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看见一辆车从东面开过来,一边向车招手,一边奔过去。忽然听到一声巨大的刹车声,那辆车把一个人撞倒在路中央,被撞的人刚坐起来又倒了下去。司机跳下驾驶室,跟被撞的人说了几句什么,便向东奔去。
异乡人奔过去,见被撞的人浑身是血。异乡人说:“司机呢?”
被撞的人说:“报警去了。”
异乡人惊讶道:“报警?他不赶快送你去医院,去报警干什么?”
被撞的人说:“保护现场。”
被撞的人用手抹去嘴角上的血又说,“他现在不能送我去医院,送我去医院现场就会被破坏。他必须确保现场不会被破坏,才能送我去医院。”
异乡人说:“他应该先送你去医院,再去报警,现在每秒钟都关系到你的生命。”
被撞的人用手抹去额头上的血说:“那不行,他应该先保护现场。如果现场被破坏了,就分不清责任,分不清责任,我的医疗费谁付?如果我死了,谁赔我?我儿子谁养?是他撞我的,我在路上走得好好的,他突然向我冲过来,警察一看现场就会知道。”
被撞的人正说着,司机从东面奔过来说:“没有报警亭,没有公用电话,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办?”
异乡人说:“你等会儿报警,先送他去医院,他看上去伤势蛮重的。”
司机惊讶道:“送医院?现场怎么办?没有现场,现场破坏了,怎么分清责任?我到西边去看看。”司机说完向西奔去。
被撞的人双手抱腿呻吟起来。
异乡人蹲下身子,说:“你的腿好像断了。赶快让他送你去医院,失血过多,你会有生命危险的。”
被撞的人说:“不行,等警察看完现场再送,不能破坏现场。”
异乡人说:“等警察来你命就没了。”异乡人刚站起身,司机从西面奔过来说:“那边也没有电话,没有报警亭,这个鬼地方,怎么办?”
异乡人说:“那你赶紧送他去医院啊。”
司机说:“只有这样了,但是没有车。”
异乡人惊讶道:“没车?你的车不是车?”
司机说:“我的车?开玩笑,你见过谁用肇事车送伤员的?如果用我的车送,现场就会被彻底破坏,必须找过路车。”
异乡人说:“可是现在没有过路车。”
司机说:“没有过路车只有等了,反正不能破坏现场。谁破坏现场,谁就要负全部责任,这是《交通事故管理条例》规定的。奇怪,怎么没有过路车呢?”
异乡人说:“你们不先送医院,却先忙报警,现在没法报警,却要等过路车,这会延误抢救时机的。”
司机说:“你说得简单,我如果送他去医院,现场被破坏了,他的医疗费谁给?他万一死了谁负责?我负部分责任还是全部责任,他负部分责任还是全部责任,最终都得由现场来定。”
异乡人说:“如果没有过路车呢?”
司机说:“我也不知道,反正不能破坏现场。”
被撞的人向异乡人招招手,异乡人走过去,发现被撞的人正在吐血。被撞的人握着异乡人的手说:“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帮我保护好现场,是他撞我的,现场可以证明。”【作者简介】 滕刚,男,1 9 6 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已出版《预感》《克尔萨斯的下半夜》《惊悉》《异乡人》《一个男人的履历表》等小说集,现居北京。
【微点评】
微型小说创作中的另类写作
——读滕刚的微型小说
《排队》与《现场》
滕刚的微型小说创作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小说的认识与想象。他不以描写所谓真实的社会生活为目的,却写出了更深刻的真实,揭示出更深邃的主题;不以刻画传神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却写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分明是一篇篇微型小说,连在一起却可以组合成一部长篇小说。
《排队》《现场》两篇微型小说就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异乡人》,或者说《异乡人》系列小说。异乡人无疑是一个外来人、闯入者,这种人物身份让他与作品中其他人物区隔开来,获得一种观察者的视角,便于打量或者窥探他所见的世界,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从而引起人们的思考。在滕刚的这类小说中,异乡人见到了一系列怪异荒诞的故事。
《排队》中,异乡人看到前面的人突然狂奔起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狂奔。狂奔的人排在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后面,异乡人也排在队伍后面。异乡人问前面的人“前面在干什么”,那人却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你只管排队就是了,一定是好事。”异乡人问排在后面的人,回答同样是“不知道,你只管排队就是了,一定是好事”。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跟着狂奔,认为只要排队就一定是好事,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现象。小说写到这里已有明确的讽刺主题,也算一篇完整的微小说了,但作者并不满足,而是继续挖掘。异乡人起先虽然盲目,但并未完全丧失理智,而是不断询问这件事到底是为什么。这时,人已经越来越多,情节进一步发展,戴斗笠的人利用位子的一买一卖赚了十元钱,异乡人学得很快,卖位子赚了二十元。然后写异乡人的吃、便与睡,看似写得轻描淡写,其实是人生的必需。在这个过程中,异乡人想小便,曾想找人帮个忙,但别人警告他,如果你离开,这个位子就不是你的了。为了位子,他不得不花五元钱买个方便, 不得不再掏钱买下躺椅睡觉,虽然他还在纳闷,他们到底排队干什么呢,却已经开始呼呼大睡起来了。
后面的叙述已经使得作品主题溢出了简单的从众心理现象批判。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做生意,而异乡人也稀里糊涂裹入这个群体之中,把位子看得很重,最后疲劳至极,呼呼大睡。作品的指向已经不是简单的讽刺,而是进一步揭示出人们的跟风盲从一定会成为别人利用的社会基础这一批判性主题。
《现场》写一场车祸,荒诞的是,肇事者与受伤者都不去医院,而是保护现场。本来,保护现场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伤者受伤严重,若得不到及时救治,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应该先去医院。荒唐的是,双方都不接受异乡人先去医院的明智建议,却担心现场破坏以后谁负主要责任。
司机说:“你说得简单,我如果送他去医院,现场被破坏了,他的医疗费谁给?他万一死了谁负责?我负部分责任还是全部责任,他负部分责任还是全部责任,最终都得由现场来定。”
被撞的人握着异乡人的手说:“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帮我保护好现场,是他撞我的,现场可以证明。”
在现代法治社会,交通事故的处理当然要分清责任,但是,法律是为人服务的,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 不首先去抢救病人,却斤斤计较于责任的大小,不是太过矛盾与悖谬吗?故事虽然怪异和夸张,但却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极度的不信任。
如果说《排队》中的异乡人完全被同化而成为一位新的排队人,那么,《现场》中的异乡人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尽管如此,两篇小说都产生了深刻的批判效果。两篇作品都采用了重复、夸张、悖谬等手法,都写出了貌似荒诞而又真实的人物形象,抽象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某种本相和悲剧, 带有浓厚的先锋意味,这使得滕刚与同时期的其他微型小说作家区分开来,成为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另类微型小说作家,这必将使他在当代微型小说创作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