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班主任在向同学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担负起同学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然而现今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与学生的同时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因此。本文将从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德育特色;成立班级小组,共担德育任务;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德育教育三大方面进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
德育工作是高中班主任日常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一项。而如何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试从多角度探究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旨在帮助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取得更佳成效。
一、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德育特色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涉及方面较广,从政治教育到思想教育再到道德教育均属于其工作范围。从德育工作现状来看,不少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没有目标和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
比如,发现班内某位学生出现错误思想时仅抓住其中的一点错误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并未深究该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此种错误思想,从问题表面解决问题而不根治的方式治标不治本。[1]
德育工作不同于日常教学工作,其工作成效显现的周期较长,需要班主任做出长期大量的努力,因此明确工作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将班级同学特点与德育工作目标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班情的工作计划。
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的特点各具差异,因此在明确德育工作目标是应区分年级并结合本班学生具体情况。以高一年级德育工作为例,高一年级的学生大多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对未来的憧憬及人生目标不断变化,初步形成了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应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自主、自立、自强和三观的培养上来。班主任可以在每周五下午召开主题班会,通过老师讲述、观看励志影片以及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小游戏等途径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举止,培养学生自律意识、集体观念、自立自强精神,树立正确三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人生道路。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前,可以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为同学们讲述他们的经验教训和人生感悟,使德育真正走入同学们的内心深处。
二、成立班级小组,共担德育任务
德育工作广泛又细微,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人力量很难达到理想地效果。因此,班主任可以从班内挑选管理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将他们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同,覆盖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并且老师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代沟或隔阂,学生在老师面前并不能完全吐露心声,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就很难开展。借助班内同学力量,共担德育任务,使得同学们对德育工作认可度和接受度更高,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2]
关于班级德育小组成员的选择应该慎之又慎,最佳的方式是采用全班同学不记名投票制度。这种方式下选择出的成员更具有说服力,使同学们更易于接受,便于德育工作的具体开展。
在班级小组成员正式选出后,由老师根据这些同学的优秀品质和擅长领域进行具体分组,每组领域不同各司其职。作为高中班主任,要想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保证没有班级同学掉队就必须因材施教。通过班主任自己观察以及德育小组成员的情况反应来选定重点关注人群,这一人群名单最好每月更新一次,及时找出最需要帮助的班级同学,然后有所针对的开展德育工作,进而使得班级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德育
目前的高中德育多以口头教育或者书面教育为主,很难真正感化学生。作为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增加实践环节,将德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德育对高中生的重要性,提高自身道德思想修养。
例如在植树节时,老师可以带领班级同学在学校附近的荒地上种植树木或者为无人打理的树木浇水施肥,使得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环保意识。例如在重阳节时,老师组织班内同学前往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才艺表演或者帮助老人整理内务,甚至是陪老人聊聊天。
通过这些细微的生活琐事拉近学生与老人的距离,使得学生们体会到老年人的生活不易,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尊重老年人。
再比如在清明节时,班主任与同学们一起前往烈士陵园给那些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的人们敬献鲜花,班主任可以挑选出一两个代表性的人物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他們的英雄事迹以及伟大精神,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觉、民族自信。
其实这些实践活动也可以从我们校园内做起,例如每周选出两名同学去食堂体验食堂阿姨的工作,只有辛苦的工作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明白他们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背后总有人默默付出,进而增加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自愿自觉为社会做贡献,养成重视环保、尊老爱幼等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语
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德育特色,充分发挥班级德育小组的协助管理和榜样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德育素质,成为爱党爱人民爱祖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利娟.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功能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