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背后
◎ 萧秋水

我做决定通常比较快,尤其是一些并不是多么重要的决定,比如想买苹果Air笔记本,正逢商场搞促销活动,立刻就买了。有些东西就算买错了,也不过是亏一些钱而已,毕竟节省了那么多纠结的时间,也算不上损失。
有个段子说比尔·盖茨丢了钱,他一定不会去拣,因为拣钱的功夫就可以赚更多的钱。这个段子未必真实,但道理没有错。在生活中,并不是弯腰拣钱那么简单,很多东西都有它的隐形成本,只是一般人注意不到,但的确可能造成比金钱损失更大的损失。
当我看到有些人为了买一本几十块钱的书犹豫良久,总忍不住叹息。人们通常不会计算自己的时间值多少钱,但其实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另外,下决定快并不代表盲目选择,而是需要知识积累,长期积累下的直觉成为明智的决定,虽然决定时间短,但通常不会出错。比如我购买苹果Air笔记本,是因为我用习惯了苹果的产品,一买来就能够上手,利用率也比较高。
除了购物,对于其他需要做决定的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我也不是一味地忙碌,对我而言,休闲、娱乐都很重要,有时候我会花一个下午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啃着芒果、喝着茶,单曲循环放着歌。
有很多人都问我,他们可不可以也像我一样离职。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我给出的建议往往是“不要这样做”。我不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效仿的榜样。在每一种选择背后,其实都需要有东西来支撑,一般人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东西,如果仅凭肤浅的判断就做出自己的人生决定,那是危险的。
人,还是必须先要了解自己:我是谁?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如果你的方向和我的不同,我们的性格又有巨大差异,我走的路怎么可以成为你的参考路线?唯一可以参考的应该是我的学习能力和不断积极进取的精神。
所以,我们要多思考自己身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别人所说的建议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如果现在不适合,未来会不会用得上?若能够做到量己、量力、量时,很多忧虑自然就能消散。
(摘自《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新世界出版社图/Davide Bonaz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