法,逐渐向和声、复调等多声部音乐创作靠拢。这时期全国兴起创建音乐社团等机构的浪潮,音乐刊物开始大量发行,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也开始出现新的生机,为中国近代音乐化建设等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30年代那些留洋归来的音乐家们先后登上中国乐坛,其中黄自正是当时音乐创作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
2.黄自的经历和创作特征
黄自,字今吾,出生于1904年。从小在家庭影响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在小学、中学先后学习演唱、钢琴、单簧管,以及和声。1924年至1928年先后在美国欧柏林艺术与科学院、欧柏林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929年从学校毕业,同年回国后在上海国立音专教授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期间创作大量作品。
由于当年中国还不具备自己的管弦乐队等客观原因,所以偏重于声乐作品创作。其中,黄自最擅长的是艺术歌曲创作。什么是艺术歌曲?说到艺术歌曲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欧洲。根据考证,这个术语似乎是从德国利德(Lied)翻译过来。艺术歌曲是一种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音乐体裁,以知名诗歌为歌词,着重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它多以独唱形式出现,演唱者必须具备音乐表演、语言表达、声音控制三方面综合运用来完成。黄自的艺术歌曲一方面繼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旋法特点,吸收运用民间音乐、古代歌曲的旋律音调,化作与歌词内容、感情相适应的自己的音乐语言;另一方面在合唱和钢琴伴奏的和声、复调运用当中,对西方作曲技法进行民族化实验,使之具有中国风格特点,与作品所表现的感情、意境相吻合。音乐作品整体具有结构布局严谨、层次清晰,旋律流畅、技法简练、色彩丰富的特点,《玫瑰三愿》正是其中的代表。《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淞沪之战后,是一首由钢琴伴奏、小提琴协奏的抒情独唱艺术歌曲,由著名词作家龙七填词。据说龙七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期间,无意间看到玫瑰凋谢,心生伤感,所以写下《玫瑰三愿》,黄自为他的这首诗谱曲。作品形象描绘一位不屈服于命运安排、憧憬美好未来的孱弱女子形象,反映爱国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担忧和愤怒之情。
二、《玫瑰三愿》创作分析
《玫瑰三愿》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具有黄自强烈的个人风格特点,歌词雅致细腻,是当今众多声乐艺术家的保留作品,以下将对作品的创作特征进行诠释。
这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结构作品,旋律分为A、B两个乐段。
A乐段主要是由“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两句歌词构成E大调叙事性段落,音乐明朗宁静。前两小节由钢琴奏出歌曲主题旋律,也把听者们带入音乐情境中,起到铺垫音乐情绪的作用,通过使用七和弦离调创造音乐氛围。第一句中,为了描绘出玫瑰花开时的秀丽场景,使用 “IV7—II7—I7—IV—I—V”的和弦走向,产生对花朵的欣赏和怜爱。接着乐曲用导七和弦作为背景,以“I—IV—V—I”为走向,引导第二个乐句出现,并配合高、低声部一同聚集级进进行,使情绪瞬间转变,犹如玫瑰的即将凋谢。
B乐段主要由一系列排比句歌词组成的玫瑰花的三个愿望。这里在钢琴的伴奏部分采用三连音和琶音的演奏方式进B段,接着很快转到 #c小调上,营造热切的情绪。这三个排比句的和声结构为“VI—II”“V—I”“V7—VI”,均表现出从属和弦向主和弦归位的递进特征。在旋律上,最高音“e2—#d2—#g2”的走向和旋律低音“#g1—#d2—#g2”,以及演唱力度变化 “从中强到弱再到强”都一步步推进音乐情绪,最后以和声结构“V13—I”结束。
三、作品演唱技巧处理
1.情感表达
情感是演唱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表演将失去其灵魂。因此,在使用一定技巧的基础上饱含深情的演唱才是对歌曲最大的致敬。
乐曲整体速度标记为行板,属于中慢板范畴,可见整首乐曲在演唱时怀着深沉、温柔、哀伤的气氛,情绪不可过于欢乐。在演唱时可以想象花园中玫瑰花盛开的美景,以缓慢的语调开始第一句。乐曲第一段曲调温婉,力度标记为p,所以“玫瑰花”一词应该轻声唱,饱含对玫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二句力度标记为mp,语气要比第一句稍强,语气也更加坚定,感情同样也比第一句强烈。这时要想象站在玫瑰花的面前赞美它的样子,一边饱含深情,同时又怕打扰它,因此又格外小心翼翼。其中第二句结尾的“栏”字要唱出感叹的情绪最后回到原速上,结束乐段。
第二乐段由三个“我愿”组成的排比句,第一句“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开头就标记了“急迫”的表情记号,并标记了mf的力度记号,因此在演唱时要对语气进行加强,情绪也要有所转移,表达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憎恨。需要注意句中三个消极词语的表达,在演唱时可以稍稍突出强调。特别是在唱“吹打”是要表现出对风雨打落花朵的哀伤,以及为它许愿的乞求,使观众为之同情。第二句“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时,应唱出花朵被保护的怜悯之心,这句的力度记号为p,因此要比前一句温柔,情感更加细腻,表达对游客莫攀摘的请求。演唱时“爱”字时值较长,将声音慢慢渐强推出。第三句“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也是情感表达的高峰。这里在演唱时力度回到f,在“红颜”一词上还标记了“温柔”的表情术语,可见这里是对心中幻想的山花烂漫、玫瑰永留存的渴望之心,与之前的心境完全不同,因此演唱时也是最饱含希望的部分,唱完要稍为停顿,为迎接下句许愿的目的做铺垫。最后一句“好叫我留住芳华”在前一句的停顿之后以缓慢的速度唱出,力度回到p,与“不凋谢”相呼应,因此该句演唱时需要控制气息,轻柔收尾。
2.语言和句法处理
在演唱《玫瑰三愿》时要正确把握吐字咬字和乐句划分。歌词方面,各句歌词主要结束在“a”的开口音上,表现出明显的“直出无收”的字音特征,需要我们进行细致处理。演唱时可以在高音之前打开咽壁共鸣腔,拉长字腹音,再渐渐增大鼻腔共鸣。此外,在演唱时要遵循歌词韵脚和主旨,并运用气息控制划分乐段,尤其是三个愿望的部分,既可以在“我愿那”处停顿,也可以在后面的动词处停顿,不论何种方式进行,都要清楚表达思想内涵,打动自己和听者内心。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李岩峰.中国文化视野下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创作释读.音乐创作,2017(12).
[2]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
[3]王蓓,李月海子.浅谈诗意的歌词——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艺术处理.甘肃社会科学,2011(5).
[4]王耀华.音乐·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回响.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5).
[5]陈晓霞.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二度创作刍议.音乐创作,2017(11).
[6] 黄文静.浅谈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北方音乐,2019(10).
[7] 张楚.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分析.黄河之声,2019(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