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中高年级,孩子年龄在6-8岁之间,处于知识懵懂期的同时,还对新的学校环境抱有恐惧。教师需要用自己独特的魅力,打造出新的教师风格,如此才可不扼杀孩子的天性,还能让他们在玩之中学习、成长。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学习状态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这句话是开展幼童教学的根据。孩子天性是玩,他们是一张白纸,作为老师是一步步引导他们去探索未知世界。学校是孩子除了家庭外所接触的第一个外在团体,也是孩子学习后天行为、探索世界的第一个地方,教师肩负的是引导孩子往前的任务,是除了家长外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教学尤为重要,切勿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童真,更不要给他们留下阴影。
一、一年级学生入学特点
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懵懂期,所以他们从幼儿园升上一年级是十分不适应的。幼儿园更多推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之中学到知识。而且幼儿园的教师配置多数一个班级有2-3个教师,看学生看得很紧,并不是有太多的意外情况发生。但是升上一年级,是不一样的。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独立、自觉。所以升上一年级的学生,心理肯定有抗拒。
1.抗拒学校。
这一点无论是幼儿园刚入园的小朋友或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學,都会出现抗拒学校的情况。学生在家接触习惯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去到学校发现自己认识的家人都不在,需要自己独自在学习一整天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抗拒。这种抗拒来源于没有安全感和信心感。例如家长送到校门口,学生不愿意进校门,或者要跟着家长回家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就算进了校门还在一直哭,哭到放学回家的情况都是常事。
2.抗拒老师。
幼儿园教师可以用“温柔、耐心”来形容,因为她们面对的更多是3-6岁的还处于懵懂期的小朋友,所以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老师。但是到了一年级,教师需要树立规矩,需要树立班规,需要树立威严,往往都是十分严格的。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落差,学生开始对小学老师感到恐惧、抗拒。有的同学甚至开始拒绝交流,拒绝学习。
3.抗拒知识。
相对幼儿园的知识,一年级的内容显然更难。特别是语文,在认识一种语言的过程是最难的,因为要给自己大脑积累词库,需要多写、多记忆。但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习惯了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每天都想着可以下课出去玩,上课也可以走来走去。所以接触到一年级语文的小朋友,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基础好,学语文学生字学得很快,但是另一种是就是无心向学,感到痛苦,不愿意继续学习。
二、一年级学生教学策略
1.游戏教学。
在课堂上,游戏不能一成不变。孩子的天性喜欢探索、喜欢玩耍,一成不变会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彩色的期待。这时候教师就要学会创新游戏,但是要从科学、安全角度尽心创新。孩子进入小学后,会比在幼儿园学习更多技能。但是孩子的接受能力虽然快,行为能力和习惯却还没跟上的时候,教师就要学会把握速度,循序渐进。
例如孩子刚入学,可先让孩子与本班同学通过几个小游戏认识一下、熟悉一下班级陌生的环境。这时候教师就起了很大作用,孩子喜欢玩,教师要把握这个天性。等孩子习惯了小学严格的环境,再开始教学。这种循序渐进式是中国最常见的教育方式,最直接的体现是中国分层式教学,所以这种方式也是合理的、科学的。再例如学习拼音的时候,也可以运用游戏。拼音的记忆比较困难,整体认读音节比较多,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火车火车哪里开”的小游戏和同学一起开火车。而声调经常是学生会弄错的一个知识点,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小游戏:用右手比划声调,教师在上面喊口令,错了的出来唱歌给全班同学听。这样不仅能加强孩子的反应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听力能力。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想法要多,但是注意的事情也很多。因为教学对象是孩子,所以要从多方面考虑游戏的可行性。
2.威严并存。
一年级的小朋友,是需要树立规矩的。由于学生在幼儿园时期是比较自由的,所以到了一年级会出现学生在课上经常喊“老师,我要上卫生间”、“老师,我想出去玩”、“老师,我想回家”等等的情况,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先给学生讲清楚在语文课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三个问题。
例如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教师应该和孩子说明:“上课铃声响,回到座位小嘴巴不说话,拿出书本放在桌子左上角后坐姿端正,眼睛看黑板。老师来了要起来,说老师好!”这些规矩要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形成规矩,这样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才能掌控全场。
三、总结
许多家长甚至教师都不懂孩子的第一天性为什么是探索,但是孩子的第一天性的确就是探索。探索是一个人求知的本能,孩子从接触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是一张空白纸,在后来的学习中变得多彩。学习语文的开始是一件难事,特别是对待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教师要学会游戏教学、威严并存。
参考文献:
[1]陈晨.小学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2]邓俊.教育游戏在小学拼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