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我以前上学时,很多时候都是为别人而学。
记得小学第一次考试,我考到了班里第十名,自己不满意,家人还骂了我一通。骂完,爷爷开始鼓励我,他的条件也很实在,说如果我下次期末考试可以考全班第一,就奖励我100 元。
90 年代,小孩买东西花钱的单位,都是按角来算的,所以100 元对于我来讲,那真的是天大的诱惑。那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主动背书,放学回家后复习功课,和同学竞赛,让父母听读……
第二次期末,我的四门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科学都考了一百分,不仅是全班第一,而且据老师讲,在全镇都可以排第一。
爷爷如期给了我一百,到亲戚家时,很多长辈夸我,向我表示祝贺。但晚上回到家时,妈妈和我说:“你姨夫今天说你有点骄傲了,这样可不太好。”
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现在想来完全是为我好的话,但小孩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你不夸我,应该就是不喜欢我。所以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很怕我姨夫,不敢和他说话,也怕再次听到他批评我的话。
可能心理越不成熟的时候,就越会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稍微收到一点“差评”,便会茶不思饭不想。偶尔还会难过到哭泣,反复抱怨为什么那个人就是不喜欢我,像极了祥林嫂一个人的演出。
越小的时候,我们越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身边的人都应该围绕着自己转,这种心理,尤其在我后来屡次考第一后更甚。最严重时,我一度认为我们村就是宇宙的核心,大到星系,小到整个世界,基本都围绕我们村转。
这样的梦,碎在长大的路上,走出山村的过程,就是自尊和信心一次次被踏碎再捡起的过程。后来我见到了更多人,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然后从勉强不得已到自然而然地承认了一个事实: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身边总有人不喜欢我,原来这是一个常识。
上次我帮同学看文章时,当时很自然地说了一句:“你这样写其实不太好,如果可以再换一种写法,应该会更好。”结果后来因为我的话,她竟然哭了。
我有些错愕,然后和她继续聊:“咱们都是十年的老同学了,就事论事,你怎么就哭了呢?”她边哭边说:“我觉得你说我的文章,可能就是在否定我这个人,一时气不过,所以我没忍住。”
多年未见,性情依旧。我们最后把这个问题说开了,同时我还反复和她讲: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好的我们可以参考,不好的,过去就算了。
话说起来很轻巧,但我知道,真要这样去做,其实还是很难的。就我自己来说,虽然脸皮厚了很多,但其实我现在也不能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最多最多,可以忽略我没那么在乎的人。
心理建设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之前我看一些社会新闻时,有的学生因为怕对不起父母,担心自己未来的出路不行,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难过惋惜之余,我也在想:在乎到底是有多可怕,才会让人不得已而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啊!
还有让人一听便觉得很难过的句子——“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就是这样的句子,却引起了巨大的共鸣。
原来不是说不在乎就可以不在乎的,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群人,小心翼翼地对待别人的评价,“生杀予夺”,全部交给了别人。
很多时候,我会在自己的写作平台中收到这样的来信:我感觉我的舍友不喜欢我,我到底该怎么办?父母重男轻女,他们更喜欢我弟弟,不太支持我的学业……公司里有人总和我作对,我在想自己要不要辞职……
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说一些安慰性的话,到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其实单纯的安慰是没有用的。太在乎的背后其实是深藏内心的恐惧,不将恐惧根除,说再多浮在表面的话,其实都是没用的。
就像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所讲到的一样: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什么时候不确定自己的价值,就会特别在乎外界的评价。
有一次一个小孩和我借钱,因为家里的原因,她的学费过早断流,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她只能一边读高中一边周末自己去工厂打零工。
快开学时,她还差一千元,借了一圈钱没借到,到我这里时,我把钱借给了她,并叮嘱一定要好好学习。其实当时最触动我的不是她的故事,因为贫穷,也是我自小经历的,都已经习惯了。
最让我心酸的,是她和我说了几句她自己的情况后,顿住了,半天来了一句:“怀左学长,我对不起你,我知道我很烦人,给你添麻烦了,我现在就挂电话,再去想办法。”
那一瞬间我的眼眶都有点湿润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所以当那个小女孩借钱读书的事情发生在我的前面时,我打心底里希望她可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以后的路虽然苦,但慢慢走,或许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我的老家,因为工作机会少,很多人高中没考上,最后只能四处打零工。有时候我也会想我自己:如果我自己没有读书,没有走出来,那现在可能也是不知道在哪个厂房里当临时工。
原来活出自己,根本不是什么最基本的要求,而是我们经过一轮又一轮奋斗之后的目的地。那是一个奢侈品,还未拥有的我们,望眼欲穿。
希望某一天,我们都可以打心底里来一句:我有我的生活,其他的,爱谁谁。那时候,我们一定面上,平淡如水;心里,嘴角上扬。
记得在一次访谈说,周国平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从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我,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是没有把握的,就很容易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这算一种状态,或者是一种境界吧。如果一个人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有什么本事,有哪些才能和潜力,并且可以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那他一定过得既平静又有趣。往这个方向去靠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很多事情,是自然而然的。就像最近又上映的《海上钢琴师》,主人公最触动我们的,其实还不是他高超的钢琴技巧,而是他不愿意离开船时的“怂”,“怂”得那么自然,那么随心,那么有道理。
“我就是不想离开了”,像极了我们在生活中“我就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是担心身边人不喜欢我了”,发自内心,小心翼翼,也想挣扎着改变,但总身不由己。
这才是生活啊,我们原本就是一路摸爬滚打的怂人,装得再硬再坚强,但走在无人的夜,喝起醉人的酒时,眼泪它不自然地就出来了——我害怕过得不好,害怕孤独,害怕没人爱。
说了就说了,反正我们还能再装一把小,还没有活到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龄,丑态、窘态、穷态、怂态、一切自然态,就让它们一起来吧。
我还是喜欢毛不易的那首《像我这样的人》: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谁不是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