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西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还相对落后。如何将山西本土文化、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融入本科教学,提升课堂质量,使艺术类本科课程更具实践价值,同时基于高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助力山西文旅发展,是当下艺术类教学改革中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文旅纪念品;本科教学;山西文创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山西文化旅游业的重视与推介,山西接待的境内外游客逐年递增。但从政府发布的旅游业数据分析来看,游客的消费主要集中于门票、住宿、交通等收入,文化旅游纪念品等附加收入微乎其微,尚未被纳入统计。相对于国内外城市及景点,如故宫文创、厦门鼓浪屿文创产品为景点带来的高附加值收入,山西的文化旅游纪念品研发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依据目前山西设计行业现状分析,笔者认为,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融入本科教学中,发动本科教学资源联动生产商、设计企业与景点等,实现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实现文旅相关文创产品研发的创新性及持续性。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本科教学中诸多问题,提升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提升其文化自信。
将山西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实现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发,笔者梳理并分析艺术类本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理清教学方法与思路,从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实践的教学改革。
一、改变教学思路,将中国传统文化、山西地域文化融入课堂
艺术类本科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理念落后、照本宣科、与市场脱节的现象较为多见。同时,部分大学生生活被大量的网络信息、娱乐软件所占据,对于课堂内容缺乏兴趣,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不甚了解。就山西来说,山西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中蕴藏了极其丰富的宝藏,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其知之甚少。从学生心理来讲,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有技巧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找到学生兴趣点,不能教条或过于呆板。第一,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其真正认识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需要抓住他们所关注的热点。例如,可以从当下流行的“国潮”风格入手,敦煌博物馆曾将印有飞天图案及王一博名字的滑板送给王一博,在微博的阅读量达到了4.4亿,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偶像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当下的“国潮”风格,再延展到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容易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通过艺术考察实地调研引发学生关注。山西地上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学生通过网络的了解并不能产生深刻的感受。需要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带领学生走入历史悠久的庙宇,亲身感受保留千年仍然生动传神的彩塑、壁画。走入“非遗”传承人的家中,动手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才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主动性。第三,通过传统文化导入,依据课堂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并结合东西方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性产品。例如,在图案设计类的艺术课程中,在对图案调研方法及图案设计元素提取方法讲解的基础上,可以将研究点引到山西传统纹样上。同时引导学生将山西传统元素与西方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用西方的设计手法设计出独具山西传统文化神韵的东西,着力提升其设计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伦理教义得到传承与传播。第四,将成功的文创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如故宫文创年收入15亿元,以故宫文创发展的脉络为案例,带领学生探究其文化衍生品设计背后的商业价值。让学生将设计与市场概念进行关联,将课堂学习与商业价值进行关联,从而从就业、创业、职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及教学实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论相结合,在不断的探索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跨越。
二、提升教學方法,导入科学研究思路,让设计“言之有物”
艺术类教学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在以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本科生对于课堂实践的部分,常常只是在网上寻找设计资源。大部分学生过多依赖“百度”等网络平台,对于设计资料是否真实、是否严谨并不过多思考。甚至有的同学会存在抄袭网络素材的问题,生搬硬套,这就使课堂实践失去了意义。针对很多学生缺乏独立学习及调研能力的问题,我们应当将科学研究的一些思路引入本科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术调研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设定研究主题,如山西晋商大院民居砖石雕纹样、五台山、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进行文献搜索和资料收集;通过实地探访省内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寻找设计资料;通过省市图书馆,寻找书籍资源;通过对专家、非遗传承人的采访获得一手资料等等,完成文献研究、资料整理、文字记载、纹样提取等工作。设计是一种语言,设计的表达需要“言之有物”。这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有利于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其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能力,使学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在夯实的调研基础上,融合课堂理论知识所产生的设计成果才是较为严谨、经得起推敲的设计。在未来教学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时,方可经得起市场考验。
三、突破传统模式,将课堂成果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产品
目前的艺术类本科教学缺乏以市场导向的观念,课堂教学成果仍然只是“作业”。教与学依照传统的模式,教学成果无法得到检测。所以,笔者认为要改变该现状,第一步需要学生学习市场调研方法,建立市场调研习惯。在专业课程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针对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及客户消费心理有目的地进行调研分析及设计。确定市场目标,使学生的设计更符合市场需求,更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例如在课堂中设立平遥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纪念品为研究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地探访、建立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对于市场现有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反应及心理预期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得到设计结果之后,协助学生建立商区内的销售渠道或者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实际销售,来验证其设计理念及成果。培养本科生市场调研习惯、通过设计产品的市场反应来反哺教学的改革,形成良性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循环。第二步,将社会实际的设计项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实际社会项目为驱动,更有利于针对艺术类课程的诸多问题进行强有力的课堂改革。如笔者所负责的本科生课程,近几年不断与山西地域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项目所结合,曾在教学中结合自有品牌“山西故事”,通过已经签约的平遥故宫文创中心、山西西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如石文五台山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为渠道,将实际的设计项目引入本科教学课堂,带领学生设计研发了五台山吉祥物IP形象、永乐宫文化旅游纪念品、山西省博物院文化衍生品等一系列文化旅游纪念产品,并对设计出的产品进行了实际的市场化包装与推广,通过企业合作进行宣传与销售。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在对设计目标学术调研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设计出了诸多符合山西地域文化特色的且贴近生活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实际的设计案例与课堂相结合,使设计类的课程、课堂的教学成果不再仅仅是“作业”,而产生了一定的市场与商业价值。
山西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了诸多艺术类本科教学的现有问题,为以实践为目的的艺术类课程赋予真正的市场意义与价值。教学的改革与提升使本科生的设计真正从课堂走向消费者,走向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这种融入山西地域文化、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研发项目,能够提升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促进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与市场衔接,对于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郝雅莉,熊涛涛.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6).
[2]郑昕怡.本科教学视角下的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探索与审美实践研究[J].知识文库,2018(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