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语》“学”字浅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5817
罗懿?石佳

  摘 要:作为占据中国社会几千年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论語》是其思想集大成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研究“儒学”的源泉。《论语》以“学而篇”为开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开篇首句的首字即为“学”字,其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本文将从“学”字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怎样做四个维度加以解读,以期加深对《论语》“学”字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论语;释义;意义

  《论语》以“学而篇”为开篇,朱熹曾评此篇为“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1]而开篇首字恰为“学”字!因此,欲探其义,则不得不正本溯源,且看下文。

  一、是什么--“学”的释义

  “学”字因其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而历来为学者所推敲。譬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学”字道:学之为言效也,即“学”是指后觉“仿效”先觉。李征在《论语新解》中从字根分组角度阐释“学”的意旨,指出:“学”(學)是会意字,“从臼从爻从宀从子,四个字根分三组会意,表示孩童在室内学习用双手演算算筹”,[2]此处“学”的本义便指学习;邓球柏从《说文解字》找到依据,认为训“学”为“觉悟”,觉悟是修身的内省境界,因而“学”是指修身内省。

  在笔者看来,朱熹的“效法”之解释说白了就是照着别人的做法去做或学习别人的长处,这就缺少了一个内化的过程,终究只是“邯郸学步”。李征从字根分组的角度解释,只强调了一个动作过程,没有指明学习的源头或自身主动与否。相比于前两者,笔者更推崇后者的观点,即认为“学”乃觉悟之义,即指修身内省。修身乃“平天下”之基础,而“学”乃“孔门第一义”,二者地位正相契合。

  二、学什么--“学”的内容

  清初学者黄百家在《求仁篇》中言:“孔门之学,莫大于求仁。求仁之外,无余事矣”,可见“学”的内容为“仁”。今有傅佩荣在《论语的智慧》中认为“学”的内容为“传统”,包含典籍和技能两方面。前者以“仁”为学之内容,固然不错,但却把孔门之“学”范围缩小,只涉及抽象的部分层面。傅佩荣先生的观点则摒弃了只关注抽象的部分,兼顾了抽象与具象的统一。

  在前人探讨总结的基础之上,笔者倾向于二者观点的融合,即认为“学”的内容包括以下三点:一为道德的修养,二为典籍的学习,三是技能的学习,这三者由后而前起到基础性保障意义。

  作为“学”的内容之一--“道德的修养”,其精髓就在于以“求仁”为最高目标。《吕氏春秋》云:“孔子贵仁”,《孔子家语》中说孔子“汲汲于仁”。这些论述不无道理,孔子及其儒家认为“仁”是美德的集中典范,也是其他优秀道德品质的核心,义、礼、信、孝、悌、忠、敬、温、恭、俭、让等都有“仁”思想影子,最终归宿也都为“仁”。

  作为“学”的内容之二--“典籍的学习”,其的确立也是有章可循的。典籍是前人思想的结晶,对其养分的汲取可以为“道德的修养”打下基础。诸如《诗》、《书》、《礼》、《易》、《乐》等此类儒家经典就是很好的养分吮吸的来源。学习它们,可以“兴观群怨”、鉴往知来、立身处世、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等。

  作为“学”的内容之三--“技能的学习”,这就超脱抽象层面,归于现实,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指包括祭祀、丧冠等在内的礼法,其操作繁琐,需要耐心学习。乐是指包括鼓瑟、击磐等在内的乐器演奏,行礼配乐,方添庄重之气息。射即为射箭,御则指驾车,可做安邦卫国之用。书是书法,传意达情有赖于此。数是算数,涉及智的层面,在日常百姓生活中也有用处。这些技能适应生活需要,生活问题解决了,方可追求精神层面得更高目标。

  三、为何学--“学”的意义

  考究孔子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一生“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周游列国就是期望能够寻找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抱负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属于孔子之前的时代,掌握这种机会的人正是“君子”。纵观孔子学习轨迹以及育人之道等,便可明了:孔子所说的学习之道,就是一种修身之道,通过修身以增加涵养,最终达到“君子”的境界。也唯有做到修身,才能齐家、才能治国,最终达“平天下”之目的,说到底其意义也就在于为儒家的终极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

  四、怎么学--“学”的方法

  探讨完前面学的释义、内容及意义等问题,下面将触及到富有实质性和开拓性意义的有关怎么“学”的问题。下文将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这两个角度给出回答。

  1.学习态度:乐学。《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记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在孔子看来,好学这一学习态度是必须的,但更高层次的积极态度应是乐在其中,抱有乐的态度去学,则学习将会变为一个的主动性的过程,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在此方面得到理想印证的是孔子本人和“七十二贤之首”颜渊。孔子自认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也曾赞叹颜回道:“贤哉!”,虽居住在简陋的小箱子中,只有一竹篮饭,一瓢水,“回也不改其乐”,能忍受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困清苦,这便是“乐学”使然。

  2.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习”多解释为温习之义,然而笔者更推崇“践习”之义,因为“学”的内容的最终来源就是生活,而生活恰是需要去实践、去体悟的。唯有将较为机械的温习深入发展为灵活的践习,才能在此之中收获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快乐,才能将“学”之内容落到实处。学以致用的重要意义,在《大学》中也有体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此句中“修身”“正心”正是从“学”中得来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9页.

  [2]李征.论语新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1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