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这篇文章的汉译版本诸多,文言文,半文言,甚至是白话文版本都有不少出自大家之手。多个版本之间的优劣让处于翻译学习阶段的人来评判并不容易,很容易陷入凭直觉判断的误区。由于人们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之下使用特定的语言,语域就是连接语言和情景的重要概念,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能立体的展示语篇和情景的关系,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可以有步骤地指导翻译批评、提供翻译批评思路。
一、原文创作的个人及社会背景
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是英国著名的学者、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英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之一。1747年,那时贫困潦倒且知名度不高的约翰逊开始酝酿编撰一部英语词典,过程艰难,只好求助于当时英国显赫的达官贵人切斯菲尔德伯爵,希望获得他的支持与赞助,但却遭到拒绝。约翰逊只好自力更生,历经7年苦楚,终于完成词典的编撰。切斯菲尔德闻讯后抢先在当时流行的《世界报》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推崇约翰逊词典的文章。此时,约翰逊口述了一封著名的书信,并亲自精心推敲修改后向切斯菲尔德发出,35年之后才公之于众。信中明确指出切斯菲尔德的行为是在别人最不需要帮助时提出援助。
文章写于1755年的英国,正值英国古典主义文风盛行之时。塞缪尔约翰逊也是英国期刊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期刊文学的语言在风趣幽默以及偶尔的讽刺中不乏典雅特质,并非纯粹的通俗语言。因此,此类特色的英语篇章翻译成汉语需要仔细考量。
二、原文语篇分析
从宏观角度来看,此文可以归纳为文学题材。虽然是书信体,但是其话语范围属于文学性语言。但仔细分析,一篇文章中可能兼有多个功能。学者莱斯认为,不同的功能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在语篇的不同阶段出现,但即使符合类型语篇也总以某一功能为主导(Reiss1989:111)。
这篇文章但内容除了要表达作者自己的感情,即对势力贵族阶级的不屑,其实也期待令公众得知实情。因此此片文本的主导特质是“表情”,兼有“感染”,可以归纳为讽刺文学。
下面笔者尝试从语场、语旨、语式对原文进行语域分析,以便更好地分析译文达到的效果。
1.语场。
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而概念功能又要通过语言的及物性系统来实现。这篇看似感谢信的文章其实充斥着作者对于势利的贵族阶级的不屑。从语言的及物性角度考察,原文的语言体现出了就使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归纳的主要类型,表达了各式各样的经验/概念意义。如:
I visited your lordship. (物质过程)
I found my attendance so little encouraged, that neither pride nor modesty would suffer me to continue it. (心理过程)
Seven years, my lord, have now passed since I waited in your outward rooms.(关系过程)
I have been long wakened from that dream of hope.(行为过程)
I had exhausted all the art of pleasing which a retired and uncourtly scholar can possess.(言语过程)
2.语旨。
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的学者指出,文学作品里的语旨是所有语篇类型中最为复杂的,一般分围两个范畴:一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及其他们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司显柱2006:129)。在此篇文章中,就会出现第一个人际关系,即约翰逊同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事人,即约翰逊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约翰逊在字典成型之前是平庸之辈,或者说是未被伯乐发现的才子。虽然出生于书商之家,凭借自身聪慧饱读诗书,文学功底深厚,精通拉丁语,但社会地位上远远不及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当然,作为上层人士的后者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表现上述当事人之间关系的语旨在语气特征上和一些选词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全文第二段共两句话,共使用五次情态动词,以凸显自己向对方寻求帮助时的谦卑态度。而为了显得彬彬有礼,不失体面,对对方的称呼没有使用人称代词you,而是多用lordship,mylord等。
3.语式。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在一般语言的基础上提煉而成的,她植根于大众的语言,但却比大众语言更精炼、更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司显柱2006:129)。对于此篇文章,由于直接参与对象只有两个,受到上述语旨影响,语式特征主要是较为正式的古典风格。此文采用主要人物叙事,受过良好教育的约翰逊的文笔自然不同于市井百姓日常所说的语言。有学者认为其语言亲切通俗,但摈弃鄙俚之词;典雅优美,但绝不炫耀文采(BoswellJ.1964:5)。由于形式、功能和情景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式便可以具体反映或体现于下述句式和措辞特征上。
句式特征上,对仗工整的排比句居多。文中,即使语言谦卑,三联排比的结构被两次运用,增加了气势,体现文人为人谦卑却充满傲骨的精神。
The notice which you have been p leased to take of my labors, had it been early, had been kind; but it has been delayed till I am indifferent and cannot enjoy it; till I am solitary, and cannot impart it; till I am known, and do not want it.
此段中結合使用排比和递进逻辑,三个用till开头的从句与三个含有not的并列句结合不仅在形式上达到了平衡与对称,读起来节奏感极强,而且每一个分句都表现出特定都分量和力度。
在文中还可以看到,约翰逊擅长使用复合句。这片四百八十多字的信中,他使用了三十多个从句,句幅较长,体现出对语言运用的娴熟。如信中这样一句话,将写这封信的动机、理由以及作者的态度通过较长的复合句表露无遗:
I hope it is no very cynical asperity not to confess obligations where no benefit has been received or to be unwilling that the public should consider me as owing that to a patron, which providence has enabled me to do for myself.
措辞特征上,有学者提出,文学的语言是艺术创作,是穿搭审美价值观的工具(Reiss1971/2000:18)。因此艺术创作中平铺直叙的语言很难具备文学色彩,作者用意也很难达到,所以要借助各种措辞手段。除之前提到的尊称和情态动词的多处使用之外,法语的使用和引用拉丁文典故也凸显了作者的学识水平。Le vainqueur du vainqueur de la terre (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源于法国古典派文艺理论家布瓦洛的作品《诗艺》。引用典故的一句“ The shepherd in Virgil grew at last acquainted with Love, and found him a native of the rocks”中的a native of the rocks出自维吉尔的《牧歌》。诗歌中的爱神生长在眼时间,心肠像石头一样硬,牧童无法打动他的心而抱怨他式蛮荒野人。通过这则典故,作者把自己比喻成牧童,对方为爱神,其中用意不言则明。
三、译文对原文意义/功能偏离情形
1.概念意义偏离。
有学者认为,汉英两种语言对系统性差异,译文对原文小句过程类型对转化存在这扩大、缩小、改变和不变等四种情形。但只要译文对原文对概念意义保持不变,从翻译质量评估的角度,无论译文对原文小句过程类型对转化是以上四种情形的哪一种,就不必对译文里对小句类型相对原文对转移或保持不变予以特别的关注(司显柱2006:161)。在此笔者尝试分析辜正坤先生的译文中一些概念意义偏离的情况。
I have been lately informed, by the proprietor of The World, that two papers, in which my Dictionary is recommended to the public, were written by your lordship.
近日从《世界报》馆主得知,该报刊载了两篇文章,对拙编词典颇多举荐滥美之词,这些文章据悉均出自阁下您的手笔。
译文中出现的“对拙编词典颇多举荐滥美之词” 在原文中并无直接对应。笔者认为这种增加是概念意义的扩大,但是符合文章背景,所以属于正偏离情况,可以接受。
… but it has been delayed till I am indifferent, and cannot enjoy it; till I am solitary, and cannot impart it …
……迟到我已经意懒心灰,再无法快乐地消受;迟到我已经是孤身一人,无从与家人分享……
译文中出现的“无从与家人分享”在原文中并无实际对应。“and cannot impart it”体现的是小句中的物质过程,翻译之后的“无从与家人分享”成了存在过程。笔者认为原文体现的意图作用要大于字面所传递的意义作用。作者在整个字典的编撰过程中贫困潦倒,家破人亡,妻子和母亲都在期间病逝。甚至埋葬母亲的费用都是约翰逊靠立刻写文章以换取报酬筹集得来。所以为了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其中原委,增添这样的信息可谓是恰到好处。不仅弥补了字面意义所传达不了的真实意图,也使得前后小句意义上的递进得以实现。
2.人际意义偏离。
文学性作品所表达的人际意义,是作家创作的意图和题旨,译文质量的评估也必定需要将人际意义的偏离情况考虑进去。有学者指出,体现人际功能/意义的语气、情态意义在词汇层面表现在在四个具体的方面:情态动词;语气附加语;带感情色彩的名词(包括呼语),实意动词和形容词(彭宣维2000:122)。笔者发现在原文当中,呼语的使用和情态动词的使用尤为突出,其中前者的翻译在译文中全部对应出现。原文第二段在处理时,对情态动词的处理情况最值得分析。
When, upon some slight encouragement, I first visited your lordship, I was overpowered, like the rest of mankind, by the enchantment of your address, and could not forbear to wish that I might boast myself Le vainqueur du vainqueur de la terre;—that I might obtain that regard for which I saw the world contending; but I found my attendance so little encouraged, that neither pride nor modesty would suffer me to continue it. When I had once addressed your Lordship in public, I had exhausted all the art of pleasing which a retired and uncourtly scholar can possess. I had done all that I could; and no man is well pleased to have his all neglected, be it ever so little.
回想当年,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竟第一次拜访了大人阁下。我像所有的人一样,深为大人的言谈丰采所倾倒,不禁玄想他年能口出大言“吾乃天下征服者之征服者也。”——虽知此殊荣是举世学人所欲得,仍希望有朝一日能侥幸获取。然而我很快发现自己的趋走逢迎根本没有得到鼓励。不管是出于自尊也好,自矜也好,我反正无法再周旋下去。我本是一个与世无争、不善逢迎的书生,但那时我也曾用尽平生所学的阿谀奉承的言辞,当众赞美过阁下。能做的一切我都做了。如果一个人在这方面付出的一切努力(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受到完全的忽视,他是绝不会感到舒服的。
如之前所述,这一段中的情态动词使用极为明显,共出现五次。除了原文第四次出现的can在译文中没有直接对应,其余全部出现。第一处“could not forbear”被翻译为 “不禁”处理的非常传神,体现笔者当时内心最真实直接的感觉。如果字面翻译为“忍受不了”过于生硬,而且不符合前后文的语境。
司显柱认为,对于表情类和感染类语篇,也就是人际功能主导型语篇,其翻譯的焦点分别是“发送者”和“感染”的对象——“接受者”,因此翻译是“重形式的”、“重感染的”,而不是“重内容”的。但是对于内容上的不重视,也仅仅是局部的而非全局的;是从属的,而非主导(司显柱 2006: 129)。
四、结语
对译作进行翻译批评也是从事翻译工作或学习的一个角度,利于译员自身翻译修养的提高。有学者认为,无论是译者还是评论家,由于受到其自身的不同经验、审美定式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等影响,在与作者等对话过程中,对于原作品的意图把握、理解自然会有所不同和侧重,因此,对于文学翻译而言,不同的译者常常会产生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评论家,对同一译本质量对评估,也往往有不尽相同对结论,因而对于如文学一类题材译品质量的评估,要完全做到客观性是不可能的(司显柱 2006: 114)。笔者在尝试评估译文质量的时候受自身学识水平有限,观察可能会片面,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
参考文献:
1.Boswell J. The life of Samuel Johnson [ M ] .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64.5.
2.彭宣维.英汉语篇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Ress, K. 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 In Chesterman, ?A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pp: 160–171 ) London: Routledge.
4.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马骁骁,女,1989年9月出生。籍贯:宁夏银川。单位名称: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写作,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