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旨在锻炼幼儿手、眼、脑并用的能力,发散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感知自然、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自然资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增强幼儿的创作能力,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思路。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美术教学;运用
其实,将自然资源应用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教育思想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提出,就像陶行知先生说过的那样:“大自然本身就是活教材,它可以让幼儿们获得深刻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1]。
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活动是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教育活动,教师应该将幼儿的活动环境投放于大自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更为丰富、有趣的美术教学活动,从而最大程度地锻炼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幼儿美术教学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贴近自然,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想要将自然资源运用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幼儿亲自体验自然环境。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幼儿通过间接材料感知事物的方式远远不如用直接接触的方式有效。
对于幼儿而言,自然和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未知事物,他们对此充满想象和联想。幼儿教育工作者便要利用幼儿的探索欲为幼儿创设可以贴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环境。
让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走出幼儿园,亲手、亲眼接触现实社会和自然环境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不管是车水马龙还是自然风光,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良好素材。
例如,在春暖花开之际,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让幼儿亲眼看到冰雪消融、春燕衔泥、花草萌芽的景象,即使是路边一簇不起眼的野花在孩子们眼里也是生机勃勃的色彩。春天的线条和颜色给幼儿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平时美术教学中简单的色彩也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春天不一定是红色的小花、绿色的小草,它还可能是带着花香的春风、刚刚发芽的春笋,甚至可以是街道上脱下棉服的行人。教师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感受,然后启发幼儿进行积极地表现,从而帮助幼儿积累起大量地真实情感和感性经验[2]。
二、营造环境,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适当营造环境,可以让幼儿身临其境般地感知自然资源,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其中第一步便是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和提供尽情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幼儿拥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幼儿本身便是“自然之子”,他们对于自然地感知是成人所不能及的,所以幼儿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
为此,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就应该为幼儿提供接触自然和感知自然的机会,通过运用自然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环境中的美术教育课堂,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在更加广阔和开放的空间进行体验、感知、表达的过程。同时,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然开放的美术教育环境,还可以吸引孩子们投入其中,这样的课堂环境会让孩子们以更加轻松和愉悦的心情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更有利于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想象,并以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到的事物为基础进行描绘。
比如清澈的溪水、嬉戏的蝴蝶、唱歌的小鸟、各种形态的小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幼儿最直接和真实的表达。教师还可以组织“树枝蘸画”的小游戏,让孩子们每个人挑拣一个小树枝,用小树枝蘸颜料然后印在白纸上,印出来的图案是什么幼儿要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出来,然后以此为基础让幼儿完成属于各自的那幅画作。有的孩子觉得自己的“蘸画”是小梅花,有的则认为是小燕子,还有的孩子觉得这是一支冲天而上的火箭的雏形。通过创设自然环境,可以让孩子们主动发现美、创造美,不断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感受生活,增强幼儿创作能力
生活资源时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中的事物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事物更容易帮助幼儿进行动手能力的锻炼[3]。让幼儿们感受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感受贴近生活的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瓜果有选择性地投放于美术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们进行了解和辨认。
教师可以将叶子、黄瓜、石头、贝壳、苹果等自然材料与废旧纸壳、废弃电池、纸团、线球等非自然材料进行混合,讓幼儿们通过对比加深对于自然材料和生活资源的印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此开设各类丰富有趣的美术活动,让幼儿们自己动手操作这些材料,如何结合和搭配形成新的事物。这个过程充分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
四、结束语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一项针对幼儿创造能力的教育,这类教育应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将自然资源作为进行美术教育活动的基本素材,不断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作水平,从而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蓉.试论主题教学与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设计[J].现代交际,2019(16):191-192.
[2]张雨晴.新理念下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开展思路分析[J].才智,2019(24):112.
[3]杜蒨.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设计的策略——以游戏主题和活动形式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211-2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