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行为导向;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行为导向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教学思想,这就意味着,在该该思想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其中加入各类相应的教学方法,讓学生的学习质量充分提高。在目前的教育过程,发现多是将这一教学思想完全视作教学方法,这导致学生只是接受了某一项或者多项教学指导,对于学习思维、学习跟踪、知识体系构造等内容未能涉及,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1.互动性体现不足。行为导向的核心特点是,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其他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时间段,都要可以体现互动性,互动性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不足体现在,教师授课过程很容易陷入教师的“自我表演”境界,该过程,即使教师授课的内容再全面,由于无法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依然会导致学生无法提交信息,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认为教师并不主动反馈课堂信息,导致教师与学生实际上处于思想、思路、思维上的脱节状态。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不足表现为,教师通常会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学生之间自然难以形成稳定的交流体系。[1]
2.讨论性体现不足。语文学科中,为了可以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更好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以相应的观念模式,加深知识的理解程度,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要主动参与知识讨论过程。目前的讨论性不足表现为,教师并不主动和学生讨论相关知识以扩展学生思维,同时学生在课前课后时间也并不对某项知识主动讨论,成因是,一方面教师认为课堂上的集中讨论工作不必要,同时认为该过程会占用教学时间,后续教学压力更大,所以主动放弃该方法。另一方面语文作为较为感性的学科,学生认为日常生活中已经处于汉语语境,无需投入额外的精力用于语文学习。
3.跟踪性体现不足。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亮点是,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和非课堂行为,共同分析后续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建成成果跟踪机制,且可以分为短期跟踪和长期跟踪,短期跟踪知识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跟踪,长期跟踪是一个学期乃至整个中职教育时间段内的跟踪。目前的缺陷是,建成了跟踪思维的教师只是完成短期跟踪任务,长期跟踪落实效果较差。成因是,教师认为若采用长期跟踪模式,要和学生在非授课时间与学生交流,该过程有侵占学生生活和娱乐时间之嫌,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故而一些教师汇主动摒弃该方法。
二、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1.互动性体现方法。对于互动性,可以分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节省教学时间,可以将这两项互动工作在同一时间落实,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参与课堂。采取的方法是,在学生之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授课过程,教师发布研究内容,让小组内的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该过程教师在各个小组间走动,随时参与到小组讨论过程。[2]比如对于课文《小石潭记》,学生的文言文掌握水平不一定支持学生的整体理解,此时教师在授课伊始,就可以向学生说明,可以在授课过程随时举手向教师提问,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会让同学之间专门讨论。比如“拳石底以出”一句,学生提问“拳”字是通假字“全”、“蜷”还是“像拳头一样”?此时教师不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含义解释,而是询问学生的本身看法、该问题的形成背景以及自身有倾向性的解释,之后对不正确的解释进行勘误,正确的释义加以解释。对于涵盖文章本身内容,或者作者评价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互动讨论,扩宽语文思维,如某学生提问“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仁人的评价标准,而柳宗元说‘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明显受到外物的影响,是不是可以说柳宗元并非古人意义上的‘仁人呢?”,该问题涉及多个因素,不同的学生对柳宗元的开发自然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内部讨论。
2.讨论性体现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内部讨论,之后再开始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正式讲解授课内容。比如对于课文《雷雨》,教材上体现的内容仅体现了鲁大海带领的工人群体与周朴园的矛盾、四凤和周萍的情感、四凤与鲁侍萍关系等,学生阅读之后仅仅可以了解一些简单的任务关系。教师可提出探讨问题“从课文中,你能够找到那些矛盾?能够推测出哪些事件?”,之后让小组内部讨论,此时教师观察不同小组的讨论内容,并根据情况参与,如某小组的讨论集中点是,周朴园是否是一个剥削者,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参与该小组的讨论,并广泛听取学生的观点,观察学生是否具有文章段落的总结分析能力。之后讲解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话剧《雷雨》。
3.跟踪性体现方法。在跟踪性的体现过程,教师要能够了解当前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分析在目前的教育过程,是否需要帮助学生总结并说明其他类型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求职信的写作方法之后,讲解完成之后的家庭作业自然是写一篇求职信,教师认真批改之后,向学生说明其当前的知识掌握问题。之后单纯要求修改问题,之后讲解时间到1周或者2周时,让学生再次写一篇求职信,跟踪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
基于思维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互动性不足、讨论性不足以及跟踪性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解决方法为,全面根据学生的行为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体现这三个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小容.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77.
[2]唐晓旭.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8(02):71-72.
作者简介:
李慧渊(1975-),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育教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