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重点学科,其中古诗词更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便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典范,对小学生的发展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创设生活情境、设计课堂的互动问题、引导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讨论了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堂好课可以对学生的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形式。学生深度学习古诗词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多元整合教学手段,为学生古诗词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一、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营造生活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育部门指出语文应该一步一步的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学习古诗词中感受生活,在古诗词中了解到生活所蘊含的道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人类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实际的条件,为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教学做准备,这样所得的语文思想与古诗词知识才有可能对学生们的发展起作用。
比如,在讲授《小池》这一首古诗时,古诗中充分展现了夏天的美丽,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夏天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情景。如:将课桌比拟为荷花、班上的学生们作为蜻蜓、并且将一整间教室作为荷塘。同时,在讲解时,也应当具备极强的趣味性:“亲爱的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活泼的小蜻蜓,在夏季饭后傍晚悠然自得的在荷塘里飞来飞去,周围全是大片大片的荷花,飞累了便可以在荷花上驻足休息。”这时借助班级多媒体放上一曲令人舒适的钢琴曲,将窗户打开,老师又说:“同学们,让我们将这想象成是夏季那凉爽的微风,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美好的傍晚吧。”这时,可以观察到有些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所想象的世界中流连忘返。创设生活情境使得学生们既增加了对生活的体验,又能充分的学习古诗词知识,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魅力,并且不会感到学习古诗词枯燥无聊,从而产生了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懂得了古诗词与生活的关联性。老师应该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每堂课的内容服务于学生。
二、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用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探究的有效途径。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教师深入探索。课堂有效的提问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提问时,教师还应该多元的观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互动性。以环环相扣的问题烘托课堂气氛,逐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心意思。
例如,在学习《石灰吟》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预习,明确这首古诗的大致意思,在课堂的前三分钟可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来作为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在具体的剖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字词的意思展开分析,如提问:“同学们知道石灰是什么吗?或者知道‘吟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应该留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最后教师总结道:“石灰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经过焚烧外观变成了白色的石头;吟,是指歌颂的意思,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的名称...”在对题目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开展文章的讲解。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该本诗的知识点牵引出。如:“本诗的作者是于谦,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石灰是从什么地方提取出来的呢?、‘当你们看到这个石灰提取的过程时的所思所想和于谦的一样吗?接下来教师就带领学生探究和讨论问题。”如此,学生们的好奇心就会被勾起,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体会诗词情感
从现如今的教学课堂现状来看,由于课堂时间不足的限制,教师往往为了赶学习进度,而忽视了在课堂中为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自主的体悟诗歌情感。
比如,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教师们可以把班级学生分为五人一组,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阐述对本诗的理解。并互相交流,再引导学生思考:“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接着教师提出:“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自主思考:“到了后半夜,天生只剩几颗星星了。”又如提问:“本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并引导学生找出视觉、听觉、嗅觉的词句。只有给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身体会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好奇心,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高效的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以及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只有老师的认真负责与师生之前良好的配合与沟通,才能共同促进教学的成功。一个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教,学生可以更好的吸收,以便教学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余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祖国,2017(8):213-213.
[2]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012):193-19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