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艺术实践育人机制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16930
姚岚

  〔摘 要〕艺术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常见类型,以艺术社团为主体,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中心,既是大学生培养的阵地,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凭借。针对当前艺术实践育人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从社团建设、实践活动、实践指导、实践考核等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社会实践;艺术实践;育人机制;公益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凸显,成为反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艺术实践是高校实践的主要类型之一,既有艺术的特性,也带有一般社会实践的共性,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公益思想的培育、健全人格的养成均有很好的作用。目前,艺术实践育人已经在很多高校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实践育人仍存在不少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没有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起有效的育人机制。

  ????一、高校艺术实践育人现状

  艺术实践是基于艺术的社会实践,其实践主体多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对艺术葆有兴趣、热忱的大学生。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社会实践环节以来,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术实践作为主要的实践类型,自然也获得相应的发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综合考察我国高校艺术实践育人的现状,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团队建设滞后。高校虽然拥有不少社團,但以艺术实践为中心的社团相对较少,一些艺术实践社团更是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以及活动规划,活动沦于形式,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其次,实践机会较少。艺术实践育人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活动是充分实现艺术实践育人目标的前提,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甚至一学年一次,影响了艺术实践育人的价值实现。再次,艺术实践缺乏指导。高校艺术实践活动在开展中存在无序化问题,很多实践活动沦为走过场,没有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学校指导工作的欠缺所导致。最后,实践活动考核力度不足。活动完成后,学校没有及时对实践活动的流程、结果进行考核,缺乏反馈机制,影响效能。

  二、高校艺术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策略

  (一)注重团体建设,铺平实践基础

  在高校实践育人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团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对艺术实践育人而言,艺术类社团则是育人的中坚。因此,在育人机制的构建中必须注重团体的建设,以团体活动能力的提升作为育人的关键。不少高校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较典型的便是“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作为湖南文理学院的骨干社团之一,是该校开展艺术实践育人活动的主要依靠,在艺术实践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自成立之初,便高度重视团体建设,并在组织、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就组织而言,“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采用的是扁平化组织,在社团主席、副主席下面设有多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包括对外联络部门、艺术实践活动部门、办公部门、艺术训练部门、宣传部门等,在艺术实践育人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为实践活动的开展铺平基础;其次,就制度而言,“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非常重视制度层面的建设,成立之初便制定了社团活动总章,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完善各部门制度体系,比如艺术实践活动部门制度,使社团的各项活动均在制度的引导与约束下开展,有效地避免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乱象;最后,就文化而言,“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坚持社会公益,以艺术交流、公益实践、服务社会为社团文化理念。

  (二)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实践机会

  在高校艺术实践育人机制中,实践活动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的载体,也是发挥艺术实践育人价值的工具,活动的类型是否丰富、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到艺术实践育人的效果。湖南文理学院“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非常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对实践活动进行了分类。一是常规性艺术实践活动。“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面向各类社会机构,如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农村文化站等,定向、定期开展各种文艺志愿服务,积极组织高校学生到广阔的社会领域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公益服务。二是拓展性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音乐公益组织的社会公益价值,“小音符”在活动开展中极为重视活动内容、活动范围的拓展,在着眼常德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更借助暑期实践等,将艺术文化、公益精神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比如湘西等,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惠及更多的社会大众。三是创新性活动。针对不同的受众,“小音符”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有着不同的创新,使活动更好地贴近社会需求。比如在针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小音符”成员将现代乐器与传统民间戏曲做了巧妙的融合,赋予音乐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好地实现了音乐公益的目标。

  (三)加强实践指导,提高实践效能

  如前所言,高校艺术实践育人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实践育人的实效。因此,必须从加强实践指导的角度出发,提升实践活动的效能,切实发挥艺术实践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长、社会公益意识培养中的作用。艺术实践育人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需要社团、高校以及社会机构参与其中,因而,实践指导也必须从此三者出发。首先,是做好社团内部指导。“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的主体成员为湖南文理学院音乐院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不少高年级学生已经有过社会公益经验,他们承担社团内部指导的主体责任,对初入社团的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其次,是加强学校指导。学校要发挥好辅导员、青年教师等在社团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辅导员可以跟随社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持活动纪律,监督检查活动的执行情况,使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在预定的轨道中开展。最后,要突出社会指导。艺术实践育人活动多在特定的社会机构举行,比如敬老院等,这些机构多具备文艺活动表演的经验,社会机构内部成员要与社团做好对接工作,合作完成艺术实践的流程,充分发挥好艺术实践在学生培养以及社会公益中的价值。

  (四)落实实践考核,增强实践能力

  在艺术实践育人的开展中,实践考核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实践考核一方面能够对艺术实践活动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促使活动主体更加重视活动的开展,不断规范、完善活动流程,从而提升活动效能;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发现、总结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小音符”音乐公益组织就非常看重实践活动的考核,组织内艺术实践育人考核机制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社团内部的考核机制,社团职能部门成员会根据活动的开展状况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并且在活动完结后,召开社团主要负责成员参与的考核会议,在反思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场地协调问题、艺术呈现问题、工作对接问题等,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对策;二是学校层面的考核工作,湖南文理学院为深入推进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了专门的考评机构,对不同的实践活动类型设置了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以及权重,采用量化的评分标准对社团实践活动进行等级排序,对得分靠前的社团予以表彰,并推送至湖南大学生优秀社团考评平台。

  结?语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常见类型,以艺术社团为主体,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中心,既是大学生培养的阵地,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凭借。针对当前艺术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从社团建设、实践活动、实践指导、实践考核等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同果,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文教资料,2006,(4):1-3.

  [2]张倩,朱佳樑.艺术类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37-38

  [3]张鹏.艺术类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梦想家”公益文化服务站为例[J].才智,2018(06):29

  [4]张玉山,宋慧颖.浅议艺术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J].教书育人.2006 (23):58-59

  【湖南文理学院2018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课题名称:实践创新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JGYB188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