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乐舞文化合而为一的艺术价值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16518
恩荣泽

  摘要: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音乐与舞蹈作为不同的艺术种类而独立存在,也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因为它们有共同的节奏和韵律,它们都是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为舞蹈节奏和韵律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达提供音律的指引,从而使得音乐和舞蹈合而为一。乐舞文化有着很大的艺术价值,对音乐和舞蹈的创作以及民族乐舞文化的传播发展以及民族特色的保留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音乐文化;舞蹈文化;艺术价值;乐舞文化;民族特色

  音乐与舞蹈自古以来就是艺术世界的最亮丽的风景,音乐用韵律和节奏去传递有声无形的美感,舞蹈用线条与曲线展现出人体与艺术的美感。中国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延续不断,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艺术门类,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同时二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相互融合,用声音和形体的结合呈现时空交错中的完美视听盛宴。

  一、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

  中国自古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自然在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中孕育了最强健的根基,时至今日,中国的乐舞文化仍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生存和发展,继续给予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的情趣与享受。

  (一) 音乐文化

  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里,在斗转星移的岁月变迁中,受国内社会发展变化以及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显得丰富而庞杂,似乎很难辨别音乐文化的内涵和整体架构。实际上,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有其清晰而完整的路线与方向。

  音乐是用声音的组合来传达节奏感,它是听觉上的艺术,不同的音色与音系抒写不同的感情色彩。音乐的美感是要靠听觉来获取的,看不到摸不着,却能感觉到流动的旋律和跳动的音符,所以说音乐可以称为时间的艺术。乐音与情感,是音乐文化最本质的东西,乐音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动人音乐,传递到人们的听觉范围内从而领会其中的情感。

  从音乐实际发生过程中看,它首先是一种音高(频率)、音强(分贝)、音长(长短)组合而成的物理运动。这种运动形式如数学物理一样,是可以量化的,具有客观性与确定性。当这种运动形式作用于人的耳朵时,人们就直接发生了感知运动,从而产生了基本的情绪和情感。这种情绪与情感同样也是具体的与客观的,因为它是由音乐的乐音物理运动样式刺激所形成的,是对乐音的特定的、确定的情感表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 舞蹈文化

  舞蹈文化与音乐文化是不同的艺术种类,在历史长河的拣择与筛选中也保留了自己独有的魅力与特点。舞蹈文化的流行与发展都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方式,不管是高层的专业舞蹈、社交舞蹈,还是底层的民间舞蹈,都充盈着艺术的张扬,用无声的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内心情感。

  舞蹈文化是通过人的形态、神态进行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的形成受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的影响,用形体和表情去触摸艺术的灵魂,因而舞蹈是一门视觉的艺术。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组合在一起,从视觉上冲击观众的感官,从而形成对此舞蹈的直接感知和审美评价。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会在舞蹈中得以保留,成为相对稳定的形式流传下来,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舞蹈样式。舞蹈是行而无声的,但是不代表它没有韵律,舞蹈与音乐同样是存在节奏和韵律的,因之而产生美感。这正是音乐之于舞蹈的作用,也正是音乐与舞蹈合而为一的基点。

  二、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一) 音乐与舞蹈的差异

  音乐与舞蹈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存在决定了它们的独立性,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舞蹈是视觉的艺术,一个是时间的流动,一个是空间的转移。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而舞蹈则是用肢体语言来传递复杂的心理动态,音乐是无形无态的抽象体,而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观可感的具体存在。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人们可以在自己感知到的乐音的刺激下,发动联想与想象,从而创造出一个独立于时空之外的领域。音乐是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单独完成艺术美的展现,从此这点意义上来说,音乐是超越时空的。作为舞蹈本身,假若单纯依靠肢体语言和表情动作来完成整个情感的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用音乐的节奏去烘托,用乐音的声韵去展现,才可能使舞蹈的整体效果得到完美呈现,所以舞蹈以其单独的形式存在,却不排斥音乐的节奏引领,是需要音乐的配合才会达到酣畅淋漓的极致境界。

  (二) 音乐与舞蹈的相通之处

  1. 音乐与舞蹈相通的基点——节奏和情感

  一方面,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的节奏感可以让舞蹈元素自由地整合而与音乐合拍,从而创造舞蹈的形式和内容的紧密结合。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据重要位置,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舞蹈都需要节奏,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这成为它们彼此相依相扶而存在的基础。音乐的节奏感是显性的,观众可以通过高低强弱的乐音感知到节奏的存在,而舞蹈的节奏是隐性的,如果没有音乐的存在,观众仅仅依靠视觉的感知是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舞蹈的韵律美,也很难真正领会到舞蹈所流露的情感。

  另一方面,音乐与舞蹈都是情感渲泄的艺术体现,它们只是用来表达和传递情感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它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不排斥对方,在同一个场景中也不存在冲突,比如说缓慢的舞步和音乐往往表达忧伤的情感,而激昂劲爆的音乐和急速奔放的舞姿往往代表激情与浪漫。所以在舞蹈表演的时候,舞蹈本身给我们带来感官上的刺激,更调动现场氛围和内心情感共鸣的功臣还有舞蹈配乐。音乐的高潮基本上也是舞蹈最优美、最扣人心弦的时刻。这就是舞蹈依赖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自己所想要展现的情绪。

  2.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

  舞蹈是无声的,舞姿本身的好坏对舞蹈整个水平的体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舞蹈表演者本身的技艺以及舞蹈编排并不是决定舞蹈质量的主要方面。音乐的出现弥补了舞蹈平白化发展的缺陷,没有音乐的舞蹈是杂乱无章、无序可循的,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舞蹈的韵味和灵气。

  音乐便是舞蹈的声音,乐音的高低起伏与舞蹈的快慢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就从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一种以音乐与舞蹈合而为一的和谐体会,同时音乐在舞蹈形体美的诠释下,更加撼动观众的耳膜,舞蹈在音乐的动感节奏中,更加充满灵性和艺术气息。舞蹈离不开音乐的引导与指挥,因此音乐可以说是舞蹈的声音,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让舞蹈不再沉闷,不再是有形无声的艺术品,而是形体和声音就视觉和听觉、抽象和具体、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完整艺术珍品。

  3. 音乐可以帮助舞蹈组织动作

  音乐不仅是舞蹈的声音,而且是舞蹈的引领者和指挥者,在不同的音乐旋律和音乐背景下,所编排的舞蹈形式和舞蹈种类是不同的。舞蹈创作是要参照音乐才能进行的,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所以两者必须保持高度地协调。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完毕后,再为其寻找或创作适合的音乐,而是在进行动作和队形编排之前就必须有音乐。当然这是一般的情况,有时候编者会为了舞蹈的内容而对音乐做些适当修改,或者专门为了舞蹈情境创作特定的音乐,这时候音乐就必须迎合舞蹈的形式和内容。肯定地是,舞蹈的表演必须有音乐的存在为前提,具体用什么样的音乐形式和音乐门类,这就需要对音乐和舞蹈元素进行深度揣摩,从而创作出优质的舞蹈作品。

  三、音乐与舞蹈合而为一的艺术价值

  音乐与舞蹈在庞大的艺术领域里堪称一对姊妹,音乐对舞蹈的作用更直接更明显,舞蹈对于音乐的形体诠释也是意义重大。让音乐与舞蹈合而为一,让形体美在音乐的律动中得到更好地表现,让音乐的旋律在优美的舞姿中穿越时空,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长处,用最契合它们内涵的艺术形式发挥出二者结合的无限魅力,从而让音乐与舞蹈的精神内涵得到真正体现。

  (一)强化节奏感和韵律感

  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文章前部分作为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基础已经做了阐述,这里作为音乐和舞蹈艺术合而为一的价值体现,节奏感和韵律感得到更深层次的强化和凸显。二者的结合是由于共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反过来结合之后又使得整体的节奏和韵律感进一步增强,客观上促进了音乐和舞蹈内涵的升华和情感的表达。

  (二) 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

  音乐和舞蹈都是为抒发情感而存在,没有不包含情感色彩的音乐和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初的音乐和舞蹈都是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自发地创造的,它们是人们娱乐自身、情感释放的出口,无论是民间的还是高层的音乐和舞蹈,它们的创作都不是凭空的、偶然的,而是在创作者的内心灵感跃动的时刻或者经过了长久的感情积淀而创作成功的,这都是对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无疑更加浓缩了情感的历练,使各自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合在同一个场景同步进行,这就更加融合了二者的情感元素,进一步升华了乐舞的内涵。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交错中,音乐和舞蹈各自在自己的艺术之路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二者的结合更是把两种艺术形式糅合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中,它们没有丢失自身本色,而是在此基础上对彼此的相扶相持,直击人们内心世界,撼动人们心灵,让观众身临其境与创作者、表演者达到感官和内心的共鸣。

  (三) 促进音乐和舞蹈的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最初是来自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在音乐与舞蹈相结合、音乐为舞蹈指引节奏的过程中,舞蹈形式会被反复揣摩、反复推敲,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舞蹈类型。音乐和舞蹈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出它的全部内容,音乐强烈的对情绪的感染作用对于舞蹈的表现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它不仅帮助、配合舞蹈去感染观众,还直接刺激舞蹈者的感官和情绪。音乐的段落的变化、音乐风格的不同,可以促使舞蹈结构的变化。不管是群舞还是独舞,音乐都是舞蹈者表演的节奏标准和心理标准,每个人在共同的感官和心理节奏的引领下才能有整齐、和谐的舞蹈队形和舞蹈品性。即使是相同的音乐,对于不同的舞蹈者来说可能编排出的舞蹈结构是不同的,所以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舞蹈艺术的无限发展壮大,同时新的舞蹈编排对于音乐的要求也会有不同,从而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创作之路永无止境。

  (三) 形成独特的民族乐舞文化特色

  由于各民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欣赏习惯和民族心理的不同,中国音乐和舞蹈文化有诸多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地方,而且我国各民族间的音乐和舞蹈的特质都存在很大差异。每一个民族的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受制于该民族的特定文化特点,同时又能生动地反映和影响该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一般都是乐舞文化相结合,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然地理状况,不仅娱乐人民大众,而且提高了民族的整体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像东北的秧歌、蒙古族的草原风、海盗民族的蓝色畅想等,都是乐舞文化对民族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的最佳表现。

  乐舞文化的发展历史久远,音乐与舞蹈本身就是不可分的两个支流,在无边无际的艺术长河中各自发展的同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完美地展现各民族的乐舞形式,成为本民族成长与发展的铭记在心的符号。中国的乐舞文化融合了多民族的特点与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乐舞文化风格,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宝贵文化资源,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是我们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的有利工具,同时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间交流与发展的有效形式。

  (作者单位:文山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晓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