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小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教学科目,一直以来,学生的数学成绩备受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很多家长和教师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都放在了做练习题上,依靠“题海”战术,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思想是不正确的。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是在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只是依靠做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的课堂学习效率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课堂
以往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只是以学生能否完成数学作业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理念只会限制学生的发展,禁锢学生的思想。众所周知,课堂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只有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才能让学生综合发展。构建高效的课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其次是能够让学生沉浸在课堂的学习中,最后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是一门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的学科,其中很多的题目都源自学生的日常生活里。因此,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挖掘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找出藏在数学中的生活。[1]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编一个数学故事设置生活中的场景,让小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这样编故事:小明和妈妈去买菜,白菜花了三元,土豆七元,西红柿十元,萝卜花了五元,卖肉又花了二十元。小明看见旁边的小卖铺有冰淇淋,要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冰淇淋花了一元。最后付钱的时候,妈妈给售货员阿姨一种红色的钱,但是售货员阿姨却给了妈妈很多张花花绿绿的钱,还有妈妈买的蔬菜和肉。小明很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只给售货员阿姨一张钱,带走妈妈买的东西,还能让售货员阿姨却给了妈妈很多张钱。讲完这个故事,教师就问小学生有没有遇到过像小明一样的困惑。知不知道妈妈给的那张红色的钱是多少元的。然后教师拿出几张钱币,看看学生认不认识钱。像这样通过编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听故事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二、问答式教学,引导小学生的深入思考
小学生因其年龄的特点,在自控律方面表现得比较差,需要教师的时时提醒才能保证课堂的听课效果。所以,问答式教学方法十分适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问答式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思維活跃力,推动学生的思维向前。[2]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道具,如可拆分的道具苹果、可拆分的小木棍。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在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把蛋糕切成八份,你吃了其中的一份,那你知道你们吃了这块的多少吗?”。让学生回答。如果有学生回答八分之一,教师就继续问,“如果我这里有一个苹果,分给四个同学,每人得到这份苹果的多少呢?”。然后教师将八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相同点是什么?并让学生思考,八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与数字“8”“4”还有“1”有什么区别。经过一番的问题导入,引出分数的概念。
像这样一步一步地、层层递进地提问学生问题,让学生按照一定数学逻辑顺序思考问题,最后将学生引入到该堂课的正题,既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教学课堂的思考中,又能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组讨论式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小学生溜号的方法就是把小学生投入到充满学习的氛围的课堂中。小组讨论式教学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的依照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例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对该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首先,教师先出几道笔算题。如“21+79-32、36÷6×5、58+6÷2”这样的题目,让学生熟悉巩固四则运算的法则。然后出几道像“28÷4×7、63÷7×8、45+8-3”这种能够口算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之间比赛,看谁算的最快。然后在让每组学生想出一个与该堂课相关的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如果能够解决的则说出解决方案,如果不能解决的就询问老师。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与研究,是让学生沉浸学习的最好方式。
讨论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处于主导课堂的地位,让学生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不仅如此,讨论式交流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发展,还能构建和谐融洽的教学课堂。
高效的学习课堂的构建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以及学习氛围的重视,就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丽芳.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5).
[2]陈开丽.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2016(3):91-9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