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抵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的人口流动,有些小区在入口处都会有保卫人员“盘问”出入口令,而且这些口令每几天就会一换。
而在接收快递时,人们也会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收件人与快递员也产生如下对话:“货到了?”“老地方小区东门。”“我看见你了,放下东西,你走吧。”
网友们称,如今进出家门和拿快递都要接头暗号,真像以前的特务接头。那历史上真实的接头暗号密语又是什么样的呢?
古代接头暗号:暗语和源流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件事,楚国大夫申叔展与萧国大夫还无社有旧交,公元前597年(鲁宣公十二年)冬,楚伐萧,围困萧国城池萧邑,两军对垒。申叔展知道萧国无力抵抗,城破后还无社无处躲藏,于是在两军阵前唤还无社出来。申叔展问道:“有麦曲吗?”还无社答没有。申叔展再问:“有山鞠穷吗?”还无社仍答没有。
由于两种东西都是御寒之物,申叔展进一步再问:“那如果受凉得病怎么办?”还无社明白了,回答“那只能从井里救人了。”
申叔展见还无社听懂了暗语,很欣喜,回应道:“在井上盖些茅草就行。”
第二天,萧邑城破,申叔展找到一口盖着茅草的枯井,呼唤还无社,后者应声而出。
这种接头暗号更像是一种暗语,在环境受限的情况下传递信息,将所想表达的内容换一种说法,冬天询问对方是否有御寒之物,其实是问是否有自保的方法,而看对方未解,申叔展进而再问如果这些都没有,受凉可怎么办,而这时还无社明白御寒就是自救,约定了“盖着茅草的井”作为加密内容,最终获救。
江湖接头暗号:春典与调侃儿
接头暗号为代表的暗语体系发展到近代,被称为“春典”。春典,又称唇典,是走江湖的人不轻易外传的暗语。春典体系庞大,不下万言,只有拜师才能传授,不知春典,寸步难行,也正因此,有“宁给一锭金,不传一句春”之说。一般来说,春典更多的是江湖人保护利益和生命的接头暗号。
江湖人见面,为探求对方是否也是江湖中人,要与对方接头,使用春典中的词句与对方套话,称之为“调(diào)侃儿”,对方使用春典回答,便是接上了头,做事就会顺利。
马三立到济南演出,要和变戏法的艺人借地方,用春典与其“调侃儿”。马三立与戏法艺人互道辛苦,确定了对方是江湖中人,接上了头,便用春典交谈:
“我们哥俩从天津过来,是团春的(说相声的),这几天念啃(吃不上饭),您能否赏个穴(借个地方)?”
对方马上明白,不仅借给马三立一块地方,还帮助其招徕观众,一时观者如堵。
使用春典作为接头暗号和暗语,不仅可以获利,也能自保。说书艺人在表演时,看到台下有小偷扒窃听众钱包,如果管,场子就会乱,小偷也会记恨艺人;不管,观众散场时发现失窃,也会乱作一团,书场无法收钱。因此,说书艺人会在表演中与小偷“接头”,暗号就是在说书的适当时机加入春典——
“荣点(小偷),让杵门子!(别挡着我挣钱!)”
春典中,小偷称为“老荣”或“荣点”,挣不到钱称为“治不了杵”,台下的小偷若有师门,懂得春典,便接上了台上艺人的“暗号”,会停手作罢。说书人既保护了自己不受小偷伤害,又能保住观众的钱财不受损失,岂不是两全其美。
接头暗号诞生于战争年代,如今,面对疫情又再次使用起来。虽然,我们没有亲临战线,但也身处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希望我们离放弃使用接头暗号的日子越来越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