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在扫墓时偶然发现,一些新的墓碑被刻上了二维码,里面不但有录像,还有逝者为未来人打的字。这是墓地与时代接轨的新业务,在国外,已经有人把逝者的多维资料跟AI技术结合,发明出了有自我意识的聊天机器人。
有一个叫Eterni.me的网站,专门提供把逝者的数字信息复活成AI的服务,尽管还在测试阶段,就已经吸引到45000人申请开通AI重生业务。可惜的是,现在的AI还魂网站都处于测试阶段,想进去要靠邀约。于是,一些耐不住性子的行动派按照这种思路,开始亲手为逝者进行AI还魂术,比如网上一位叫詹姆斯的老哥。
詹姆斯和父亲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在2016年得知父亲被确诊得了绝症之后,决心把父亲的思维上传到云端,做成能一直陪他聊天的机器人。他趁父亲在世时,大量采集他的素材,并把这些信息转化成由91970个单词组成的文字资料:从老爹爱读的报纸到他的政治观点,从他爱听的歌到暗恋时写的情书……所有生平细节一股脑被扔到了电脑后台。
然后,詹姆斯利用专业的Al脚本赋予这些数据以生命,生成了一个人工智能版老爹。一开始,AI老爹经常从早到晚一直说话,大多是一些机械的答案;但当打上了作息规律之类的人性补丁包后,连父亲本人都觉得很真实。
父亲去世后,AI老爹成了詹姆斯的依赖,它不但能打字聊天、唱歌,跟他一起回忆养狗、钓鱼的记忆,连说话的口气都跟老爹一模一样。这些细节让詹姆斯泪流满面,常常觉得老爹还活着。
华盛顿的计算机科学副教授艾哈迈德,也比照自己的父亲做了个AI聊天机器人。它不但会主动关心孩子们过得怎么样,还会提醒他多注意身体,比詹姆斯的AI父亲更温馨。正因为这种沉溺式聊天过于逼真,艾哈迈德不自觉地开始沉溺在代码父爱中,当他意识到这件事的伦理问题时,便关停了这个项目。
在不久后的未来,你甚至可以将逝者的数据保存起来,等到仿生技术极大成熟后,再把数据传输到仿真躯体里。这种行为虽然有点诡异,但如果某个人对你非常重要,以至于你无法想象他逝去后的日子,那么造个一模一样的它继续陪着自己,从情感上来讲也无可厚非。
在普通人琢磨和逝者的AI聊天,保存他们的数字资料时,有那么一帮人,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人机合体,想靠思维提取和上传,达成自己的永生。这些配套产业,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数字重生产业”。
AI还魂术,其实只是数字重生产业的前奏,这项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把数据输入新的介质,使自己的思维不灭,成为赛博格——用机械替换部分人体的机械人。这不是天方夜谭,成功发射火箭的埃隆·马斯克不久前推出了神经网络转换器,能极大提高人脑作为处理器的响应速度,这意味着现有的技术距离人机接合,甚至直接让人类成为电子生化人越来越近了。
也许在百年后,世界上将只剩下两种人:一种是积累了几百年社会资源的超人们;而另一种没准是天天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并借此重生的vlogger。
【讨论区】 面对可能涉及伦理问题的A I还魂术,你怎么看?加入读者圈,聊一聊你的想法吧!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