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29286
李娅

  摘 要: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则是课堂的核心和动力。当前,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不够深入具体,课堂提问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效率难以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

  实际上,课堂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就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阐述。

  一、根据教学内容和技能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点、基本技能精心设计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问题就会源源不断。

  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2.寻找学生的思维发散点,逐步提高学生能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想象、大胆质疑,提出多种假设,从不同角度和方向积极思考。例如,教师问学生:“这种方法可以吗?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在一系列问题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提问要有目的性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问要有目的

  一个好的问题绝不是漫无目的、信口开河的,应该是目的明确,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设计问题时我们不妨做到“三问”: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为什么提问?是针对问题提出的目的的。教师要领悟语文课程理念,从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符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否有利于建设开放、动态的语文课程审视问题的开放性等方面考虑。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针对问题的内容的。这里有一条总的原则和标准,那就是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问题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是针对提出问题的方式的。高超的提问应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就要教师研究提问的艺术性。

  三、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1.注重把握“度”。

  基于教学实效性的考量,教师必须注重对问题的合理设置,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下述方面提升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注重合理的问题难度设置。小学语文教师所创设的问题,应具备必要的难度,如若问题过于简单,则无法使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获得领悟知识的快感。同时,适当的问题难度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吸引,使其身心集中,展开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此外,在问题设置时,教师应考虑到任课班级的具体学情,以兼顾多数学生的学习诉求为标准进行设置问题。笔者在讲授《赵州桥》一文时,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石拱桥的小拱所发挥的作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便去细致研读课文内容,并进行主动的思考,归纳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而作答。

  (2)注重问题的层次递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会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中,教师应注重对问题难度的层次递进,即问题之間应作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此便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多问题进行解答。如教学《争吵》时,提问“谁和谁争吵?为了一件什么事?争吵以后,‘我心里觉得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父亲对这件事满不满意?你觉得‘父亲的话讲得对吗?”为什么这样指导学生思考,学生只有反复阅读思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注重问题的亮点设置。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问题,应注重通过问题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因而提问的形式与提问的内容应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而聚焦学生的关注度和投入度。笔者在为学生讲授《白杨》一文时,要求学生回答文中“爸爸”的形象,使学生立刻从自己父亲的形象为立足点,进行踊跃的回答。

  2.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

  所谓的顺向提问,乃是指根据文章内容顺序提出问题,此种提问对学生而言较为轻松。逆向提问则与之不同,乃是藉由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文章结尾部分进行提问,所提出的问题涵盖了较多的学习内容,因为使学生必须细致回顾所学过的知识,如此一来,使学生系统化的整合了所学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提问是一种进行课堂互动、调节课堂气氛、树立学习榜样、规范课堂秩序的良好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广泛的普及。不过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较脆弱,意识和观念不完善、不成熟。因此,很有必要做好对提问过程、提问对象、提问环境、提问内容的调节和规划。在以鼓励为主要目的进行的提问环节中,学生的情绪可以得到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有显著的提高。坚持以这样的提问原则和规划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也有良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邢艳玲.试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J].课外语文,2013.

  [2] 王清艳.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

  [3] 申继亮,李茵.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心理功能和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199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