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是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进行分析,根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从教学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并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实现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空间想象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数学学科迎来了众多挑战与机遇。在现阶段的大教育环境下,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依旧沿用了比较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进行知识讲述很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而逐渐降低,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小学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转变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提高,并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发展。本问就对小学学生数学学科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提升,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虽然小学学生年龄较小,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事物,并且在脑海中拥有了一定的印象,获取了许多经验。学生在脱离了实际物体之后,也能在脑海中非常清楚的构建相应的模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就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充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经常会接触到的人和事物,有效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的空间知识经验更加丰富,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锥相关内容时,笔者事先让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与圆锥形状相似的物品。农村小学学生从小会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会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事物,并找到与圆锥体相关的物品。学生积极的寻找与圆锥体相关的实际物品,在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活动,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将脑海中已经构建的几何模型与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互相印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渐形成。然后笔者会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几何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当中的相关物品相互联系。将这些比较抽象的空间几何模型与他们所熟知的生活物品一一对应,从而逐渐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的數学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二、通过有效实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所学的数学几何知识在脑海中印象深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需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折、刻、剪、画等,通过不同尝试,刺激各种感官系统,让学生积极参与,将平面的内容在脑海中逐渐转变为立体模型,有效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里以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为例,笔者在教学之前准备了一些教学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材料根据立体几何点、面、棱的相关特征,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成功的搭建两个立体模型,并且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和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所加强,学生也能够自主地完成对应的计算。通过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大帮助。
三、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农村地区小学多媒体教学设施也逐渐普及。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施的运用,为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施可以将立体几何图形,以动态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将这些知识内容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虽然教师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只能理解比较简单的内容,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而一些稍微抽象的知识内容,则会因为学生自身想象能力的影响而无法理解。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平面的图形内容,以动态化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空间观念,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柱的体积”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在圆柱体切割之后会呈现出和哪种形状,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分析所得到的这些形状与圆柱体有什么联系。并且教师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课件,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形式,通过有效模拟让学生想象力更丰富,并且轻松地理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空间理念。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通过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在感知、体验、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空间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多样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如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J].新一代(理论版),2018(016):P.103-103.
[2]宫厚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J].教育科学(引文版):00286-00286.
[3]傅培根.于空间中想象于空间中提升——小学生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华少年,2019(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