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不仅仅是停留在识字写字,还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强化学生写作水平。语文写作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标新立异逐渐、运用好词佳句等等综合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是文学入门的奠基石,在写作上就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深浅。基于此,本文从积累写作素材、训练思维、写作方式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学习培养
写作的含义以字面可知,“写”锻炼了手的规范性;“作”锻炼了大脑的严谨构思和语言组织。写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活动记录,凝结了人们智慧的结晶。写作相比较于口语表达更需要缜密思考,更自然地流露情感,而小学生往往在写作中存在流水账、无情感等问题,导致作文平淡无奇,感染力不强。写作对语文的学习有较大帮助,老师在教学如何进行有效地写作教学值得深入研究。全面解决学生不知道选取什么样的素材,学生的表述不够清晰或者对于文章的结构认识不清等问题。
一、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增加写作文化内涵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生涯中,培养写作可以是从阅读起步,想要锻炼好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经常带头参与广泛的课外阅读。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强调“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两者才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例如:教师在教学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一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北京热闹有趣的节日气息,这样的描写手法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文段:“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巧妙运用了比喻,衬托出“腊八蒜”的味道和样子很是诱人,“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指的是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让人身临其境。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就可以大量阅读他们的文章开始,学生能读透,沉浸在文章中,细细品味不同作家的描写特点才能模仿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二、训练优秀逻辑思维,造就写作高分文段
学习好的写作与逻辑思维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好的文章能不能条理清晰,表达给读者的中心思想是否传达到位,描写顺序是否得当等都是逻辑思维的体现,否则就会出现典型的记流水账式写作,这样的文章多写多练也是无益,教师可以从平时的课文学习中解剖,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定位。
例如:课文《藏戏》的开头先是以一连串反问的形式将藏戏的特点表达了出来,再引出了藏戏的发源,关于藏戏的传说,从中交代出了藏戏的面具含义,再写出了藏戏在藏族人民心中崇高的地位,表现出了藏戏的舞台简朴,以自然为景不用加以布置,剧情是依靠解说和演绎者的说唱,开场正戏结尾有固定的程序,藏戏的唱腔富有特色,动作丰富,不一而足,演出时间长等特点。这样的描写顺序清晰明了,突出了重点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学生在学习写作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借鉴,融会贯通,先引用这样的格式进行自我修改,比如可以以我们看到的藏戏角度描写进行读后感的小短文比赛,表达清晰后,再不断在写作的条理顺序上改进创新。
三、培养新颖写作方式,文章描写锦上添花
著名特级教师陆志平明确指出:“学校的语文教育要突出重点,就是要重读写。”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关注学生对写作的要求有没有理解透彻,要求学生对于写作描写对象要有清晰的写作定位,才能对写作方式变化了如指掌。
例如:教师可以与前一篇课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转变写作思路,像沈从文先生描写《腊八粥》的情节,就是从不一样的角度描写,从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出孩童对腊八节的喜爱之情: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他妈正拿起一把鍋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象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这样描写的腊八节从无形之中就吐露出了热闹之感,那么教师可以以此为例,让学生续写或者改写对话,让学生学着如何描写的同一件事各有特色。学生就可以从中学习这不一样的写作方式,得到提升,老师引导着写一点小随笔,不同题材的小仿写,对学生的写作会更有启发一些。
写作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重要的是积累和思维的转换。写作是情感的抒发,一种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不是死读书死学习、背范文、套格式。这样的文章空有阁楼,没有稳定的地基,在写作生涯中也不能长远。由此观之,想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写作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落实到位,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才能热爱写作,将它不断发扬创新。
参考文献:
[1]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4,(016):155-155.
[2]曹军韬.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36-3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