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这个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不仅需要教师语文知识基础的讲授,还承担着促进中学生文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课外阅读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必须也必然接受课外阅读习惯的熏陶。教师作为书本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桥梁,应当认真对待初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这一必然职责,做好指导和落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思想已然在教育界蔚然成风,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向学生的发展,课程中的每一步都向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实践能力想统一的方向的靠近。
全方位人才永远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课外阅读能力作为其中之一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学校、教师、学生、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笔者就中学生阅读习惯现状和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建议展开相关论析。
一、中学生阅读现状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适量的课外阅读如同中学生的必需品,或是满足其对科学的好奇心,或是释放心理压力,又或是感知自己喜欢的书中之美,但这些的先决条件是主观能动的阅读习惯的形成[1]。在这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中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鉴赏批评能力以及教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息息相关。
现阶段下的中学生阅读正处于一个尴尬期,受到内因和外因的拉扯,这两者共同形成了中学生阅读习惯形成的阻力。
一方面,初中生极易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在可视化娱乐中,如影视、游戏等,书本似乎开始变成呆板、陈旧的象征,中学生无法形成大块时间的有意注意,沉浸在阅读中。
同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部分家长自身无法做到每日的阅读习惯,孩子在家中缺少一个学习上的行为标杆,那么强求孩子去阅读就显得难上加难。
但有些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行为约束能力,能够做到静下心来好好阅读,这时有可能遇到自我功利和娱乐心理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功利”是学生只把阅读范围放在应付考试上,大量阅读教辅书推荐的中学生必读书目,而这些书目多半为世界名著,字数较多,需要中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时,中学生便多半会选择阅读精读本和改编本。如一本《大卫科波菲尔》原著字数达805000词,而一本精简本字数为222000词,仅仅是原版的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指导,无法寻得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换而言之,中学生在“好读书、读好书”上断层了。书籍作为人类的阶梯实际上是有三把的,一把阶梯向上、一把阶梯平行还有一把向下,中学生因其鉴别能力的局限性,无法做到每一次看书都能看好书。这时,家长和教师就应当挺身而出主动排除图书资源在孩子课外阅读习惯形成中的诘难。
二、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建议
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指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阅读作为一项需要综合能力的能动活动,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指引[2],因此笔者在此做如下建议。
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以兴趣为出发点,自然引导学生去阅读,换而言之便是以兴趣为导向,做有思想的深度阅读。教师应当建议中学生去主动发现网络世界和书本世界的不同,同样是阅读,为什么阅读书本带来的快乐和动动手指划划手机屏幕的感觉就是天差万别?
如在讲到磁悬浮列车相关的科技文章时,课堂中男生们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对科技的喜爱,这时老师便介绍说:“今天我们讲的是磁悬浮列车,但是大家都知道列车的根基是什么吗?”大家纷纷摇头,“那么这次周末大家就去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次上課提问大家,你们就都有话可说了。”学生们这时都表示很激动,因为终于寻到了一个可以深入接触磁悬浮列车的切入点。
在基础的兴趣导向培养后,教师还可以将鉴赏作为一个切入点,带领学生做辩证性的批评阅读。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丰富而非单一的评价去衡量学生的阅读,使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的赞赏和肯定,而不是打压和否定,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性思维去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将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不仅有阅读中的思考,还有阅读后的反思,这时,一份不限字数、主题自选的观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三、结语
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却总是力不从心。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课内的阅读量对于中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应当巧妙的利用学生课堂之外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本文针对中学生阅读习惯现状和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建议,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习惯做了相关论述,以期以绵薄之力为学术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初中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N],人民日报,1978
[2] 徐昕欣.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