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细说中国节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苑 热度: 17894
文/蔡梦吟

  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面临转型的时期,我们的民族性格需要重新被激活,就像梁启超在一百年前呼唤「少年中国」一样,呼唤公共生活的空间和社会人格的塑造。

  回溯古时,源于四季自然气候变化与农事活动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围绕祈丰收与庆丰收这两大主题展开的:春季祈生殖、夏季驱疫虫、秋季庆丰收、冬季慎储备。随着礼仪的形成,秦汉时期,中国的主要节日除夕、元宵、端午、七夕、重阳等已成习俗,趋于定型。

除夕达旦守新岁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

  我国人民以寒冬将尽、春阳萌动之时作为新年伊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腊祭”,主要内容是感谢诸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古时“猎”与“腊”字相通,人们用猎获的野兽作为祭品举行大祭。

  上古的年终祭祀风俗发展至秦朝,农历的十二月开始作为岁终的“腊月”固定下来,只是具体日期不定。直到汉代,“腊日”,即腊月初八才得以明确。到了南北朝,人们在“腊八”不仅祭祀天地神灵,还要供奉祖先,祈求丰收吉祥。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庆祝的日期越拉越长,逐渐演化为我国的第一大节日。

  年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名为“守岁”。晋朝已有守岁之俗。

  千百年来,春节昭示着我们的来路和去处。春节不仅蕴涵着节日的秘密,而且有着文明的秘密。“无论人类个体在生活的风雨中如何,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他必须回归基本,他的起点,家人、乡邻、桑梓。”

元宵闹夜人狂欢

元宵节与我国本土的道教关系密切。道教文化有所谓三元神之说,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因此,在这“三元”之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其中“上元”又叫“上元节”,是元宵节的别称。按照这个说法,元宵节起源于对上元天官的祭祀活动。

  在汉代,京都平日实行宵禁,唯有到正月十五才解除宵禁。由于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所以也称为“灯节”。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教义中将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在上元之夜“燃灯表佛”。从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相沿成俗。

  到了唐朝,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空前安定,元宵节庆祝活动规模盛大。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对皇帝和朝廷来说,元宵节是展现“太平盛世”“与民同乐”的重要契机。

端午传承屈子魂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端、初”同义,“午、五”相通,“端午”就是“初五”。

  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全国共享意义的端午节节俗传统,那就是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

  端午节是祭祀先人的时节,除了台湾等地沿袭古老的夏至祭拜祖先,多数地区祭祀的是具有高尚人格或对地方有特殊贡献的先贤。如楚地的屈原,吴越地区的伍子胥、勾践与曹娥,广西苍梧的陈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等。

  其中,屈原在后世影响最大,长江中游端午节俗中最引人瞩目的“龙舟竞渡”,传说就是为了追悼屈原。如清代同治《巴县志》所说:“至设角黍,闹龙舟,吊屈平,楚俗也。”

  节日食品象征着对岁时的感知和精神表达,粽子正是如此。粽子是南方民族的传统食品,也是南方传统的祭品,以“粢”祭神的习俗,在江南稻作区源远流长,粽即粢类食品。荆楚地区很早就有了裹饭祭水神的风习,南朝时期,这也成为悼屈的内容之一。梁朝的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明确说到,五月五日楚人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屈原,后因避蛟龙窃食,在竹筒上塞楝叶,并缠彩丝。后世改为菰叶包裹。端午节日饮食中还有菖蒲酒、雄黄酒,以驱邪避疫。

七夕乞巧更乞“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

  七夕节源于汉代。传统七夕是女性节日,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七夕还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强调两性的爱情忠贞。此外,七夕还与科举考试有关,据说七夕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主管科举考试的神仙。

  农历的七七这一天多半在阳历的八月上旬,在上古中国结绳记事的时代,七七前后发生的事情是以升卦、讼卦、困卦这几个卦符号表示的。即,在每一年的八月上旬,会有因瓜果农作物丰收而产生的纠纷和困局。

  人们在争斗中寻求突围解决之道,希望请神下凡化凶为吉,而天神下界需要虹桥。七七的祭神仪式最早跟男人无关,是女人们的工作。女人们虔诚地祈求和平与顺遂。“在文明的时间流逝中,在出现争斗、困境的时候,我们需要乞桥,以与世界沟通。”

中秋月圆人团圆

宋代专门记载风俗习惯的周密《武林旧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这两部书,都设了“中秋”条目,较细致地记载了北宋以来的中秋习俗。但中秋节最初形成的时间还是要往前追溯。

  根据大量的诗文记载,唐代就有了八月十五赏月、饮酒、赋诗的习俗,而且在文人、社会中上层蔚然成风。可以判断,唐朝已经形成了中秋节,宋代则是中秋节的繁盛期。明清之际,唐宋时偏重于精神玩赏的中秋节,逐渐转变为注重世俗人伦的中秋节,月饼也开始流行。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世的团圆。

重阳登高百事高

重阳节最早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代。据曹丕 《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用新收获的黍稻制作而成的重阳糕是重阳秋祭的祭品。糕在汉语中谐音“高”,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据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记载,宋人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重阳节是“辞青”送秋了。重阳昭示人们在人生征途上继续登高,珍惜最后一抹夕阳,与黄菊、红叶共抗寒霜;重阳也自然而然地在后世发展为祝寿节、老人节。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交流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标记之一。我们应该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的高度认识传统节日的价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