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16885
杨玮娜

  摘要:小学合唱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不但对于培育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培养学生高雅审美趣味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小学建立合唱队,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已成为摆在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

  关键词:合唱教学 重要地位 音乐教师 实施策略

  在21世纪,合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人们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在广大农村小学,合唱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有它也行,无它亦可”。特别是在落后的农村小学或者更为偏僻的山村小学.一来没有音乐教师,二来没有一件像样的乐器,音乐课实际上已是名存实亡,更谈不上合唱教学。同时,在广大农村由于长期历史遗留的原因(即片面追求升学率),一些校长、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对于农村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学习音乐是不务正业,学生在校应该好好学习数、理、化。学习音、体、美等所谓的“副科”是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对于合唱教学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他们多持反对态度,根本谈不上理解和支持。另外,音乐不是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这一点也成为农村小学合唱发展的不利因素。相当一部分人会提出“学艺没用”的观点。其实,音乐教育特别是合唱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一门重要课程。

  一、合唱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合唱已成为小学校园艺术活动中最为广泛、最为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启迪小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音乐情感和集体意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合作共处精神、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据数据统计,在小学中高年级各册音乐教材中,合唱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呈现随年级升高比例也逐步提高的趋势与特点。显而易见,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过程中教师是不能忽视合唱教学的,认真组织开展好合唱教学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不仅重要,也很有必要。

  二、 合唱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能都体会到,合唱教学很难正常开展。仔细分析其原因。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方面:(一)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合唱歌曲的学习对学生的音乐基本技巧、基本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日常音乐教学中,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合唱能力、歌唱水平和习惯都是参差不齐的,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二)对于合唱歌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学生的整体合唱观念淡薄,缺少对声部和谐的感性体会和合唱成功经验,兴趣不高。在实际训练中,经常会发现,好不容易教会的两声部旋律,一合起来歌唱,音响效果就变的很糟糕,声部之间相互攀比,不注意聆听,不知道协作。老师方面,很多音乐老师在现实的合唱歌曲教学中,自身就怕麻烦,缺少必要的自信心。教学中缺少更好的办法,把合唱歌曲简单的理解成两个或多个声部的拼凑。老师教得机械,学生学的乏味,缺少创新意识,所以就会出现只教一个声部的现象。

  三、合唱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毋庸置疑, 针对农村小学校面临的实际情况,首先应以解决专职音乐教师缺乏的状况为当务之急;另外,组织学校合唱教学活动的音乐教师进行合唱教学培训学习,在合唱教学能力方面较为欠缺的教师应主动加强学习,多观摩,多实践。只有充分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素养,比如, 正确的合唱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较高的合唱审美能力等,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小学合唱的整体水平。以下一些内容是在自身的音乐教学中,所认识到的具体要求及实施策略: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应具备指挥的能力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团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因而有人将指挥誉为合唱团的灵魂。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即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唱者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练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点”到情绪,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唤气点以及预示等。“美”即指挥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美观大方且有观赏性。起拍: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是精确的给演唱者开始演唱的呼吸口,统一:吸气——张口——演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起拍是指挥音乐开始前的预备动作,这动作是最能抓住和影响听众的情绪,而能够引起这些情绪的力量是音乐艺术表现所追求的最佳效果。收拍:就如话讲完了,故事讲完了。无论是激烈的、热情的、柔和的、宁静的或神秘的,等待的是指挥用手势鲜明地交代清楚,给观众完美的结束感,收拍是作品演艺成功与完美的关键所在。

  2、教师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

  作为一个好的合唱指挥者,在专业上除了掌握熟练指挥技巧外,还应该具备敏锐的听觉、准确的速度感和节奏感、对音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以及具有阅读、研究总谱、处理合唱作品和排练合唱团的能力。此外,指挥者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广泛地汲取包括文学、美学、历史、民俗等,以及其它姊妹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知识,不断提高道德品质,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发展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从而能够全面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陶冶高尚的情操。

  3、教师应具备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的能力

  合唱作为一种典型的集体艺术表现形式,其统一性和整体性取决于各个合唱队员良好的素质,要想调试好合唱团的声音,其关键是团员之间强烈的相互配合意识及集体的凝聚力。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前提是合唱团要有良好地纪律,参加训练的态度要严肃。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思想约束力差。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训练时很难做到状态的“合”,甚至于讲话声、打闹声都会出现;或者规定的训练时间,人却到不齐,三三两两,这更是训练中的大忌。因此,合唱团建立时,就要规范好行为: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参加训练要认真,严肃但不拘谨,活泼但不放肆。告诫每位学生必须把团结合作的精神放在思想意识的第一位,全体团员在训练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决不能养成松松垮垮、自由散漫的习惯,当然教师也要注意表达方式、方法,不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压抑,以免影响排练的效率。

  (二)、教学方面

  1、强化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从兴趣入手,采用以合唱与独唱相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同一首歌曲,让他们体会到合唱巨大的感染力以及丰富的表现力;也可以根据合唱发展的脉络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多进行观摩与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及合唱的魅力。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针对农村小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识谱能力近乎空白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可以简谱、线谱教学同时进行,并在教学中采用先唱简单歌曲再填唱歌谱的方法,强化音高概念,培养识谱兴趣。

  2、寓教于乐,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在进行合唱教学前,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使学生放松,比如采取站成一排相互捶打敲击,为唱歌做准备,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进团结与协作意识,并有助于调动起学生的兴奋点,对于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都大有益处。要采取适当方法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节奏、音色、声部的相互和谐,学会能够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同时加强对于节奏感的培养,经常让学生做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3、加强技巧,采用合理的歌唱方法

  在训练初期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用轻声去歌唱,尽量避免声嘶力竭。要让学生掌握有控制的歌唱技巧,这样能够起到很快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并能使喉头松弛,同时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发声的基础,符合发声循序渐进的道理,并能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病,也可将机械简单的发声练习改为生动有趣的儿歌,或模仿动物,火车鸣笛声等可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比纯粹的发声练习更奏效。

  学会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形成正确的气息支持。俗话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息是歌唱的灵魂”。教师在教学生发声之前一定要强调气息的重要作用,并教会学生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形成正确的气息支持。方法如下:在正确的歌唱姿势状态下,口鼻同时缓慢吸气,感觉把气吸至腹部和腰周围,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地呼气,并发出“丝”的声音,以检查气息是否均匀。同时小腹略向内收,要感觉到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循环反复练习就能够掌握。指导学生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并唱出连贯、圆润、放松并带有共鸣的优美和谐的声音。

  在练声及练气息等技巧练习中,可采取各声部学生自己来评价、体验。比如在进行二声部练习时,请出各个声部的一位同学站在指挥边上听,指出自己声部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加以改进。在排练合唱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学会听其他声部的音、旋律,以及两个声部的整体效果,建立起合唱听觉习惯。

  四、 农村合唱教育教学展望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总目标,就是要注重人的理智与情感协同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农村小学的合唱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为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相信通过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采用合唱教育正确的方式方法,并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小学的合唱教育一定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杨琤.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8)

  2.李鹏程.合唱在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与时代,2007,(12)

  3.陈端阳.让农村孩子在台唱中快乐成长[J].教育科研论坛,2009,(6)

  4.钟国维.童声合唱的训练与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5.冯秀勇.浅议农村中小学童声合唱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0,(6)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峰江街道清陶小学)

  责任编辑:刘小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