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20417
周艳青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引导下,整个小学教学体系掀起了一阵改革的浪潮,使得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注重运用其他高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其中,很多教师提出运用默会知识来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体会,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针对默会知识的运用进行研究,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将其落实。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默会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字:小学语文;默会知识;运用策略

  默会知识,指的是缄默的知识,或是内隐的知识,与外显知识形成对比,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针对这样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其有效地运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科学的策略进行更好的运用。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默会知识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默会知识的特点与内涵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运用默会知识,就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认识默会知识的特点与内涵,才能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首先,默会知识不能以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与感悟;其次,默会知识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并不能被文字与语言所察觉,只能够在行动中意会;最后,默会知识不易大规模地开发与传播,必须要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理解。总的来说,默会知识不同与外显知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感悟与思考,从感性的思维诞生智慧,教师也要从这样的特点出发,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

  二、运用默会知识的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

  默会知识存在于思考与感悟中,而阅读教学也是旨在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进行感悟,于是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就以《火烧圆明园》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首先将圆明园的景色做了细致的描写,随后继续了列强侵华之后破坏和烧毁圆明园的全过程,文章并不是简单地记录这些史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与道理。这时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文章进行阅读,不是粗略地对文字进行扫视,而是针对每一个文字进行深入的探究,感受文字背后的力量。通过一遍遍的阅读,学生能够感悟到这一切都是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从心中产生对清政府的悲愤以及对列强的鄙夷,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样的收获便来自于默会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阅读感悟,理解文章内涵,提升学习效果。

  2.構建实践的学习平台。

  默会知识往往隐藏在实践活动中,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构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与感悟。就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为例,这首儿童诗用轻快的语言表现了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于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的品质,教师要积极创设实践学习平台。比如教师可以在三月五日学雷锋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实践的活动,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帮助环卫工人做简单的清扫,让学生知道这城市的清洁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依靠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守护而来的。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慰问社区的敬老院,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从中感悟助人与奉献的快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雷锋精神,获取以往得不到的知识,这便是默会知识带来的领悟。

  3.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默会知识不能够大规模地传递,只存在一些特定的情境,因此,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与发现。就以《游子吟》的教学为例,这首古诗是诗人临行时的作品,旨在突出母爱的伟大,表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每位学生对母亲都有着独特的情感,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悟自己母亲给予的爱。教师通过多媒体系统加入多样的素材,利用图片、视频元素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觉就身临其境一般。接着教师再用带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联想,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感觉那时那刻自己就是要远行的游子,面对母亲临行的举动,感动无以言表,深刻地理解到母爱的伟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用心来感悟,收获到以往学习收获不到的精髓,这是默会知识带来的改变。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有着促进作用,这样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利用多种资源来开展教学,默会知识是一种值得教师利用的资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工具。于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默会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策略将其运用,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碧松.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3(11).

  [2]王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新目标——培养良好阅读习惯[J].新课程(下),2014(04).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