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应当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逻辑思维为重点教学内容,为了进一步适应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不断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处境中解脱出来,转化成主动的探究学习知识技能。这样的学习目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课本的知识和内容提出质疑,问题引导和情境教学相结合,进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课堂改变以往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为重视以学生学为主的过程,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的转变。情景教学正是体现了新课标这一指导思想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情景教学的现状
目前,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教师也不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只有一个目标——考试。这是有悖“教育”这一词语的本质的,但是教师和学生都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初中语文课虽说是主要科目,但是现有的教学时间还是不够,因此,课堂上教师还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为主,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真正知识,只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所以,现在在大多中学语文课堂中,情景教学的运用还不是比较充分。首先,限于课时的限制,很多教师无法开展情景教学;其次,限于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无法实施情景教学;第三,限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意识不到情景教学的重要性。这是目前大部分中学中,情景教学法不能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的主要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比较普遍的,也是未来的教师及相关学者需要研究努力的方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实施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语文课培养学生综合知识技能的作用。
二、为什么需要情景教学
1.帮助构建融洽的课堂。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双方是需要进行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沟通的,如果两者关系无法实现融洽局面,势必会对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不利。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文本内容的解读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而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情境氛围。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些问题,学生表达出不同的理解、看法、或者极个人的感受,教师首先要对其质疑的学习态度加以肯定,至于学生错误的理解和看法,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和纠正,不能生硬地加以批评、指责,因为轻易的指责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阴影,害怕发言,害怕与教师沟通,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
要想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首先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才会心情舒畅地进行文本阅读,思维活跃地参与互动,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除了课堂上的时间,教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写日记、心情记录、小纸条的形式以及深入学生队伍中的行为,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亲和力以及对他们的关心,使得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如此,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紧跟语文教师的步伐学习,进而在语文上取得优异成绩。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这个道理。
2.帮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就要创设诚意、情意、创意、写意的课堂新境界,就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手段,营造“创新”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中应提倡求真务实,也应提倡求新求变。最富于创造的思维是在最宽松的气氛、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教师要以奉献的激情、创新的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的预见性,推断和想象每个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成就。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愉悦、开放的主体型教学背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移情效应,使学生不自觉地去投入到自我体验、自我发现中去。
3.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认知和兴趣。情景教学可以有效发掘学生的潜在智能,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巩固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通过情景的模拟,使学生进行快速的听、说、读、写、思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领会感知课文内在含义的能力及水平,从而也将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也可增加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保持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理解课文,从而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理解中记忆,最终使学习兴趣转化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三、展开情境教学的方法
1.导入中创设情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导入时运用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从而使他们对新课充满期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朗读创设共鸣。在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来进入课文的学习,通过课文中的情感去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师生能够达到情感的共鸣。
3.通过角色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喜怒哀乐。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大胆、主动、积极参与,熟悉课本,揣摩文中角色的喜、怒、哀、乐,让学生扮演角色,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位置上深入体验。也许学生表演得有些笨拙,有些松散,有些忍俊不禁,但在亲身表演的体验中,学生学会了尝试、体验、创新。
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桑莉.初中语文情景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郭涛.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
[3]张汉祥.情景教学对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效果的探討[J].教育现代化,2016,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