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语境中,当代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我国艺术教育如何转变观念,寻求中外的差异化来推动其发展,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先阐述国外当代艺术教育的特点,通过寻找差异性,分析推动当代艺术教育全球化、差异化的策略。
[关键词]艺术教育 全球化 差异化
在科技、经济、文化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巨变,当代艺术教育也在不断地反思与完善。古今中外的艺术发展历程中,学院自产生后,教育出了许多的艺术家,然而学院派的教育却一直受着各方的质疑和批判。我国当代艺术教育当中,高等艺术教育承受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教育同社会脱轨,逐渐边缘化,不具备先进的思想性。而我国的大众当代艺术教育也不像国外那样普及,因此,我国的当代艺术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找到差异化,发展我国的薄弱便显得至关重要。
一、国外当代艺术教育
1、英国。英国高校的当代艺术教育对英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文化和社会背景、教育体制、师生资源方面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
英国的教育理念认为,文化教育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国家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力,因此也就十分重视对这些领域的投入。英国整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都在为学习和发展当代艺术的教育提供着资源和机会,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给年经艺术家更多的机会,达到双赢的结果。英国的当代艺术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艺术创作应当同当代社会密切相关,创作出的作品需要有内涵和社会价值,因此,在教育体制方面也就要求施行“量身定做”的方案,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空间,个体的需求和兴趣,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西方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因此学生在任何一个时段都形成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而师资团队中,不仅是关注一门学科,而是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信息,在宏观上引导学生对文化和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2、法国。法国的当代艺术教育在造型方面是十分独特的,认为教育的过程不是技术的传授,更多的是思想的扩散;需要在生活中感受艺术,在艺术中感受生活;造型艺术教育不断“边缘化”。在生活中注重艺术审美的培养、知识的补充、审美的提高、细节的把控,能够注重艺术研究创造成果的转化,能够根据社会不断的变化和需求而不断变更课程。
法国在艺术教育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当代艺术教育方面特色十分鲜明,不仅体制完善、模式新颖、课程实用,而且具有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往往能够传递给学生先进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以及人文思想,让学生在人文精神中体验情感和时尚。法国的当代艺术教育也十分注重生活情调的提高和灵感来源的广泛,善于在生活中进行创作。把在生活中的感悟、探索放在创作当中,使生活和艺术相通,提高社会的审美和艺术水平。法国当代艺术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边缘类学科的发展,使得艺术的范围、内涵、成果扩大,将非艺术领域当中的特点引入艺术领域,创造出更多的课题。法国当代艺术教育的范围不仅仅限制于课堂,更多的是能够将学生带入生活中,丰富的教育形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和创作。基础文化设施和场所完善可以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领略时尚、文化、商业气息,感受着最前端的艺术、时尚、科学技术。法国的艺术教育之所以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够在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素养,注重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学生出于自身喜爱选择的艺术专业,在学习中同样十分严格要求自己,对作品倾注大量的心血,对创作的每个步骤都严格把关,细致用心,毫无懈怠。
3、美国。当代艺术教育在美国有一整套的系统和连贯的教学体系,专注在四门学科上面,分别是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艺术是人类经验的独特表达形式,艺术的教育价值是个人经验独特的贡献,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且独立的价值,是普通类别的学校都应当存在的课程和学科。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会因为服务其他教育计划而冲淡,不应当被其他学科取代。在美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理念中,艺术创作是基础课程,需要运用各种艺术语言来表现自我的感受,涉及思想、情感、知觉、行动等方面,艺术创作有利于提高敏感力,有助于行为和创作的发展,培养艺术感知力和经验。艺术史的课程是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各时期的艺术经验,感受人类活动的复杂性;能够促进多元化艺术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更多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融合各种艺术资源;帮助学生审视历史中的艺术作品,培养和提高文化修养。艺术批评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认识、接纳当代艺术作品,培养洞察艺术内涵的能力。美学是哲学的分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形成艺术批评的标准,通过批评和探讨了解艺术的内涵、价值等问题。
二、如何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当代艺术教育需要立足全球化的视角,寻找差异,促进多元化的发展。
1、认同本土文化,寻找、理解其他文化中的差异。艺术教育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文化充分理解和融入,通过艺术教育,来认同和强化本土文化。我国的整体社会文化及当代艺术教育的环境缺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过度重视西方的理念,而不能够认同和强化本土文化带给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所以,我国当代艺术教育应当首先认同本土文化,在此基础上,寻找同国外文化的差异,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理解、欣赏、包容其他文化。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其他文化同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应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当中,找到差异性,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包容差异性的存在,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多元化而努力。
2、高等院校中的当代艺术教育。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也不断地改变着教学理念、教学课程、教学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在同国外的当代艺术教育理念比较中,寻找一般发展规律当中的差异性,为我国的当代艺术教育寻找到参照物。
西方的艺术院校中,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自主性较强,在自己兴趣点所向的前提下,很清楚地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方向,对当代艺术发展的状况也比较了解。而我国的许多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就较少,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文化课的水平不高而选择了艺术专业。这样也就使得学生在创新性和主动性上存在差异。在培养艺术人才的理念上并不存在差异性,都是力求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而是文化、社会背景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需要为当代艺术教育努力的不仅仅是高等院校,也需要基层的、大众的当代艺术教育来营造一个社会化的环境。
3、基础化、大众化的当代艺术教育。大众化的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和意识,促进大众的全面发展,可以提高各阶层的艺术品味,对当代艺术的传播提供可能,为当代艺术教育打下基础,使得对当代艺术充满兴趣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能够明确自己的立场和专业取向。
以美术馆为例,美术馆是提高公众艺术修养的重要场所,能够有力地推动当代艺术教育。国外的美术馆教育已经比较普遍,发展也十分完善,观众在美术馆里可以很好地感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能够广泛提高民众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我们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能看到与国外美术馆教育的差别,就要找到差异性,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发展公众艺术教育。美术馆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和阶层的人们,提供不同的活动。如儿童,以培养兴趣为主,引导儿童了解基础知识,鼓动儿童主动绘画;成年人可以以艺术教育为主,在闲暇时间,通过讲座、展览、欣赏活动,来吸引成年人的眼光,缩短艺术化和社会化的距离,提高大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结论
当下社会发展呈全球化、多元化趋势,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和不断提高的意识形态,使得当代艺术品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艺术作品的语言也就更加直接、颠覆,当代艺术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市场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常有探讨与批判,却无法触及根本问题,就在于艺术教育方面的缺失。当代艺术的教育不仅仅是硬件的更替和新事物的引进,更多的应该在教学思维、观念、方式、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转变,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培养人才。在全球化、差异化下发展我国当代艺术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为艺术教育事业的新生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尹雨)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