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其昌作为明代集一身才华为代表的绘画大师,禅学思想的提出,并且在山水画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禅学思想在山水画中的具体体现,用笔墨勾勒出山水的意象,在具体的物象中表达出禅学思想。董其昌山水画中禅学思想在山水画创作中起关键作用,它是整幅画的灵魂所在,观画并不是看表面的物象。而是我们在观看这幅作品时,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人物,也就体会到时间和空间交融的不同感受。
关键词:董其昌;山水画;禅学
一、概论
董其昌是中国近四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书画鉴定遗论。董其昌,字玄宰,号香光、香光居士。他出生贫寒,最初做私塾先生,收入微薄。但董其昌好学和聪慧,很快就得到当地文化绅士的注意了,而因此获得人脉和经济上的援助。其实董其昌是家道中落,他的远祖在北宋做官,北宋灭亡后从开封南迁到上海,所以说他的家族关系是不能够忽视的,同时也为他成长铺垫了最初的道路。董其昌最初无心于科考,但有一次友人拿着未画的扇纸让其作画,他的父亲当众撕毁并和董其昌大吵一架,这让董其昌感触颇深。从那以后开始了科考之路,但并不是太顺利。 董其昌一直都在坚持着科考之路,他始终相信会自己会创出一番天地来。
后来董其昌表现出对禅学的兴趣,这可能受益于陆树声的启发,参禅使他开始变得淡薄起来,逐渐适应了他以前所厌恶的科举考试。董其昌对禅的领悟很快得到证实,体现在文章的写作方面,并且很快通过科举考试,开启仕途之旅。但他因护送师灵柩南归,错过在馆学习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样长途又长期的旅行,等他再次归来时,和他当初一样官位的人都已升官。不就董其昌被授予散馆,所谓散馆,就是庶吉士学员经过考试合格后,暂时还没有获得职位的安排,对其的一种称呼。董其昌在曲折的谋职努力和不停的变换工作中,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收藏古代书画名迹的一个高峰。1985年对董其昌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份,出任了皇长子讲读官,到此为止董其昌的仕途不再落后于之前的人了。但在仅仅六个月后又突遭流放,这可能与当时复杂的政治情况有关。董其昌在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第一次踏上返乡的道路,同时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凭借着多年的做官经历积攒了人脉和财富,这都为他返乡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董其昌的禅学思想为他的一生增添色彩。回顾董其昌的一生还是比较圆满的,他躲过了多次的政治变动,都能够保全自己,在仕途上越走越高,同时是清朝山水画的关键人物,给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自己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二、董其昌禅学山水画风的来源与表达
1禅学思想的传达
禅,是禅那的简称,为“静中思虑”和“思维修”的意思,一般在佛教中也叫“禅定”,即心静别无他想,对于身外之事不会过多的关心,达到真正的忘我境界。道家讲究的是无,佛教讲究的是空,禅学既讲究空又讲究无。禅宗是佛教中的文化产物,佛教是从东汉永平年间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一直流传至今。
董其昌的思想先后受过儒、 道、 禅的影响,这些皆在他的生活、 为官,乃至艺术理论方面有所体现。董其昌的处事态度比较通达。董其昌生活的时代,正是晚明禅风盛行的时期,他深受这股禅风的影响,不断的参禅悟道,禅学已经形成董其昌思想中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体。他还遵循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参加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虽然这条道路是坎坷的,经历过很多。但董其昌凭借着自己的思想在多次的政治混乱中保全了自己,而且还升官晋职,身居高位。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就决定了他的成与败。艺术讲究情感,只有在艺术品中情感的投入,才能使得作品充满生机和活力。
2禅学思想在笔墨中的表达
董其昌在接近艺术时最先学习的是书法,讲究以书入画,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行笔徐徐向前,不急不慢,但落笔肯定讲究势的变化。他认为“笔”是由艺术家精神所主宰的。这些东西都体现在他的绘画创作中,但精神也分消极精神和积极精神,消极的精神会带来“信笔”。针对这个问题,董其昌提出:“做书需提起笔,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有人或许觉得写字和画画是俩件事并无太多的联系,毕竟是表现俩个不同的主体物。但真正上并不是这样,从我第一次接触画画时,老师就开始强调写字的重要性,因为他会体现在你绘画的用笔上。这其实是很重要的。
董其昌山水画用笔灵活,转折灵动,徐徐向前,不急不慢。这是我去年去上海看董其昌画展,从他的画中所感受到的。董其昌的山水画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整幅画面简简单单,干净利落,搓擦点染错落有致。墨色层次分明,皴出的山石温润如玉,但又不失山石的挺拔,画面的空间结构明确。他的山水画就如一杯好茶,需要慢慢品味,然后慢慢回想其味道。
3禅学思想对境界的影响
构图是古人一直所强调的,董其昌在学习古人的绘画构图时,同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绘画构图,他的山水画构图中讲究“势”的变化。这或许跟山水画 的气势磅礴有关。董其昌的临摹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与原作相像,而是带着他对某位大师的理解和想象中加以临摹的,以古代大师为契机加以创作。这同时也是我们学生临摹大师名作所缺乏的思想,只是一味的照葫芦画瓢。这也是为什么董其昌对一件作品的临摹产生不同的效果。山水画中最主要的是皴法,皴法的不同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效果。而董其昌在总结山水画模式的过程中,对笔法和笔迹结构的关注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画是人对自然界万物的思考,同时也是人超越自我的表现,有人说观看一幅山水画要做到“饱游”和“卧看”,把自己想象成所看山水画中的人物,深入到里面去游览。在早期的山水画并不是描绘简单山水,而是描绘的是大的宇宙万物呢!
境界是山水画中的一种精神所在。而这种精神的来源则是董其昌的禅学思想。画家运用个性的笔墨和有意象的形,通过构图的模式在画纸上加以表达出來,虽然我们通过肉眼看出的是对景物的描绘,实际上是画家思想精神的描绘。在这里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或许这就是正所谓的寄情山水。这些画家们通过追求山水的境界与禅境完美的结合,追求自然界的高山流水。
三、董其昌禅学山水画风对后世名家的影响
董其昌的山水画受禅学的影响,给人一种平淡和秀润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自然界的感觉,感受山川之美。他一崇高的社会威望和独特的艺术感受,对明清画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理论上,还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中。实际上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基本上全是继承董其昌的,从而形成清代画坛的三种趋势,第一种是以思”四王“为首的仿古派,这一派又分为娄东派和虞山派,是清代山水画中比较出名的一种画派。通俗点说就是全全继承董其昌的,并不加以改变。第二种是以遗民为中心的山水画,他们是在学习董其昌的基础上加以改变,这一派画家中多以董其昌的弟子为主。董其昌比较惜才,遇见志同道合的人就喜将自己珍藏的画赠与他人,这或与跟他的禅学思想有關。第三种精神状态是以石涛为首的革新派。石涛处处与董其昌唱反调,只要是董其昌的理论或者画作,他都加以反驳。
其次,明清之际禅学画家的代表是但当和尚,他是董其昌和陈继儒的学生,深受着俩位大师的真传。但当和尚的画风冷淡孤寂,更具有禅学的意味。
董其昌之后的三百年,对中国画坛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山水画史,明清之后董其昌是关键人物,他的关键在于山水画中融入了禅学思想,创造出一种独立的绘画风格。
如果一个艺术家能够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喜怒哀乐,那么这个艺术家必定要抛弃许多外在的物象,因为我们处在这个世上总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困扰,并不真正能够一心一意去干一件事情,更别说心无杂念投身于艺术绘画中。我们所画的东西必须是内心真正的感动,因为感动而创作,只有这样的艺术品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如果你不感动画什么都是冷漠的。我们可以通过思想和情感加以表达,董其昌的禅学思想就是他山水画创作的源泉,他的山水画给人一种空寂和冷清的感觉,这就跟他的禅学思想是有所关系的。任何一个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必须对社会还有人生要有思想,没有思想,表达是空壳,是空洞无物的。我想这是艺术品的生命力所在。
(责任编辑 ?牧鑫)
参考文献: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
蒲松年:《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陈辞:《董其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5
吴秋野:书画同源——董其昌.荣宝斋出版社,2015.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