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高校艺术博物馆与所属院校的紧密关联赋予了其藏品等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使其拥有成为高校艺术教育文化枢纽的可能;但我国高校艺术博物馆普遍存在的“教育孤岛”现象,也带来了其在资源利用和拓展方面的困境,严重影响了教育职能的发挥。从高校艺术博物馆层面而言,唯有变被动为主动,围绕教育资源优势深化研究、完善机制、服务高校、拓展资源,才能走出孤岛,全方位地施展其教育职能。
本文所指的高校艺术博物馆,包括综合性大学和专业院校创建的美术馆、艺术馆以及不同类型的艺术类综合博物馆。致力于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是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基础教育职能。相较于文化、文物系统的艺术博物馆而言,高校艺术博物馆更易与高校学术资源、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发挥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教育;相较于高校其他类型的博物馆,高校艺术博物馆是人类文化创造物保存、多元思想交汇碰撞的场所,在开展通识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建立了艺术博物馆,除了专业艺术院校以外,一些综合性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也相继建立了具备自身优势的艺术博物馆。拥有艺术博物馆的高校,或在艺术领域有深厚的积淀,或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其教育资源各有特色。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教育资源利用的程度较低、范围较窄,与非艺术专业师生以及公众的关系较为疏离,其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仅有少数几个高校艺术博物馆进行了教育职能发挥的深层次探索,其余大部分普遍停留在“到馆参观、辅助办展”等浅表层面。这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一、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教育孤岛”困境
藏品资源是高校艺术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核心所在,而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多围绕着艺术学科的建设和高校历史传承而构建,这些内容对非艺术专业受众而言,具有解读的门槛,类似于“专业屏蔽”;同时,在运行机制层面,高校艺术博物馆身处教育系统和博物馆系统的中间地带,在组织、人力、资金等方面有着自身的限制。这使得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下类似一个个的“教育孤岛”,极大地 限制了其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与应用。(一)高解读门槛带来的“专业屏蔽”
我国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大多是依托于相关艺术专业、高校的历史传承构建的视觉艺术资源,高校数字化博物馆普及之前,其他专业的师生和社会公众大多只能通过博物馆展示、教学辅助活动等相对狭窄的途径了解高校艺术博物馆。高校艺术博物馆固定陈列中的展品大多来自于馆藏,临时展览也基本围绕着学科建设展开。对于非专业的观众而言,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中能够看得懂的展品,与综合性博物馆、公立艺术博物馆的展品相比,数量和质量方面难以比拟较(目前拥有高水准专题性展示的高校艺术博物馆数量是有限的),展陈设计也难以媲美;而具有高解读门槛的艺术展品(如当代艺术),则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这种排他的屏蔽性类似于布尔迪厄所称的“符号暴力”。那些对博物馆传统感到适应的人选择成为那里的参观者,而对那些没有共享到美术馆所提供价值的人,他们感到一种被拒之门外的冰冷,为了情绪上自我保护和安慰,就形成了对艺术品的漠然态度。
基于这种特点,高校艺术博物馆对于非艺术专业观众在内容上容易形成“专业屏蔽”。更多的观众会选择去综合性博物馆或公立艺术博物馆观看能够自我解读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而大多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等教育资源,在缺乏主动宣传筹划的背景下,仅在院校艺术专业师生和社会专业人士的小范围内生效,相对孤立。
(二)位于中间地带的运行机制
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博物馆相似,我国高校艺术博物馆的业务主管部门是文物行政部门,但是在实践中却是高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投入资金、制定规范的方式来促进其建设与发展。位于文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中间地带,高校艺术博物馆面对着发展上的尴尬境地——因其业务指导和监督部门是文物行政部门,所以教育系统对其并没有足够的支持;因其隶属于教育系统的高校,所以并不是文物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范畴。这种中间地带的处境给高校艺术博物馆带来了发展的诸多限制,如资金短缺、专业人员匮乏、组织不健全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资金多由所属院校划拨,部分业务人员也由高校相关科研教学机构的专业人员兼任,运行机制多不健全。高校艺术博物馆不属于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类别,受限于博物馆管理体制,暂时不能够享有相关的政策与资金的扶持。这使博物馆的发展严重依赖于所属高校,但是现阶段高校教学评估体系中并没有涉及博物馆建设的部分,没有形成严谨的评估体系,所以高校艺术博物馆建设完全取决于高校自身:高校重视的发展相对较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的,则默默无闻。
因此,仅仅依靠高校的资金划拨与兼任工作人员很难充分发挥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这就决定了许多高校艺术博物馆教育只能停留在保存和展示,难以深化到资源拓展、观众服务与同行交流等层面。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只能浅层面地服务于所在院校的艺术相关专业,虽然也向公众开放并担任服务社会文化发展的职责,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与高校非艺术专业观众、社会公众、博物馆同行相对疏离。
从内容来看,社会公众(以及高校部分非艺术专业师生)对于拥有高解读门槛的展品等教育资源知之甚少或望而却步;从内部运行机制而言,高校艺术博物馆对此也是认识不足或力有不逮。这导致了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教育职能难以发挥,虽向公众开放但依旧类似于孤岛。
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教育孤岛”现象很容易在以下几个层面形成彼此间的恶性循环:藏品解读的“专业屏蔽”与教育资源的固化;教育资源的固化与浅表性的资源应用;不健全的运行机制与边缘化的处境;社会影响力的低微与政策、资金扶持的缺失。在多重的恶性循环中,高校艺术博物馆只会进一步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其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
伴随着国内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深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相关文化部门认识到高校艺术博物馆对于高校教学、科研、宣传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始从不同层面上进行探索。其中影响最大的为2011年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针对全国高校博物馆的功能发挥拟定的文件,在藏品构建、人才强馆、社区拓展、馆际合作、规章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也在客观上促进了2018年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的创建。
外部大环境的好转对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发展是有利的机遇,对于“教育孤岛”现象会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是相关政策的落实、细化与生效,需要各级部门的配合与努力,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进程,而高校艺术博物馆在这个进程中如若被动地等待外部政策的扶持、资源的补给,而不伴随语境的变化来自我调整与发展,那么其现有的教育资源只能闲置、固化甚至失效,高校艺术博物馆不仅不能成为高校、社会不断增值的财富,反而会更加小众与边缘。
每一座高校艺术博物馆都有自身的优势与面临的困境,只有因地制宜地自主研究自身的优势,利用优势拓展各种可能性,获取更多的成果和社会影响力,赢得各界的认同与支持,才能有效地突破困境。
二、高校艺术博物馆教育资源的优势
教育职能的开展建立在资源有效转化与应用的基础上。我国高校艺术博物馆拥有“以文脉传承和艺术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多元化藏品资源;同时与所在高校紧密结合,具备整合各方资源、成为高校艺术教育文化枢纽的可能。(一)“以文脉传承和艺术学科建设为核心”的藏品资源
藏品资源是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核心资源。相较于公立艺术博物馆而言,在藏品的丰富性和代表性,以及在建筑场馆等硬件设施层面,高校艺术博物馆都难以胜出。但是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都与所在高校的文脉传承和艺术学科建设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使得藏品的建构始终围绕着高校发展与艺术教学展开。各高校历史沿革、学科设置、所在地的地理人文风貌都不尽相同,因此相对于综合性、公立艺术博物馆而言,高校艺术博物馆更容易逐步形成具有地域性和专题性特征、“以文脉传承和艺术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多元化藏品资源体系。首先,“多元化”的藏品是高校重要的教学资料。在各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库中,大多会包含数量庞杂、内容重复的藏品,但这种庞杂与重复恰恰能够为高校艺术专业课堂教学以及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丰富的实物类教辅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是提升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的优质资源,也是高校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多元化认知能力的有效工具。
其次,对于各类公立博物馆藏品的补充。在系统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也使其拥有在某些“小微型”专业领域高于公立博物馆专业权威性的可能性,这对于公立博物馆相对宏大的收藏系统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补充。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北平艺专”相关作品文献,已经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美术的珍贵史料;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购买收藏的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当代设计艺术,直接改变了世界范围内包豪斯收藏与研究的格局。
第三,我国高校发展、文脉传承的实物见证。高校艺术博物馆往往保存了与高校发展进程相关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在档案馆、校史馆呈现的文字、图像信息之外,更鲜明直观地体现了高校文脉、学脉的发展传承,是高校对校内师生、对社会公众宣传的平台,有效地辅助高校艺术博物馆成为高校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
第四,我国近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史的视觉化体现。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围绕着艺术专业学科建设展开,其中包含一直在持续建构的艺术学科发展的视觉实物、知名校友作品、优秀毕业生作品等。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群共计藏有多种门类数万件藏品,这些藏品中包含如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世界级大师的艺术作品,这些藏品除了由学院出资购买、艺术家本人或者亲友主动捐赠以外,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征集学院老校友的艺术作品而获得的。这些藏品是我国高校院校艺术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视觉见证,不同高校艺术博物馆此类藏品资源的整合,更是我国近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史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视觉化体现。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文化枢纽
高校艺术博物馆隶属于高校,拥有与高校其他教学部门、研究中心、职能部门合作的便利。作为高校的基础性设施,博物馆内的部分工作人员也由高校的教职员工兼任。高校师生群体在系统课堂教学中与课余学习生活中都拥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博物馆的教育、休闲等活动中来。这种紧密的关联为高校艺术博物馆与高校其他部门资源共享、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高校艺术博物馆拥有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成为文化枢纽的可能。首先,智力资源的共享。高校是科研重镇,学术等智力资源是高校的强项,高校艺术博物馆可以通过高校内部资源的共享,将高校智力资源纳入博物馆研究教育体系。
其次,开展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优势。对于高校艺术博物馆而言,高校艺术专业师生是首要的服务对象。围绕着院校传承和学科设置,高校艺术博物馆所形成的藏品资源、校园内相对熟悉的博物馆氛围,对于拥有较多相关知识储备的艺术专业师生而言,较容易被解读,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权威性”较弱而“亲和力”较强,高校艺术博物馆更容易把馆藏结合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
第三,空间的可延展性与服务的多元化。公共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往往有限,再加上库房、办公区、展厅等必需的空间占用,能够用于观众参与的互动空间极为有限。而高校艺术博物馆依托于所在的高校,拥有将博物馆展示、教育、互动等空间从馆内空间延展到馆外各类校园空间甚至周边社区的条件(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6年“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展览活动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和美术馆周边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北京市花家地实验小学、北京来福士购物中心等多个空间中实施)。通过与各专业教学机构、团委、高校社团以及校外机构等合作,借用学校以及社区空间,推出讲座、讨论会、电影、手工坊,以及音乐舞蹈表演等跨学科的艺术活动,主动融入校园和社区生活,在各个层面以多元化的方式持续性地服务于高校师生及社区居民。
三、突破困境的可能性对策
突破“教育孤岛”的困境,高校艺术博物馆必须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自觉主动地与各方联动,这始终要围绕着其教育资源优势展开。(一)教育资源的学术研究与共享
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属于应用层面,支撑具体的教育措施和手段的,是深入系统的收藏与学术研究。如若忽视这一点,那么教育活动只能停留在浅表层面。高校艺术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研究,不仅仅包括对自身藏品等特色资源的系统研究,也要包括对藏品应用、博物馆管理与运作机制的研究。在这个进程中,充分依托其艺术教育文化枢纽的优势,高校艺术博物馆可与高校图书馆、艺术研究中心等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可依托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的技术支持,将文本、图像、实物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打造“文字—图像—实物”完整资源库和信息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图像技术、三维图形、虚拟现实和人机互动技术,形成小型数字博物馆,将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等相关资源从“被动”地等待检索与观看,转化为“主动”地融入教学、科研与生活,降低高校非艺术专业师生的“专业屏蔽”,更好地服务于多元化人才培育工作。
同时,增进与高校艺术博物馆系统、公立及民营博物馆系统及所在社区的沟通交流,共享资源与研究成果,将孤立的藏品等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更广阔的维度上(如高校文脉的传承、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史的视觉化谱写等)发挥效用,增强高校艺术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依托高校知名度与各类博物馆联盟(尤其是“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的平台效应,在校内外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展示高校艺术博物馆文化,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逐步走出“教育孤岛”。
(二)拓宽资金渠道、建立稳定的运行机制
高校艺术博物馆自主突破困境,还应该从博物馆自身的管理、运作机制等方面展开探索。首先,基于教育资源优势,拓宽资金渠道,增强影响力。高校艺术博物馆经费有限,难以自主开展教育资源拓展、多元化的应用等活动,但是高校艺术博物馆拥有与图书馆、高校相关研究中心、教学单位、团委以及所在社区项目合作的优势。通过各类项目合作,不仅可以深化拓展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将其他部门或机构相对充裕的资金纳入到博物馆活动所需的经费预算中,拓宽博物馆的资金渠道。并在这一系列的项目合作中,进一步发挥高校艺术博物馆开展艺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教育实践基地,以获取专项资金扶持,并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与高校宣传党建、甚至教学科研的评估考核挂钩,增强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校艺术博物馆的重视程度。
其次,在高校层面建立稳定的运行机制。高校艺术博物馆的“教育孤岛”现象决定了其发展依赖于所在高校的重视程度。而不同高校领导对于博物馆的发展必定有不同的看法,可能会给高校艺术博物馆带来发展方向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制定相关指导意见的同时,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严谨的、超越个人的运行机制与团队,为高校艺术博物馆具体活动的开展实施提供保障。
(三)“课程共建”与跨学科艺术活动的开展
基于藏品等资源优势,高校艺术博物馆能够为全校相关通识教育课程提供实物、数字(数字库建设)资源,也可以通过将展厅变为第二课堂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学习。这些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视野从抽象的文本与平面的图像拓展到三维的实体,使学生的活动范围从封闭的教室空间延伸到开放的博物馆空间,通过实地体验与考察深化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思维更活跃、多元。这种做法在国内外都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简易可行,可以在高校内各专业内普及。高校艺术博物馆在与艺术专业课程共建方面,可以通过工作坊等项目实施的方式,在更深的层面上与教学机构共建。在到馆参观、为课程提供实物及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打造以专业教师、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核心,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的学生项目团队(艺术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为辅),在艺术专业教师、博物馆工作人员、专业学生三个层面之间实现有机互动,借助高校学术力量因地制宜地展开对于博物馆藏品体系、艺术相关专业知识的研究等,并将成果以多元化的方式向校内外呈现。通过项目的筹划与实施,在项目中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其主动查询资料、质疑权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调查询证、思考探究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这种深层次的课程共建目前主要在欧美的高校艺术博物馆中进行,国内的实践相对较少,但也已经开始探索。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艺术管理专业的展览策划课程共建,美术馆提供部分展厅空间,推出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策划的展览、研讨会等活动。
在各类通识性、专业性的系统课程共建以外,高校艺术博物馆还可以构建多元化的展示体系,将解读门槛较高、专业性强的展览与雅俗共赏的通识教育展览相结合。在校园文化生活中,与各教学机构、职能部门、学生社团、所在社区合作,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跨学科艺术活动,活跃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休闲的选择,启迪思想、滋养灵魂。这种活动在国外一些高校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常规项目,我国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密西根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密西根大学音乐、戏剧与舞蹈学院 ( School of Music,Theatre&Dance) 合作,定期为学生举办艺术、音乐或表演的教育项目。如每年秋季面向新生举办“艺术大冒险”的欢迎周活动,让新生对博物馆的藏品有初步的了解;“周五之夜”是艺术参与式的系列学习项目,包括艺术家和学者讲座、讨论会、电影、手工坊、创意写作等。在国内,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自2011年始,开始将全院师生参与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作为美术馆常规的项目之一。
通过各种实践探索,高校艺术博物馆能够逐步向“专业丰富”“亲近有趣”“开放平等”的目标靠拢,与学生群体进行多层面的沟通。这是一种理想的“博物馆—观众”的沟通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博物馆与学生群体才可能实现相对平等的对话,学生才不会被博物馆的“专业屏蔽”隔离。高校艺术博物馆才能够与各部门协同共建,共同开展相关的实验探索,打破面对博物馆普遍存在的“看不懂”但“不敢问”“无热情”的僵局,打破教育资源的固化应用,孕育出具有好奇心、多元、理性的创新型人才。
(四)社区资源拓展与共建
高校艺术博物馆大多位于高校内部,高校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并拥有带动周边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在社区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效应。高校所在社区动态鲜活的文化历史资源,对于高校艺术博物馆,是性价比极高的无形资源补充与拓展。同时,高校艺术博物馆也会逐渐融入并反哺所在社区,形成良性互动的文化氛围。高校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优势在于围绕学科建设的地域性和专题性的藏品体系,在于多元并存的学术研究资源。珍稀昂贵的艺术珍品并非大部分高校艺术博物馆藏品拓展的首选,而社区鲜活、细微且多元的地域性文化资源却比较合适。高校艺术博物馆在按照本校的学科特色、历史传统展开收藏、研究与展示活动的同时,可以把所在社区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也纳入到工作的视野中来,通过各种方式有计划地开辟社区文化与历史的空间等,可以将大学周边的一些老旧建筑转化为展示、保存社区记忆的空间。这种无形资源的拓展,也可以与相关专业的课程(如博物馆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结合起来,通过对所在社区活态资源的现实介入,充分调动在校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和公民意识。
这种无形资源的拓展过程,也是高校艺术博物馆以及所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的过程。在社区与高校的良性互动中,通过展示、讲座、工作坊进社区等方式,高校艺术博物馆的社会亲和力会增强,受众群体会更加多元化。高校师生也拥有更多与社区对话的机会,社区带来的激励与活力等各种新鲜能量注入到校园文化中,博物馆同时还可能捕捉到发展的新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艺术博物馆社区资源的拓展,主要凭借的是无形的学术资源,以及对师生等现有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不需高校额外的大笔经费划拨,这对目前资金普遍紧张的高校艺术博物馆而言,是走出“教育孤岛”的可探索领域。
高校艺术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深厚的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我国高校艺术博物馆普遍存在的“教育孤岛”现象,限制了其教育职能的施展。目前的文化环境给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外部机遇,但唯有变被动为主动,围绕着其资源优势主动出击,才能走出孤岛,真正发挥其教育资源的优势。
注释:
[1]Jane Deeth.体验美术馆中的陌生感——一种观众拓展策略[A].李藩译.//王璜生主编.大学与美术馆 总第5期 美术馆与艺术史书写[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04-224.
[2]黄艳.高校美术馆在艺术院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6上):48-49.
[3]陆波.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为学校教育的对接合作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29-31.
[4]苗瑞凤.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政策运行视角分析[J].学理论,2015(33):110-112,115.
[5]杨谦、杜辉.当代美国高校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17(4):54-60.[6]顾铮.作为社区公民的大学美术馆[J].大学与美术馆,2013(1):2-6.
赞(0)
最新评论