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创新技工教育,加强农村技能型人才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20268
夏纯纯

  摘 要:技工教育是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是国家对企业技术革新做出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技工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农民素质良莠不齐,师资力量薄弱、校企合作不畅等,严重影响到技工专业素养的提升,也使农村人口进城务工陷入僵局。

  关键词:技工教育;农村;技能型人才

  一、利用技工教育培养农村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最基本的能源动力,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商业化日益繁荣的今天,粮食也从生活必需品转化为一种特殊商品,成为农民发展农业经济,换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先打农民利用先进机械设备进行种植与收割,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利润空间,但随着农副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农民个体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过技工教育的开展,使农民能够快速掌握最前沿农业科技,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竞争力,为农村共同致富奠定良好基础。[1]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批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但因自身素质不高,缺乏一技之长时常被企业拒之门外,技工教育的创新发展标志着农民可以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提升农民技工整体素质水平,更快更好的适应企业上岗需求。

  2.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举措。在过去,技工教育效仿义务教育模式,通过统招获取生源,并开展全日制授课模式,然而教学内容与义务教育相比没有本质差异,更没有突出农业技术这一重点。与此同时,由于教学资源不佳,学生能够接触实践的机会不多,只掌握片面的理论知识,这也与技工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随着农机技术的推广,农村出现大范围的采购热潮,虽然使得落后保守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观,却也产生了管理与经营上的风险。技工教育的推广能够帮助农民掌握农机设备的正确使用途径,并着重维修与养护,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

  与此同时,新技工教育的模式更加灵活,可以到农民家门口进行集中授课,也可以在校开展系统性教学,使农民学得有保障、有质量,也使技工教育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利用技工教育培养农村技能型人才的有效策略

  1.更新观念,加强对技工教育的正确认识。与学历教育不同,技工教育致力于培养实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技工院校与教师转换思想,能够意识到实践在技工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若想改善这一现状,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与技校合作,改善社会对于技工教育歧视的态度,打破技工教育与实际生产劳动间的壁垒,带领农村技工尽快走出困境。

  企业需要能够快速参与生产的技术型人才,技校开展技工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企业提供人才,这是校企合作的平衡点。教师必须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认识,一切教育工作都应以学生掌握技能为前提,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考量,至此才能打破当前校企合作沟通不畅的尴尬局面,提升技工教育质量。

  2.构建现代化农民技工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思想,重视突出教学主体的地位。对此,技工教育应当树立起“全面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情感的干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一方面,教师应着重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带领农民学员了解社会事实,掌握农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成为农民学员认识外界的纽带,通过多媒体的可视化功能,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使学生实践水平真正的得到提升。

  此外,校方也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技工教育网络管理体系,在系统中增设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资源等模块,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也使管理工作更具有层次性。

  3.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技校生本身存在自卑心理,对于学习与生活感到懈怠,时常半途而废,而兴趣的引导犹如一剂强心剂,帮助学生摆脱故步自封的局面,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的学习活动当中。对此,教师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也要突出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开阔眼界,享受学习氛围。例如,电气工程在农村机械生产与维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模式,将实践情境设定为一处耕田,需要学生发现农机存在问题并给出维修方案,以此来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此外,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的机会与平台,给予学生更自由的探究空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除课堂教学外,教学地点也可以设立在企业生产车间,或农田大棚等,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成立研究小组,小组可自行选择研究课题与范围,诸如生物降解、空间内氧气循环、水电路故障及维系等,使每一个学生的长处都得到发挥,从而提升学习自信。

  4.强化依法执教的落实与实施。技工教育应当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則,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围绕《教育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展开,合理筹措教育资金,科学开展教学活动。针对违法乱纪的教职工人员严惩不贷,校企合作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以合同与协议等资料为凭证。通过法律制约,使技工教育风气得以改善,创设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技工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系统而漫长的过程,技校需面向农民学习群体,改进教学方案,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技工教育体系,从而使农村技工的能力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怡敏.创新技工教育模式,培养高端技能人才[J].职业,2018(26):38-39.

  [2]张斌.用高质量的教材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面向新时代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建设[J].中国培训,2018(09):29-3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