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艺术“偶像”之基本特征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17026
白洁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何为艺术“偶像”,并结合巫术活动对艺术偶像的基本特征进行阐释,明晰艺术偶像的三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艺术偶像 特征

  “艺术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在语言文字出现前的原始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就是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进行的,这样的思想交流与表达方式所创造的形象性语言是具有象征性的,通感性的语言方式。“采用通感式的视觉和听觉等具有象征性的形象” 来表达,正是艺术思想表达的特征。思想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艺术思想是人类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最初的思维形式,因此,人类的思维是具有审美艺术性的。人们的艺术行为是人类表达思想的需要,“思想是可以看得见的”,看得见的艺术所表达的内容即人的思想内容。

  一、何为艺术“偶像”

  一种艺术语言的出现标志着艺术思想的形成,艺术语言是艺术思想的表达方式。艺术思想的表达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即艺术语言是多种多样的:诸如诗歌辞赋、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这其中,原始的巫术是人类最早的语言形式,是艺术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人类对自己思想表达的第一种方式。原始巫术信仰及巫术活动是伴随着古代先民们对自然的崇拜而开始的,大自然带给人们敬畏、恐惧之感,先民们对自然神进行顶礼膜拜,表达对自然的所求,希望得到想像中的力量的佑助,并产生了各种幻像,这幻像便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认为偶像的力量是无限的,偶像的力量可以使自然顺从人的意愿,佑助人们,使人类更好地繁衍生存下去。巫术作为艺术思想语言的一种,它运用了“偶像”进行表达。巫术模糊地表现“偶像”形象,这便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偶像” 是象征性的形象,它是采用通感式的视觉和听觉等集合而成的形象。

  二、艺术“偶像”的特征分析

  本文将结合巫术活动来阐述艺术偶像的基本特征。艺术“偶像”即具有通感式、象征性的听觉、视觉形象,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艺术偶像性别性和类别性的特征。艺术偶像具有的形象,有性别性和类别性的特征。在巫术进行的过程中,巫师在创造偶像形象时,会对偶像的性别性、类别性有个大概的形象体现。如流行于我国北部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原始舞蹈遗存——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萨满教起源于远古,萨满是萨满教巫师的通称,是氏族与部落的精神领袖,他们和灵魂沟通,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萨满地位崇高,因为他不但会击鼓甩铃,焚香祈祷,用满语吟唱神歌,和诸多的神灵交往,转达人的愿望,传达神的意志,有的还会摹拟各种神兽灵禽翩翩起舞,甚至会钻冰眼、跑火池子、喷火、跳树等各种神技,萨满能够讲解“乌车姑乌勒本”(“神龛上的故事”),即萨满教神话。这种神话充满了英雄主义,凝聚着族人的理想、愿望和憧憬,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实际上它是原始时期的氏族宪章。萨满不但在祭祀中扮演主角,而且往昔满族生活中的大事,如出征、打围、婚嫁、育子、送葬都要请萨满祈祷或举行一定仪式来求得神灵的庇佑。平时,萨满是氏族中普通的一员,不享受任何特殊礼遇,然而氏族或其成员罹难时,他是首当其冲的化导者,同时也是本氏族药师和女人育婴的保姆。古时候,部落酋长、氏族首领往往兼任萨满,而且多是女性。如神话中的他拉伊罕妈妈、史诗中的乌布西奔妈妈、传说话中的东海嘎忽坦河部落族女罕斯呼林都是威名四达的女首领,又是女萨满。后来,男萨满逐渐替代了女萨满,不过在祭祀中男萨满仍须穿上神裙,这是女萨满留下的历史标记,直到今天,有的满族姓氏仍有女萨满。今天的萨满(巫师)一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各种法术和技艺,有些还掌握登刀梯、舔烧红的烙铁等气功绝技。如锡伯族的萨满都要经过三年的学习,要上到十多米高的刀梯,并翻下来到稻草坑或麻绳网上,经历了这样的考验后,才能成为大家公认的萨满。

  这些对萨满所要求达到的技能,正是人们对偶像的幻想,萨满便成为了人们幻像的体现,是人们对偶像艺术想像的具体化。这种对偶像的想像是人们的艺术思想创作的成果,也就是艺术偶像。从对萨满的技能要求等,就可以确定人们想像的艺术偶像是有性别性和类别性的。

  2.艺术偶像有很强的动作性。艺术偶像具有很强的动作性,动作性是指艺术行为和其作品表现的悬念性。如萨满的传承,萨满传承不是世袭的,而是用各种奇特的方式鉴定其有无当萨满的资格,通过一段艰苦的学习和特定的考验仪式,才成为新萨满。这个过程是人们重新确定一个“偶像的具体化体现者”的过程。确定新的萨满有多种方式:老萨满用神验的方式来选定接替人。如黑龙江富裕县三家子乡的萨满年迈以后,想寻找接替人,便把族中男女青年聚于一室,男坐南炕,女坐北炕。老萨满焚香在两炕中间摇晃,一时香烟弥漫,谁被烟熏发抖,乃至昏晕,老萨满便选定他当接替人。孩童有病难治,其家长祈神保佑,并许愿如病愈则当萨满,侍候神祖,如孩童病愈,经族人同意,便可去学萨满。由族人推选,一般都推选几个品貌端正,口齿伶俐,敏慧好学的青年跟本姓萨满学,学习优者,并通过了考验,方成为新萨满。

  新萨满出现的过程所具有的艺术行为的动作性,充分体现在老萨满的摇晃焚香,被烟熏而发抖、昏晕的男女青年,以及久病不愈者因突然外出而神志清醒等等的表现之中。而确定新萨满的艺术行为过程之后的结果,却是带有极大的悬念性的,这个艺术作品的最终结局是每个人都在期待的,也是每个人所无法预知的结局。

  3.艺术偶像有规定情境。艺术偶像具有规定情境,“规定情境”是理想中的完美情境,是对现实的否定。常见的萨满服饰有神帽、神裙、七星褂、铜镜等。神帽上多有鸟形模型、各种骨珠以及铜镜、铜铃等饰物。神帽上铜镜代表日月星辰,帽顶的飞鸟象征其萨满在宇宙间自由振飞,成为沟通天穹和人类的中介。帽沿的五彩飘带象征着神鸟飞翔的双翅。骨饰有野猪牙、鹿角以及獐熊等脚掌骨。猪牙象征勇猛,鹿角象征长寿,獐熊骨则意味着驱魔除邪。有些望族大姓的萨满骨饰神衣重达百余斤。神裙代表云涛,七星褂象征星辰。而且,对各种不同的萨满祭祀有着不同的时间、地点、祭祀陈设和禁忌等等。

  以上的萨满服饰便是“规定情境”的一个组成方面,服饰以及装饰物的象征性是对情境的一种规定和象征性的再现,通感式地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综上所述,艺术偶像所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通过作为人类艺术思想形成标志的艺术行为——巫术(萨满)有充分体现。巫术是从远古至今一直存在的艺术思想表达的语言方式,它运用了人的艺术性体能来表达思想,是具有唯一性的,也正是当下艺术作品的语言方式。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须像巫术一样具备象征性、通感性以及视觉形象性,这样才能使作品不会沦为机械模式化的大工业产品而毫无生命力,艺术精品应给后世留有再创造的余地和无限的想像空间。

  (责任编辑:刘小红)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