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克服了传统科学教育只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弊端。这是站在人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幼儿成为未来人的素质教育。我们应当坚持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索科学的欲望;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积累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人。
关键词:科学;探索;激发;培养;兴趣
在自然界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是普通而又神奇的科学现象。当孩子们在科学殿堂的门口探头探脑时,我们教师要做一名好向导,正确引导他们走入科学的世界。因此,如何为幼儿提供自主的场所,并正确地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并投入科学活动,让他们的思维、手脚真正摆脱束缚,主动去创造和探索,并逐步培养幼儿对爱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成了我们研究与探索的目标。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解放幼儿的手脑,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
解放幼儿的头和脑,就是应改革一贯束缚儿童思想的观念、制度、措施及方法,开拓思路,使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以很好的发挥。解放孩子的双手,就是为幼儿创造各种机会,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摸、多动手、多尝试,从而丰富幼儿的感官,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为他们进行自身尝试性探索和创造提供信息资源和物质前提。因此,我们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尝试、多提问,在这种民主且自主的氛圍中,孩子会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为什么蜻蜓低飞就要下雨了呢?”、“为什么到了秋天树叶会变黄呢?”、“为什么铁块放在水里会沉,而铁船那么重却不会沉呢?”等等。这些提问都是经过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考、判断之后产生的提问,我们教师通过思考及学习借鉴,告诉了孩子科学的答案。这些知识很容易就被幼儿接受,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从小就喜爱搜集各种植物、昆虫以及贝壳、化石等,并将它们分类整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在父亲的正确引导下,居里夫人从小就做各种小试验,最终使她成为一名著名的女科学家。她后来在科学上取得的这些伟大成就,是与这种年幼时开始发生的兴趣直接有关的。所以,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巧妙地为幼儿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
1.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我们常常借助区角和墙饰等让幼儿尝试、探究,使他们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如:
在自然角,因为观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我们不仅饲养着孩子们带来的乌龟、金鱼、龙虾等小动物,还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观察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墙饰方面,我们根据教育目标、主题活动、季节特点,布置更新墙饰内容,如:“我爱秋天”、“动物世界”、“好吃的粽子”等,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图片,画的美丽漂亮的画,剪剪、西西、折折、贴贴的作品,布置到美术角里,小朋友们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展示在班上,受到致好评,同时,孩子们初步懂得了环境与人和动植物的关系。
2.利用大自然,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鲁迅也说过:“没有亲近自然的童年就不是真正的童年”。大自然是一本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自然教科书”,利用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正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好时机。如:在感知春天时,我们带领幼儿在自然角种植蒜、葱等易生长的植物。围绕着植物的生成过程,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研究那些奇妙的现象,共同感知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3.给予适度的引导,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幼儿充分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过多地限制和干预,应给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必要时可进行适度的指导,启发幼儿作进一步探索。
三、培养幼儿关心自然界、爱护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佳场所,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如:在设计主题活动“逛庙会”时,我们会带幼儿亲临绳金塔庙会现场,让幼儿亲自体验买与卖的乐趣等。孩子们也会在这种参与性的体验中,发现新的观念,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从小便自学地树立爱护自然和环境的意识。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着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品质。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探究活动起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愿我们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从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出发,把他们引向科学探索之路,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引导他们建构逐渐趋近与科学的概念。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幼儿科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