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所作的九千多首诗。本文从他的生平仕途、诗歌内容、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来赏析陆游的诗歌,以便读者对陆游诗作的写作背景、思想发展及创作实践有一个连贯的全过程的了解。
关键词:陆诗;生平;内容;艺术特色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朝越州山阴县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是为反抗异族侵略、呼吁祖国统一而奋斗的一生,也是屡遭当权者打击的坎坷的一生,他的生平以仕途上几次较大的波折来说,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四十岁前
陆游生于金朝女真族入侵,兵荒马乱的北宋之末,在襁褓中他就跟随父母由中原逃难到南方。六岁时,由于南宋政府的逃跑政策,敌人逐步深入,战火蔓延到他的家乡,全家又在外流离避乱三年,直到陆游九岁的时候,金兵北撤,一家才重回山阴。这期间,少年陆游亲眼看到了金人烧杀掳掠的暴行,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剥下了对敌仇恨的种子。尤其是父辈们的言谈举止“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苦”,洋溢着忠义之气的家庭氛围给了他最初的爱国思想教育和熏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深深植根在陆游的心灵深处。
陆游自幼好学,“年十二能诗文”,十七八岁时以显著的文学才华崭露头角。大约二十岁时与舅父的女儿结婚,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但由于陆母对儿媳不满,硬将二人强行拆散。这场失败的感情婚姻带给陆游一生的伤痛,他的诗词作品如《沈园》、《钗头凤》等都是为此而做。
二十九岁那年,陆游参加进士考试,因为名次排在秦桧的孙子的前面,招来秦桧的忌恨,结果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陆游三十四岁时才任为福州宁德县主簿,任满后,调回京城临安,做了四年京官。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刚即位,有恢复中原的打算,因此主战派稍受重视,陆游也因“力学有闻,言论剀切”,赐予了进士,并担任了太上皇帝圣政所的检讨官职务。这时北伐正在酝酿中,陆游屡上奏疏,提出抗战的政治主张和具体的军事策略,积极支持抗战名将张浚统兵。不幸的是,隆兴北伐首站失利,吓退了孝宗的勇气,主和派主张议和,孝宗便下令撤军,陆游此时仍主张收复,这显然与朝廷相违,因此被外放做隆兴府通判,不久又被解除职务。这一时期,陆游的诗留存很少,但与后来的作品风格相差不大。
二、川陕时期
陆游被解职后,在家闲居了四年。为了生计问题,在乾道六年,他去四川任通判。赴任入蜀途中,沿长江西上,经过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穿过三峡抵达四川。一路之上,陆游饱览壮丽山川,考察风土人情,凭吊屈原、杜甫等人的遗迹,写下许多歌唱山川、咏怀古迹的诗篇。《入蜀记》六卷这部著作就是记入蜀旅途见闻的。乾道八年,王炎驻军汉中,邀陆游为幕宾,陆游到达前线,开始一段戎马生活。豪壮的军中生活让陆游的胸襟为之一开,诗歌创作的热情高涨,这段时间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
三、频繁转官时期
淳熙五年,陆游面见孝宗,先后做了福建、江西的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江西发生荒灾,陆游开仓赈济灾民,朝廷竟以“擅权”的罪名削去他的职务。他怀着“为国憂民空激烈”的愤懑心绪回到山阴。六年后,再被召见,重新启用为严州知府,在任期间深受当地人民爱戴。光宗即位,陆游建议朝廷修明法治,整饬朝政,但其进谏不仅不被采纳,反遭奸臣嫉恨,以讥讽朝廷的罪名再次将其罢职。陆游愤懑之余,将故居命名为“风月轩”,以示抗争之意。
四、晚年时期
陆游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的田园中度过,亲自参加农业劳作,晚年的很多诗作都真实反映乡邻百姓的生活。这二十多年比较贫困艰苦,但他不忘报国之志,向乡民们宣传抗战,寄希望于后代。临终时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爱国的千古绝唱。陆游晚年诗歌创作极其丰富,共七千多首。
陆游“六十年间万余首”,实存九千三百首,数量上,无人能与其匹敌;内容上,几乎囊括了南宋社会的所有方面。而贯穿始终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诗的内容之一,是北定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强烈愿望。诗中反复重申“汴洛我旧都,燕赵我旧疆”,“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的严正立场,提出“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的主张,虽然他一再遭受挫折,处于恶劣的环境,诗中有怨愤与悲哀,但救国复国的呼声数十年如一日。直到弥留之际,仍寄希望于后代,诗人的爱国之心赤诚感人。
陆诗内容之二是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比起做一名诗人,他更渴望成为沙场杀敌的英雄。青年时期他就立下“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的志向,为了从戎杀敌,他习武学骑射,潜心读兵书。在南郑“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的军旅生活中,战斗豪情日益高涨,时刻渴望“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调离前线后,他为“著鞭无日”而痛心疾首。“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这是多么炽热的赤子之心,多么坦荡的勇士胸怀!
陆诗内容之三是坚决反对投降求和,痛斥当权者“如此江山坐付人”的卖国误国罪行。投降求和是南宋的基本国策,陆游一生经历了绍兴、隆兴、开禧等三次割地纳币的耻辱。尽管主和派占上风,陆游却始终力主抗战。
诗人热爱祖国,同时也深深地热爱人民,陆诗内容之四是反映与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揭露统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压迫。
上述几方面,仅是陆游诗的基本思想,他还写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山川景物的诗,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清代姚鼐说陆诗“裁制既富,变境亦多”,纵观陆游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可谓无体不备,无体不工,他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七古、七律、七绝的成就都很高,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著称。陆游内心渴望的是昂扬激奋、波澜壮阔的人生,他的诗大多有饱满的热情,神采飞扬,兼有李白的飘逸奔放和杜甫的沉郁顿挫。语言上追求平易晓畅,简练自然,接近口语。
陆游诗南宋第一大诗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积极的影响。人们当时往往把他和杜甫、苏轼相提并论。陆游作品中饱含爱国精神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段晓华.陆游诗歌赏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中国陆游研究会.陆游与鉴湖[M].北京:人民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