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广电媒体中最基层的媒体,县级电视台应该充分发挥平台特点和优势最大化、本土化,在“接地气”中融入人文关怀,持续打造亮点,不断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接地气;零距离;正能量
作为媒体中最基层的电视传播机构,县级电视台无疑在舆论宣传报道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为反映民生和大众的触角零距离的延伸到了乡村的角角落落、平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么,作为县级电视台,该如何“接地气”呢,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传递出“正能量”呢。
一、坚持三贴近,坚持“走、转、改”
县级电视台因为处于整个电视媒体的最底端,所以它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无论从范围还是反响度都与国家和省市媒体无法比拟,这些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先天不足”。那么县级电视台要想在创新中求突破,促发展必须坚持三贴近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样才能激发其宣传报道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河南省南乐县吴村的小麦麦田里,在我身后呢?大家可以看到,由该县农业部门专业技术服务队组织的悬挂式喷雾器正在紧张的作业。像这样的一台喷雾器一天可喷洒麦田600亩,相当于传统人力技防队一天作业面积的30倍。”这就是基层电视台记者春季麦田管理时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采访的一个片段。相比于市级以上媒体,县级电视台深入基层采访更具有时间和地域上的优势。
当然,特定的采访领域只是一个表象。深层次的采访还在于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在民俗文化、语言特点等方面更加贴近、自然,更加真实、生动。
二、延伸新闻触角,力求有的放矢
基层采访必需与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言之有物,才能有核心内容作为支撑。
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新闻宣传报道中的一项重点。贫困户的脱贫励志典型,以及扶贫书记和帮扶队员的奉献感人故事都可以作为新闻宣传中的亮点。
比如:我們有关脱贫攻坚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典型报道“驻村第一书记”《郭冰:脚步丈量民情 实干尽显担当》。所谓“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摆脱“等、靠、要”的旧观念,从思想上脱贫,是驻村书记需要解决的第一道关卡。该驻村书记还积极组织帮扶单位的党员、村党员和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了党员“N+N”入户帮扶活动,使帮扶单位的党员和村党员到贫困户家中宣讲党的政策,根据致贫原因于贫困户制定“造血”式的帮扶计划,让贫困户体会到了党的温暖。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运用现场声、同期声等报道手段,把一位扎根基层、心系民情,勇于担当的驻村书记形象展现在了电视荧屏上,也走进了老百姓的心中。
三、要把镜头多对准老百姓,在新闻报道中传递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视习惯和欣赏水平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县级电视台作为广播电视系统最基层的媒体,受到了来自网络和新兴媒体空前的冲击和挑战。在媒体多元化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接地气,留住受众,持续创新报道方式,不断增强可视性,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今年恰逢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为庆祝祖国华诞,深情表达华夏儿女的赤子之情,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以“快闪”这一新兴方式,录制经典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而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适时加入这一方式。除了对抗战老兵、最美教师、文艺表演者和小学生代表的同期声采访,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各个阶层、社会各界人士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还可以以现场声的方式,穿插快闪歌曲,从而使整个新闻报道充满了爱国热情、人文关怀。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把镜头对准百姓,才能捕捉最鲜活的新闻点,把镜头聚焦民生大事,才能采写到最有价值的新闻。让百姓唱主角,让民生上头条,这是当下基层媒体最应该探索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提出“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这一重要论题。而全媒体的内涵“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同样需要我们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深刻学习和领悟。站在新时代全媒体发展的潮头,新闻工作者要做勇敢的“弄潮儿”,把全媒体思想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顺势而为,上通天线,下接地气,在创新发展中打造新典型,讲好新故事,传递正能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