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教学中,“权威导师”的教师形象早已过时;新课标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许多老师也开始了探究学习,这固然已将学生的被动地位转变成了主动地位,但事实上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声情并茂,最终还是以“自我感觉良好”作为了课堂效果的终结。
学生到底能不能跟着你的设想真正实现自主的学习,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共情”。“共情”是心理学概念,但沿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所需,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求知被理解,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的意识,那一堂课无论内容多与少,学生定能有更多的收获。要达到“共情”,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情的不同,演绎不同的角色,教师引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情智双修,充分体验感受、交流探讨,传承发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做一个倾听者,建立有效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倾听”作为新课程中诞生的新理念,走到今天,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倾听。“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让教师习惯了说,殊不知,只有先学会倾听,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有效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才能让心与心拉得更近。
1.倾听学生的困惑。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一每次面对新的面孔,老师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是倾听。听他们对“何谓语文”的看法,听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困惑,听他们对即将到来的语文学习的渴望,听他们对即将要陪伴他一起走进高中语文学习的老师的期望。只有听过了,教师才会在心中布下教学的阵网,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建立的语文体系中,心甘情愿地随你自由翱翔。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何愁他们的语文学习没有效果!
2.倾听学生的讲述。
想让了解学情,达到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少说多听,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提前让学生围绕不同的话题,在课前进行几分钟的展示,每个人讲自己的故事,或讲别人的故事,要求仪态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流畅,情感到位。在讲述过程中,他们听了,说了,写了,也有人也用心去品读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字目标便在这每天的三五分钟得到了完美的落实。学生在展示的同时,锻炼了胆量,训练了口才,找到了自信,他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当他能主宰自己的课堂时,他获得的快乐怎会是坐在教室等待喂食者所能感受到的呢?老师带着微笑,带着鼓励----静观、倾听即可。
二、要做一个煽情者,创设新情境,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对语文课兴味索然,他们找不到文本情感的源泉,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情感体验。而勾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一定要会煽情。煽情,是发自于自我的真情实感,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的情感源泉,“煽动”学生发挥想象,创设新情境,将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
1.以情共情。
感情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无以有情感。教师能用真情煽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激情火焰,形成一个情感的海洋,达到“语语悟其境”之境界,何愁学生不能领会作者的用意,不能理解作品的感情?
譬如教授散文《巩乃斯的马》,学生对文革的政治气候有些许的了解,并无太多体会,因此很难理解在巩乃斯大草原上,群马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会使得作者“发愣、发痴、发呆”。怎样寻求共鸣?学生对文革或许体会不深,但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被无视的痛苦,被压抑的绝望,不妨让学生说一说当时的感受,当情感的洪流被卷起,当生命的体验被勾连,再来听老师讲述十年浩劫对人思想的禁锢。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他们才会理解在那个与世隔绝、生活单调、充满潜伏危险的年代,只有在草原上的马,才能有如此的淋漓尽致的生命境界,才能理解作者见到群馬奔腾后的酣畅痛快。
2.以读生情。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常满腔热情,声情并茂,可学生却心如止水,无动于衷。这只能怪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做好功课,没能有力地“煽动”起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他们无法进入情境。
《春江花月夜》的美一个“读”字尽显。这首诗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诗歌的意境营造和情感的溶入都是不断变化的,“江上月”激昂、柔和又平静;“哲理月”深沉、舒缓;“人情月”感伤、哀惋。教师如若能配乐深情范读,用时而柔和平静,时而哀惋感伤的语气中将学生带入伤感却并不颓废,哀伤却境界开阔的诗歌意境当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迷茫朦胧的月色中,浸入美读酿成的美境中,那种高昂情绪中产生的想象和顿悟以及跃跃欲试的萌动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用美读来煽动学生的情绪,用情感的渲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深入诗歌的意境。让被动的吸收变为主动的求知,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地带领学生体验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从而进一步去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
三、做一个引领者,开设整本书阅读,创新“大语文”教育
1.引领学生阅读。
语文课堂多年来重“篇”不重“书”,很少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小组一起学习,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讲座,教师只需提出目标,组织活动,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学生读余华的《活着》,有人说自己第一次思考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有人说读完太压抑,好几天都没睡好。这说明他们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了作者想带给他们的撞击,当学生用笔记,用汇报表演的方式展现书中的场景时,有学生的眼湿润了。曹禺的《雷雨》,在课本只选取了一幕,要求他们整本书阅读后,他们开始关照自身,学会理解,思考亲情、爱情。整本书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文化熏陶,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2.引领学生创新。
阅读古典叙事诗,除了课堂的理解背诵,有无办法让他们深入解读?当然有。《静女》中女子的活泼可爱,男子的憨厚痴情、《氓》中女主人公的勤劳坚毅、男子的负心决绝,《孔雀东南飞》兰芝的贤惠痴情,仲卿的隐忍负重,让学生编成课本剧在舞台上演出来! 课本剧的编写,要求学生对内容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培植感情,相互协调与配合。一台课本剧,能挖掘学生无尽的潜力,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语文的综合素养。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地方,我们要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牵上联系,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建立开放型的教学课堂。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创新,与之共情,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传承传统文化,构建语言,发展思维,提升审美品味。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求进,这才是新课标课堂模式下需要的教师角色定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