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与巫术、图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充满着神秘性。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面前,人们对一些现象及事物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说明,从而寄托于某种神奇的力量,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并随之产生了图腾巫术等原始活动。在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楚国;巫文化;屈原作品;影响
楚国自建国以来,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楚国长期以来受到中原各国的侵略和压迫与异样眼光所对待,楚人逐渐形成了对鬼神的敬畏,变得逃避现实。再加之在当时的中原文化的影响,楚国一直被看成是“蛮夷之地”,是一个落后不发达的民族。楚国与中原诸国虽然在政治、文化上早已有交流与沟通,但它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在民俗、艺术等方面更多地保留着本地区巫文化的特点。《汉书·地理志》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楚国因特殊的地位、历史和地理条件等,造成了楚国从王家到贫民百姓,都信奉鬼神之道,巫术之风盛行。据考古发现在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和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均出土有祭祀实物。实际上就是楚人尚鬼神重祭祀之风的实证,最重要的表现在于其对神灵和祖先崇拜与敬仰的态度。楚人在思想意识中信奉着神人是可以互相交流的。《九歌》中描写的神人之间的关系,相互缠绕,好像特别亲近又好像特别疏远,人与神关系相当的微妙复杂,我们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有些鬼神,楚人对其崇拜敬佩,如《国殇》中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屈原赞美他们“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有的鬼神,楚人觉得很和蔼可亲,屈原笔下的山鬼“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宛然一个含情脉脉、天真可爱,渴求浪漫爱情的妙龄少女;楚人对祖先等鬼神非常唯命是从,认为他们是可以理解楚人当时身处的环境的。楚人就是这样,有时相信鬼神的话,有时又很现实,认清自己。这种对神灵的执着态度,形成了楚巫文化的主体内容,具有稳固而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在屈原作品中,可以看到主要是以祭祀、卜筮、招魂等三种方式来表现出来的。
一、祭祀
祭祀是以供物敬事神灵,以求保佑的信奉行为。屈原的《九歌》描写了楚国民间盛大的祭祀场面,所祭之神鬼上至东皇太一,下至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将士鬼魂。此外,楚人对祖先也是十分敬重的,丝毫不会大意。《招魂》中可见,祝融既是楚人的先祖,也是楚人崇拜、顶礼膜拜的神灵。楚人祭祖的情况,也为考古材料所证实。如包山二号楚墓竹简所列祭祀名单中,不仅有先祖还有先王。楚人祭祀不仅祀神,而且安抚鬼神。屈原《九歌》中的《国殇》反映的便是敬畏安抚鬼神的祭祀场面。祭祀为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而英勇献身战场的民族英雄。楚人英勇善战、敢于为国家奉献自己生命的特点,在《国殇》中用凝重、深沉的格调表现出来。楚国人民在自然环境恶劣与物质环境缺乏的情况下并在北方各诸国强大军事与政治的压迫下,逐渐形成了英勇善战、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他们以败为耻,往往以死谢罪。这恰如《国殇》所描绘的:“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迢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最后投江也是顽强不屈性格的真实写照。目前,每年端午节期间,秭归县屈原祠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形式。
二、卜筮
除祭祀之外,卜筮是楚人信巫崇神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卜指龟卜,取龟兆以预测吉凶。如“吴伐楚,阳匄为令尹,卜战,不吉”。《招魂》:“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如《九章·惜诵》云:“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正是屈原占梦的表现。楚人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怀疑,就占卜来解释。《卜居》:“余有所疑,愿困先生决之。”《离骚》开篇“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人生子之际往往卜筮,孩子的名字用卜筮来命名,屈原的名字是伯庸,就是根据他的生辰时举行的占卜情况而确定的。目前在三峡地区就发现了卜筮的遗物。主要为卜骨、磬形饰、铜铃。主要发现遗址:宜昌朱家台遗址、秭归鲢鱼山遗址、石门嘴遗址、卜庄河遗址、巫山双堰塘遗址,万州麻柳沱遗址、忠县中坝遗址,秭归庙坪遗址、秭归何家岭、沙包岭墓地M1、秭归庙坪M30、M50、M86等均有实物出土。
三、招魂
除祭祀和卜筮之外,招魂也是楚地巫风长盛的一种体现。招魂是楚国人的一种独特活动,按照古人的观念,“魂”生于有生命的个体,人死了就变成了游魂。“招魂”是楚巫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在巫风极盛的楚国广泛流行。楚辞《大招》和《招魂》都是巫术作法时所唱的词,据文献显示招魂的时节一般在春日。《招魂》中也有:“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菉苹齐叶兮,白芷生。”“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目前秭归屈原艺术团经典剧幕《礼魂》仍在上演。
从以上三种楚国巫文化表现形式来看,楚人虽然一方面尚鬼神崇巫卜,另一方面在巫风的气氛中,又不乏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使楚人的信仰生活饱含人情味和现实性。那么身为楚国忠臣的屈原是怎样看待楚国巫文化呢?
首先他表示接受与采纳。为了倾诉自己的爱国情怀,为了表达其对未来美好事物和理想的追求,特别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理创痛和波折,屈原也同樣吸取了楚国巫文化等某些元素来撰写作品,从而使楚辞等文章充满了神秘色彩,让读者对其产生好奇感。在屈原充满浪漫激情的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包含了许多远古的传统的神话传说,这正是楚国巫术文化的艺术性再现。《九歌》中的日神、月神、大司命、山鬼等神话故事很大部分即出自《山海经》,可见楚文化在屈原作品中有体现。
其次,他也是认清社会现实并对其产生怀疑。屈原作品中的楚国巫文化只不过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素材,是用巫文化把他想表达的思想表现出来而已。通过对屈原作品的了解,可以分析屈原首先具备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情操,然后综合运用活动等形式予以表现。其实屈原自己对占卜的结果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如《离骚》:“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这也是证明他是一位清醒的政治家、哲学家他对巫事活动并非全盘接受。
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屈原作品在文体形成中,除巫文化外,其诸子散文、游士说辞、楚国民歌都有很大影响。其作品的部分内容对上古巫术神话及民俗有着生动而丰富的反映,但这些只不过是屈原表现其思想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屈原是灵活运用了楚文化中的巫文化,才使得他的文章更加神秘而精彩,屈原不是巫文化的先行者,而是运用和收益者。毛泽东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从屈原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魅力,我们说屈原的诗歌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作为一名屈原祠的工作人员,将继续发掘屈原文化内涵,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1.刘玉堂,贾继东.楚人祭祀礼俗简论,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2.王志:《屈原与巫文化关系研究》,2006年吉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3.鄂博三峡考古队第三组:《宜昌县朱家台遗址试掘》。《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
4.屈原:《九歌》,《国殇》,《离骚》,《招魂》.,《卜居》等作品.
5.吉林大学:《湖北秭归石门嘴遗址发掘》,《考古学报》2004年4期.
6.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秭归卜庄河》,科学出版社,2008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巫山双堰塘遗址考古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8.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9.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10.李学勤:《论包山简中一楚先祖名》,《文物》1988年第8期.
11.周昊,付珺.刘继东:《三峡地区楚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卜筮遗物》,《“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78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